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两口子,原来是长春一家国营大厂的两位厨师,两年前他家的孩子检查出来得了白血病。
一次次往返于国内各大医院,最后连老家的房子都卖了,这才堪堪稳住了孩子的病情。
可是这时候他们也突然的发现,由于两人长期的旷工和请假,他俩已经被原来的厂子除名了。
生活还要继续,在亲属的帮助下俩人开起了一家小吃部,可是京城的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
他们如同大多数的北漂一样,这段时间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王多余之所以忙着买门市干小吃部,其实就是为了老许两口子。
按照前世的记忆,王多余让熊辉前往了纪家庙,找到了老许开的那家小吃部。
成功的把那家小吃部兑了下来,并且把老许两口子招聘了下来。
熊辉按照王多余的指示,昨天一早已经找来了搬家公司,把小吃部那的所有餐具用品,全都拉回了学校这边。
这其中也包括了老许两口子的那一点点家当,王多余之所以现在先到这里,他决定先把老许一家三口的住宿问题解决掉。
熊辉看到自己的老板来了连忙把这几人相互介绍了一遍,由于都是东北人,话题展开并不费劲。
当王多余领着这一家三口,前往了市场附近那个小院的时候,想要把他们一家三口安排在这里,可是老许两口如何也不同意。
“小老板你的心意我们领了,听熊辉说咱们饭店旁边的那两个小房子也是你的,我们想租下来一间给我儿子住,我们两口子在小吃店打个地铺就可以。”
老许两口子如同上一辈子一样,自己虽然已经过的千难万难了,依旧是不太愿意麻烦别人。
对此王多余早已经想好了说辞:“许哥还有嫂子,你们等我把话说完,你们再决定在不在这边住。”
王多余撒了一个谎:“咱们虽然都是东北的,但是之前并不认识。”
“前几天我有个发小离开了这里,已经回老家了,他临走的时候特意交代我,想让我帮助你们加一下。”
老许用手着脑瓜子,一脸狐疑的看向了自己的妻子,这时候我又继续说:
“我那个发小最难的时候,那是在前几个月,他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在你们那里连续吃了几天,你们也没要钱,后来他挣到钱给你们送过去,你们也不要。”
“他临回家的时候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帮他把这个情还了。”
如果要是一般的人,王多余根本就没有必要和他们啰啰嗦嗦,但是老许两口子却不然,他们的疑心十分重。
王多余重生之前依旧和这两口子有着来往,那时候他们这个有病的儿子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俩清晰的记得每一位帮过他们的人。
那时候这两位年龄已经不小了,依旧在外面打着工,把自己辛辛苦苦挣到的钱,每当到了年节的时候,都会变成各种礼物,看望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如果此时王多余不和他们说清楚,依着这两口子的心性,在此根本干不长。
王多余说完这些话,老许两口子也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因为王多余说的这种事情,他们在开店的那段时间里,隔三差五的会做一些这样的事情。
有人认为他们傻,可是他们却回答道,吃点喝点没有啥,就当给柱子积攒点功德吧。
老许两口子的孩子叫柱子,孩子已经十岁了,但是由于病痛,显得十分的瘦弱。
此时老许两口子的心结打开了,王多余这才说道:“这个小四合院我买到手也没想过来住,再过一个多月天就冷了,到时候我还要找人在这边烧锅炉看房子。”
“许哥,我就觉得吧,反正你们也要租房子住,倒不如直接过来给我看房子,你们过来住,我也不朝你们要房租,同时呢,我也不给你们看房子钱,这样俩好变一好,你们觉得怎么样?”
原来是这么回事?老许两口子都没有进行商量,居然齐齐的点着头。
王多余害怕引起他们的怀疑,一边简单介绍着这个小院,一边又故意说道:
“这个正房我里面放了不少东西……”
王多余还没有说完,许嫂子就打断了他的话语:“我们可没想着去上正房住,那样就太不懂事儿了。”
“东西厢房我们也看了,我们一家三口完全够用了,这两个屋子里的其他东西,我们不会乱动的,这个你放心。”
我们说话的这个时间,熊辉已经从二手旧货市场,拉回来了旧床,洗衣机、冰箱之类的。
对于上辈子这位师傅,王多余是太了解他了,如果今天把所有的日用品全都买的是新的,他们两口子一定会连这个工作都不要了,立马转身就会走。
熊辉领着几个印刷厂的男工人,不一会儿就把这些旧家具和旧家电安置好了,王多余趁着这个时间,对老许说:
“许哥,咱们这个小吃部明天可以正常做饭吗?”
老许连忙说:“只要明天上午把菜送过来中午就可以。”
印刷厂现在所有的工人加上,后勤人员已经将近50人了,当时王多余接手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决定,只要正常生产,日常的三顿饭,厂子是免费供应的。
加上院内,王多余那个网站日常的工作人员能有20多个。
现在这些人每天吃饭,都会让一般人头疼。
王多余之所以把老许两口子弄过来,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上辈子自己的师傅,而另外一方面这是解决所有人吃饭的问题。
雄辉忙完了,带领着厂子里的这些工人回去的时候对王多余说:
“咱们这个小吃部暂时还不能营业,因为所有的手续还在办理当中,再有这三间门市还是毛坯房,需要简单的装修一下。”
王多余四处看了看,觉得正应该如此,跟着他的老许却说:“咱们这个小吃部的食材供应,还多亏了学校食堂的夏主任帮忙,给咱们供应食材的就是给食堂学校供应的那一家。”
王多余一听,立马拿出了手机,把电话打给了夏姐,一顿感谢之后,也惹得夏姐一阵埋怨:
“小鱼儿,你可真行,当上大老板就不一样了,这一天天的都抓不着你的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