围桌而坐,喝了杯水,秦青川打了个哈欠。
“我扛不住了,得去睡觉。”
杨桂芳哎呀一声,忙不迭示意。
“对对对,快去,你原来的屋,专门给留着呢。”
秦青泉啧吧着嘴,挤了下眼。
“你也看见了,院内全是地震房,有间属于咱家,现在归我,等你结婚,咱们再想办法。”
秦青川翻了个白眼。
“得了吧,我结婚还早着呢。”
说完,起身,走向小隔间。
推开房门,第一感觉,井然有序。
单人床靠墙而放,床上铺盖、棉被、枕头,样样齐全。
实木衣柜,放在床尾,没有刷漆,看外观,显然是新打的。
书桌紧挨床头,桌面只有两个相框,照片正是临走前拍的。
想起原主,曾经和二哥提起过,希望有独属自己的房间,当时的描述,大致如此,浓浓幸福,猝然而生。
也许采光差,但采爱佳,满满当当,难道不是么?
身后,秦晓溪微微歪着脑袋,眨着灵动大眼睛,声音中带着俏皮。
“三哥,满意不,大考恢复,我就说过,你肯定能考上,就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我和咱妈可是天天打扫呢。”
秦青川嘴角微扬,柔声回应。
“好着呢,我还以为,又得闻二哥臭脚丫子味呢。”
……
许是真累,秦青川倒头就睡,直至次日上午,九点出头,被谈话声吵醒。
睁开双眼,耳畔传来郑明亮的声音。
“秦大妈,我三哥那叫一个厉害,三言两语,解决打井难题,直接被推荐入党,更是成了大队长,后来,带着大队养鸡、细耕、换布……”
小隔间,秦青川不由得唇角微扬。
见过吹牛逼的,替别人吹的,还是第一次见。
起床,穿衣,来到客厅。
“亮子,低调,你说你那嘴,咋就跟棉裤似的?”
郑明亮一愣,忍不住嘟囔。
“啥叫棉裤啊,多难听。”
“松松垮垮,不是棉裤又是啥?”
秦青川反问一句,看向杨桂芳。
“妈,咋就您一个人,我爸他们呢?”
“你爸说是串门,我看指定是去嘚瑟,你和溪丫头,一个北大,一个清华,你是没瞧见,一大早,他那嘴能咧到耳朵根儿。你大哥他们买年货去了,这不是想着,你在乡下吃了一年苦,多备点,给你补补么。”
杨桂芳说完,笑了笑,直接起身,走向灶台。
“锅里给你留着饭呢,你快去洗漱,我这就端出来,亮子,你也一块吃点。”
郑明亮连忙拒绝。
“秦大妈,我吃了过来的。”
杨桂芳头也没回。
“那就再喝碗米汤。”
……
饭后,二人相跟着出门。
刚刚走到巷口,郑明亮特意靠近,压低声音。
“三哥,那一百块我爸没要,反而又给了二百,说是考上大学的奖励。”
说着,啧吧着嘴,悠悠一声。
“三百块啊,长这么大,头一次拥有这么大一笔巨款,你说,我买辆自行车,成不?”
秦青川不禁侧目,笑问,“你有票?”
郑明亮摇了摇头,很是干脆,“没有。”
秦青川哭笑不得,没好气道:“那你说个锤子。”
郑明亮摸了摸后脑勺,咧着大嘴,脱口而出。
“我是没有办法,这不是还有你呢么。”
秦青川无语又无奈。
“我有个屁的办法,抽空去信托商店看看旧的吧。”
郑明亮略微一想,点了点头。
“品相好,旧的也不是不行,那咱们去信托商店?”
秦青川微微摇头,抬手示意。
“不,先去废品收购站,看看那位大叔。”
……
交道口废品收购站,还是老样子,若说不同,院内更乱。
二人走进大门,秦青川扬声喊道:“您好,有人么?”
不稍片刻,一位年轻人,从东厢房钻了出来。
“干嘛呢,马上过年,还要卖废品?”
秦青川微微一愣,只片刻,明悟过来,故作疑惑。
“怎么是你,大爷呢?”
不知道姓名,更不确定身份,模糊询问,容易套话,对于老销售来说,都是基本技能。
果然,年轻人的态度稍稍好些,试探性询问。
“您和徐大爷认识?要说徐松江大爷,那可是我们收购站隐藏的大佬……”
说着,反应过来,蹙眉又问。
“不对,你到底认不认识啊,人家已经复职,你咋能不知道?”
秦青川嗐了一声,随口解释。
“以前接触多,这不是下乡待了一年,没怎么联系,当初临走前,徐大爷让我回来,没事过来陪他聊聊天。”
说着,摆了摆手。
“既然他不在,那我们先走了。”
一时之间,年轻人摸不准是真是假,也判断不出,徐松江和秦青川的交情,本着顺嘴的事,索性多说了句。
“徐大爷好像在工商总局任职。”
秦青川刚准备转身,不禁一愣,旋即打了个哈哈。
“嗐,我和徐大爷就普通关系,人家既然是领导,我还能找上门去啊,不过,也多谢您了。”
……
走出门,郑明亮恍然大悟。
“三哥,你是想当面道谢?也确实应该,多亏人家指点,数学全靠丛书呢。”
说完,又连连称奇。
“谁能想到,那位大爷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竟然还是位领导。”
无根浮萍,难成大器。
身处底层,无依无靠,必须抓住任何可能性。
而徐松江,当初短暂接触,言行举止,给人感觉是个有原则的人,再加上,冒着风险友善提醒,无不说明人品可靠,换言之,可交。
至于有没有机会,能够深入接触,一切胜在人为嘛。
已经验证心中所想,秦青川心情不错,点了根烟,没有过多解释。
“就是这个意思,走吧,去信托商店。”
闻言,郑明亮也不再纠缠,当即一喜。
“去东四北大街吧,那个离家最近。”
“成。”
经济不发达,物品凭票购买,根本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集收、卖为一体,信托商店应运而生,算是统筹统销的补充。
东四北大街,信托商店,足有五间门面,前脸素水泥装饰,仅仅勾勒出一些波浪纹,倒是蛮简约。
二人步行半个多小时,来到门前,郑明亮迫不及待,大步而入。
秦青川微微摇头,含笑跟上。
进店,迎面是玻璃柜台,其内摆放着手表、收音机、钢笔、闹钟,甚至还有相机,当然都是旧的。
郑明亮有些心急,左右一瞥,看到不远处,停放着自行车,便准备过去。
秦青川却抬手拦住,“亮子,等下再去。”
说完,笑呵呵走向玻璃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