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巅峰资本就核心条款达成初步一致,如同在启明芯A轮融资这场复杂的棋局中,落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天元”。接下来,赵晴鸢和她的团队,需要围绕这颗“天元”,巧妙布局,精心选择,最终组成一个结构合理、资源互补、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启明芯未来发展的“黄金投资团”。
时间紧迫,赵晴鸢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与几家主要意向跟投方的密集沟通。
首先是“长江基建基金”(cKIF)。作为香港本土最具实力的财团之一,李家的橄榄枝分量十足,但他们的诉求也最为明确和实际。
在长江集团那可以俯瞰整个维港的顶层会议室里,赵晴鸢再次见到了cKIF的负责人。“赵总,首先恭喜你们与巅峰资本达成了初步协议,4.65亿美元的投前估值,确实令人瞩目,也证明了启明芯的价值。”cKIF负责人开门见山,显然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了最新进展。
“我们长江基建基金非常有诚意参与本轮融资。”他继续说道,“我们愿意跟投1500万美元。估值和主要的优先权利条款,我们可以参照巅峰资本的方案。但是,我们希望能在合作中,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战略协同价值。”
“新世界策略投资”(郑家基金)。作为启明芯的天使投资人,郑家在此轮融资中的态度更像是坚定的“盟友”。
会面安排在港岛一家私密性极好的顶级会所里。郑家的代表(可能是郑家诚,或是家族基金的负责人)表达了对启明芯过去一年多飞速发展的祝贺和满意,并明确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
“晴鸢啊,”郑家代表笑着说道,“林轩那个后生仔,真是没让我们失望!当初投他那几百万,现在看来,真是我们家族近年来最成功的一笔天使投资!这一轮,我们新世界肯定要继续跟投!额度方面,1000万美元没问题!估值和条款,完全参照巅峰资本的方案就好。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能在董事会获得一个观察员(observer)席位,便于我们及时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赵晴鸢对郑家这种“鼎力支持且不添乱”的态度非常感激。“郑先生(或对应的称呼),非常感谢郑家一直以来对启明芯的信任和支持!您的要求完全合理,我们非常欢迎您或您指定的代表加入董事会担任观察员。”1000万美元的跟投额度也顺利确认。
处理完香港本土的财团,赵晴鸢还需要考虑硅谷那边的平衡。虽然“巅峰资本”已经确定领投,但之前同样表现出强烈兴趣并给出更高估值的“远景基金”,也不能完全忽视。如果能将他们也吸纳进投资团,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启明芯在硅谷的声望,也能在投资人之间形成更好的制衡。
赵晴鸢通过视频会议,再次与远景基金的合伙人进行了沟通。她首先感谢了对方的高度认可和极具竞争力的term Sheet,然后坦诚地告知了公司选择巅峰资本作为领投方的原因(可能是更看重其在硬核科技领域的长期经验和相对更友好的条款风格),但也明确表示,非常希望能邀请远景基金作为重要的跟投方加入。
远景基金的合伙人虽然对未能领投略感失望,但也理解启明芯的选择,并对启明芯的未来潜力依然高度看好。经过一番协商,远景基金同意作为跟投方,投入500万美元。
至此,A轮融资的核心投资团基本组建完毕:
领投方: 巅峰资本(Summit Ventures),投资2500万美元。
主要跟投方: 新世界策略投资(New world),投资1000万美元;远景基金(horizon capital),投资500万美元。
总融资额: 达到了惊人的4000万美元!
这个投资组合,堪称完美。既有硅谷顶级的技术Vc提供全球视野和资本市场经验,又有香港两大本土财团提供强大的本地资源和中国市场支持,还有一个实力雄厚的硅谷Vc作为重要补充,形成了“东西合璧、强强联合”的格局。
赵晴鸢将最终的投资团名单和结构,向林轩和张晚晴做了汇报。
“晴鸢,太出色了!”张晚晴由衷地赞叹,“你不仅为公司争取到了充足的资金和理想的估值,更重要的是,组建了一个结构如此完美的投资团!这对于启明芯未来的全球化发展和应对各种挑战,将是无价的财富!”
林轩也满意地点点头:“这个组合,正是我想要的。既有冲劲,又有根基。既有全球视野,又能扎根本土。”
当然,还有一些表达了兴趣、但未能进入核心投资团的Vc或战略投资者。赵晴鸢亲自或者委派团队成员,逐一进行了礼貌而专业的沟通,感谢他们的关注,解释了本轮融资结构的选择,并表示欢迎未来在业务层面或其他轮次的融资中继续探讨合作机会。维持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即使对于暂时未能合作的对象,也是专业cFo的必备素养。
随着领投方和核心投资团的最终敲定,启明芯A轮融资的所有商业条款基本尘埃落定。估值高达4.65亿美元(投前),融资总额4000万美元,这在1999年的亚洲乃至全球科技领域,都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距离真正拿到钱,还有最后一道、也是最繁琐的一关——法律文件的最终定稿和签署。一场由数十名顶级律师参与的、围绕着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法律文件鏖战”,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