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余感觉自己好像刚刚闭上眼睛睡着,大门外就传来了给食堂送菜车的喇叭声。
他睡眼朦胧的去把大门给打开了,一位司机小哥,不仅递给他一方便兜的黄瓜,并且还有半托盘的挤裂的鸡蛋。
王多余是真心实意的进行了感谢,但是这位司机小哥却满怀疑虑的问道:“我说兄弟,我怎么觉得你这一宿没睡呢?你这是干嘛去了,不会是偷鸡去了吧?”
王多余连忙澄清说:“我这也刚回来,包宿玩了一晚上游戏,等一会你们都走了,我在好好的睡一觉吧。”
轻手轻脚之间进入卫生间洗了个澡,王多余开始在屋里屋外收拾起来。
等到时间来到了早上六点钟,所有外来的车辆都离开了学校,他把大门锁好。
在值班室的外间,用多星锅蒸了一大碗鸡蛋糕,送菜小哥给的鸡蛋今天必须都吃了它,由于是破损鸡蛋,放到明天可能就坏了。
他昨天早上买早餐时,在早餐店拿过来的两个搪瓷缸子,现在他心安理得的使用上了,就当是用那些押金买了这两个搪瓷缸子吧。
在学校的食堂买了六个纯肉的大包子和一小盘油拌小榨菜,回来发现刘如烟在那继续呼呼大睡。
古人说:“床上无君子,榻上无淑女”。
因为直到天微微亮的时候,王多余那奔放的热情才渐渐的平复下来,这也使得刘如烟这一晚上把自己所有的舞蹈技能全部解锁开来。
这也使得两世为人的王多余,终于体会到了汹涌澎湃的奔放……。
当时间来到六点半,王多余终于还是狠下了心把刘如烟叫醒了。
他还想着让刘如烟七点上班之前吃一点东西呢,再晚起的话那就根本来不及了。
一顿鸡飞狗跳之后,刘如烟打扮的美美的坐在了桌旁,开始小口吃着大肉包、喝着鸡蛋羹。
临走的时候又仿若一个地主老财一般,恶狠狠的对着王多余说:
“一会收拾完碗筷,赶快把那个床单洗出来,中午回来我要发现你没洗,今晚上你就休想上老娘的床。”
王多余非常应景的答应着,仿佛戏神上了身,化作了“清宫剧”中的小太监一般,恭送着自己的主子。
而刘如烟穿着昨天王多余给她买的小裙子,夸张的扭着腰胯,远远的回首给了王多余一个飞吻扬长而去了。
桌子上还剩下一个大肉包,和少量的鸡蛋羹,已经吃饱了的王多余也没有浪费,三两下就全都吃进了肚子里。
对于刘如烟交代要清洗的那个床单,王多余洗净晾好并没用多长时间。
此时的他精神状态并不太好,为爱鼓掌的后遗症体现了出来,不仅腰背隐隐作痛,就连两腿也打颤发软……以后真的要节制了,王多余暗暗告诫自己。
上午十点半的闹铃响了两遍,王多余才从床上爬了起来,拿着两个大搪瓷缸子慢悠悠的前往了食堂。
他刚刚一进屋,就被今天早上给他打饭的阿姨发现了,于是连连挥着手,示意他过去。
屋内许多教职工也齐齐望向了这个,脸型精致如画,身姿挺拔,满身儒雅气息,但却笑意盈盈的青年。
这里也包括了同为保安的孙贱人,但是王多余的目光从他的身上扫过,并没有停顿,仿佛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一样。
早上给王多余打饭的阿姨,真实的年龄应该是超过了40岁,但是穿戴很新潮,致使让人看起来应该比实际的年龄小上几岁。
王多余走到近前,露出了一个甜甜的微笑,这才开口说道:“小姐姐,你的记性真好,只不过咱们早上见了一面,你就记住我了,你这记性真棒。”
打饭的阿姨捂着嘴娇笑了两声,不无责怪的说:“以后叫阿姨,不能叫小姐姐,我女儿都上高三了,你才多大呀?净乱叫。”
王多余装作一脸震惊刚要说话,孙贱人却不合时宜的凑了过来:“夏姐,这小子是保安队刚来的保安,不懂事儿,你别和他一般计较。”
不仅王多余就连这名夏姐,也完全无视了孙贱人说的话。
夏姐是食堂的主管,其实这两天她也听说了东门门岗换了人,到了现在终于对上了号。
这时候食堂的大师傅们,把一盆盆炒好的菜,揣到了平台上,孙贱人在一旁喋喋不休,看样子夏姐也有些烦了。
于是夏姐挥着手示意王多余到一旁,王多余很听话隔着长长打饭的台子,和夏姐走到了一旁。
原来夏姐是想要王多余的电话号码,因为他们食堂来回进出物资,只走东门岗。
这边给夏姐留完电话号码,王多余想要去打饭的队伍排号,却被夏姐叫住了。
饭菜是夏姐直接给打的,一个小鸡炖蘑菇,一个溜肉段外加一个拌海带。
当王多余说出自己需要三个馒头,夏姐说“你的饭量真可以呀。”
王多余则是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和同事一块吃”。
于是夏姐,又往王多余的菜盆里打了些菜。
刷了卡付了菜饭的钱,王多余端着两个大搪瓷缸子,心情是十分的美丽。
他交好夏姐,不仅仅是因为夏姐现在是食堂的主管,也不是明年这所技校升级改制成为一所全日制的专科学校,夏姐会接替谢军的叔叔,成为这所专科学校的后勤主任。
其实这些对于王多余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夏姐丈夫此时上班的单位以及她丈夫的位置很重要。
上辈子王多余在附近那家网吧当网管的那段时间里,曾经见过夏姐丈夫几次。
后来那位网吧的老板白胖子曾经说起过,夏姐的丈夫是京城公安消防总队的一位小科长,主要就是负责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
再有就是,夏姐她家现在住的学校西侧那边平房,将会在明年暑期进行动迁。
倒不是说王多余想要买夏姐家的房子,而是当年他帮夏姐家搬家的时候,曾经听夏姐那位新邻居说:
“他的时运如何如何的好,刚买到手半年的新厂子,居然动迁了。”
夏姐家的隔壁,开着一家“扑克厂”,就是制作扑克牌的,老板加上工人一共也不到十名,但是那个院子却十分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