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专利战的硝烟刚刚散尽,启明芯内部甚至还来不及进行一场彻底的庆祝,另一项关乎公司未来十年战略布局的重大工程——在中国大陆设立大型研发中心——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正式拉开了帷幕。
按照最高决策层的决定,选址确定为与香港一河之隔、正处于改革开放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最前沿的经济特区——深圳。这个选择,不仅是基于地理位置、产业配套和政策环境的理性考量,更蕴含着林轩将启明芯的未来与中国科技崛起紧密相连的深层战略意图。
负责挂帅此项“奠基工程”的,是一位刚刚加入启明芯不久、但履历极其亮眼的高级副总裁——孙振南(虚构)。孙振南年近五十,早年留学美国,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曾在硅谷的惠普(hp)和朗讯(Lucent)等跨国巨头的研发部门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并在几年前被委派回中国,负责筹建和管理朗讯在北京和上海的大型研发中心。他在跨国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管理、与地方政府及高校的沟通协调、以及吸引和管理本土研发人才方面,拥有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这样的人才,正是启明芯开拓大陆市场、建立研发根据地所急需的“领路人”。赵晴鸢的猎头团队几乎是“三顾茅庐”,并配合林轩亲自出面描绘的宏伟蓝图和极具吸引力的期权激励,才最终将这位业界公认的“中国研发中心建设专家”招至麾下。
孙振南一到任,便展现了他雷厉风行、经验丰富的工作作风。他迅速组建了一个精干的跨部门项目筹备小组,成员包括来自香港总部的行政、财务、法务、It以及熟悉大陆情况的黄耀龙团队的骨干。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深圳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里,为启明芯未来的“大脑”找到一个合适的“家”。
深圳,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热潮。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交通日益繁忙,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涌入这座“搞钱之都”。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各个开发区,更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孙振南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实地考察。他们的目标区域,主要锁定在当时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有明确政策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几个区域:
南山科技园: 这里无疑是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心脏”,聚集了大量的软件、通讯、互联网企业(虽然很多当时还只是小公司),靠近深圳大学,人才氛围浓厚,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但缺点是地价和写字楼租金已经水涨船高,可选的大面积、适合改造为实验室的场地不多。
福田保税区: 靠近皇岗口岸,与香港交通便利,有一些适合大型企业入驻的现代化厂房或办公楼,租金相对科技园略低,政策上也可能有一些针对出口加工或研发的优惠。但周边生活配套和人才氛围不如科技园。
宝安、龙岗等关外区域: 这些区域当时还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土地和厂房资源丰富,成本极低。但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性、人才吸引力以及与香港总部的联系,都存在明显劣势。
经过反复比较和实地勘察,并与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如科技局、投资促进署)进行了初步沟通,孙振南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南山科技园中区的一块正在规划建设的、定位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的新地块。
虽然这块地目前还只是一片工地,周边的道路和配套设施也尚未完全建成,但它的优势在于:
精准定位: 符合启明芯的产业属性,未来将聚集大量上下游企业和人才,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政府支持: 深圳市政府对这个基地寄予厚望,承诺将给予入驻的重点企业(启明芯无疑是他们极力争取的对象)在土地价格、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可定制化: 由于是新建地块,启明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开发商合作,定制化设计和建造一栋完全符合国际一流Ic设计公司标准的研发大楼,包括对电力供应、无尘洁净度、实验室特殊要求(如防静电、防震动)、网络安全、数据中心等的特殊规划。这比改造旧厂房要理想得多。
长远发展: 这块区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深圳乃至整个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核心地带。
“就这里了!”孙振南在向林轩和赵晴鸢汇报选址方案时,语气坚定,“虽然短期内我们需要先租用临时办公室过渡,并且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参与研发大楼的定制化建设,但这将为启明芯在大陆的长远发展,奠定最坚实、也最高标准的物理基础!”
林轩和赵晴鸢对孙振南的选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要建,就建最好的!钱不是问题!”这是林轩的态度。赵晴鸢则立刻开始着手与深圳市政府、基地开发商以及银行进行复杂的土地购置(或长期租赁)、建设融资、以及争取各项优惠政策的谈判工作。
在等待新研发大楼建设的同时,孙振南的团队以极快的速度,在南山科技园附近租下了一整层现代化的写字楼,作为启明芯深圳研发中心的临时办公场所。与此同时,一系列繁琐但必要的落地手续也在同步进行:在深圳注册外商独资企业(wFoE)、开设人民币和外币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孙振南凭借他与大陆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加上启明芯“明星企业”的光环和深圳市政府的积极支持,各项手续都进行得异常顺利。
临时办公室的装修和布置也以“深圳速度”快速完成。虽然是临时场所,但标准并未降低。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配备完善的茶水间和小型讨论室、以及按照香港总部标准建立的It和安保系统……都为即将到来的研发团队提供了一个舒适、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
2000年的岁末,虽然正式的研发大楼还在图纸和工地上,但启明芯深圳研发中心的“临时指挥部”已经宣告成立并开始运作。孙振南这位经验丰富的“筑城者”,正在为启明芯在中国大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砖一瓦地奠定着未来创新引擎的坚实基石。
下一步,就是如何为这座即将拔地而起的“巢穴”,引来足够多的、能够支撑起启明芯宏伟蓝图的“金凤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