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摸了摸胡子又说:“皇帝不见了对我们也没什么大事。皇帝身子骨一直弱,活不长的。现在小赵锅都五岁了,要是找不到皇帝,另立个新皇多好,五岁的小皇帝总比赵基容易管。”
陆秀夫还是不信:“我觉得皇帝突然不见肯定有问题。也许皇帝在外头得了什么机缘,这对我们未必是好事。”
贾似道冷笑摇头:“绝无可能!赵基就是个傻子,就算学会点武功,在我面前也翻不起风浪。”
御书房里,朱雄英看着赵基,头痛得很。他生怕赵基就这么死了,好歹请来胡青牛稳住了病情,但消息不太好。
赵基身体亏空严重,本来就活不长,还因为放纵加速了损耗。刚才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听胡青牛解释后,朱雄英有点震惊,没想到赵基病成这样。还好想到找胡青牛,不然赵基可能就没了。虽然系统说这种事他不用负责,但赵基死了这次配对就失败了,可能影响下次。不过赵祺救下来就好,朱雄英松了口气。
胡青牛简单说了下赵基的情况就走了。赵基被扶到椅子上,渐渐平静,眼神也清亮起来。
朱雄英看着赵基,对方脸上满是感激,虽然事情来得突然,但赵基显然明白是自己救了他的命。
“多谢朱皇帝救命之恩!”赵基想拱手致谢,却因刚才耗费太多力气,胳膊都抬不起来。
朱皇帝这称呼每次听来都让朱雄英心里别扭。好多小说里骂昏君时都说“狗皇帝”。
“既然你好了些,咱们就谈协议的事吧。”看到赵基状态稳定,朱雄英回到龙椅上。
胡青牛说赵椹元气耗尽,即便能撑下去,也就剩一年时间。既然赵基也没多少日子,那就赶紧定协议,尽早换个人交易。
赵基苦笑着,朱雄英感慨最近为祖母奔波,还好目前她状况尚可,只是担心会不会和赵基一样,元气不足。
赵基歪着头靠在椅子上,调整了一下坐姿,对朱雄英说道:“不用谈了,一切都按你说的办。”
这是怎么回事?刚才还为钱生气,现在却全然不管?
难道是因为被救治感动?还是从开始就不在意国家利益,只是发病时情绪失控?
“朕不愿趁人之危,等你冷静再说。”朱雄英思索后说道。
双方交易需各有所给,但赵基现在看起来神志不清,朱雄英不想占便宜。
即便当年崇祯的世界骗了他两亿人口,但中央军也出了大力。若非他们,明朝早就在崇祯手里完蛋了。细算下来,崇祯其实不吃亏。
按朱雄英的想法,大宋这也该按正常情况来谈价。军队出了多少力,就能要多少报酬。但大宋这朝廷有点特别。面对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蒙古帝国。
想在这强大的蒙古面前帮大宋建个统一的中原帝国,就算把整个大宋都卖了,也未必能承受得起。
首先,建奴跟蒙古帝国根本不是一路的。建奴当时主力也就几万人,刚开始还被明朝打得满地找牙。后来趁明朝内乱壮大,收编了些周边的游牧部落和汉人部队,才凑到十万。但这点兵力在明朝面前还是不够瞧的。
当初建州女真能进中原纯属意外。可蒙古就不一样了。它四处出击,横扫欧亚各国,灭了四十多个国家、七百多个民族,号称无敌。
朱雄英现在碰到这样的蒙古,都觉得头疼。眼下进攻大宋的不过是蒙古大军的一部分小分队,就算干掉他们,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精锐赶来。
主要还是蒙古疆域太大了,要彻底灭了它,得花太多力气。就算大宋再有钱,也扛不住。
再说,想把大宋扶植成统一的中原王朝也不容易。跟明朝不同,宋朝一直只管南方,从未控制过北方。现在有些专家甚至不认宋朝是中原正统王朝,因为北方还有很多汉人在金国统治下生活。
后来金国一垮,那些北方汉人就成为攻击南宋的主力。无论怎样,他们都不会认可南宋。就算把北方的地盘打下来给了大宋,也很难管理。北方老百姓根本不会承认这个朝廷。从法理上讲,这就有问题。
最后,大宋的根本就出了问题。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导致后来对武将防范越来越严,到最后变成唯一一个有钱却打不过别人的朝廷。可以说,这朝廷从根儿上就烂了。
就算是把中原的地盘全都夺回来交给大宋,他也守不住。可明朝不一样,虽然当时的朝廷看似衰弱,其实只是被那些贪官污吏吸干了而已。
天下对这个朝廷还是认可的,只要除去这些害虫,明朝还能重新振兴。要是大宋能再次实现统一,就得换个根基,这也是朱雄英不想直接帮大宋收复中原的原因之一。
一是大宋负担不起,二是想借此机会清除腐败,重振根基。
朱雄英心里主意已定,对赵椹说:“别管太远的事,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
赵基的情况确实有所改善,脸色也红润了些,点头答应:“一切都听朱皇帝吩咐。”
朱雄英坐在龙椅上接着说:“你说过蒙古进攻襄阳有二十万人,我的精兵能以一敌十,这次我给你带十万精兵去。”
赵基依旧说:“全凭朱皇帝安排。”
朱雄英这时明白了,这赵椹真是不管不顾,连关乎国家存亡的事都全靠别人安排。估计朝廷大小事务也都由大臣们说了算,难怪大宋会在他手里亡国。
话说回来,宋朝还是很顽强的,靠着江南一隅就能顶住蒙古铁骑四十年。如果赵基有能力,也许能撑得更久。
朱雄英继续道:“既然你没异议,我就说说报酬。我给你十万精兵,一个月大概要两百万两银子,这笔钱你得出。”
赵基点头:“没问题!”
虽然宋朝已经很艰难了,但两百万两银子还能凑得出。不过朱雄英也说了,要是这场仗三天打完,那就只需要二十万两就够了。
赵基轻轻嘟囔了一句:“二十万两!”
那也挺划算的,朱雄英既然这么厉害,就像天神一样,肯定能办到。
朱雄英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这只是基本的军队消耗。”
“报酬另算,我帮你守健康城,你要给我两千万两银子。”
赵基赶紧答应:
“行!行!”
赵基平时不太关心朝廷的事。
面对蒙古大军的进攻,他也毫无办法。
现在有个异界皇帝来帮忙,他巴不得呢!哪还会有什么拒绝的想法。
至于这个代价嘛,他压根没多想。
再说两千万两银子,在赵基眼里也不是很多。
他对户部的经济状况也不太上心。
不过作为皇帝,朱雄英记得以前贾似道跟他说过,朝廷一年收税就有两千万两银子。
一年的税就够对付蒙古大军了,这简直太好了。
不知道为什么,朱雄英跟赵基聊起来总感觉有点无趣,就像逗小孩一样没什么意思。
“不过,在签协议前我得告诉你。”
“你出两千万,我只帮你守住健康城,要是把附近的蒙古兵都灭了,我们的交易就完了。”
赵基毫不犹豫:
“没问题!”
能请到这么强的军队已经很幸运了,别的事他都不想操心了。
“这协议一旦签了就不能反悔。”
“如果你最后做不到,就得承担后果。”
看赵基好像不太在意,朱雄英又详细说了些违约的后果。
“要是你想明白了,就可以签字了。”
看到协议上白纸黑字,赵基一点迟疑都没有,直接签上了名字。朱雄英耳边也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叮!交易协议达成!请主人按照协议,为雇主提供十万大军,直到建康战役结束。】
【大军的军饷由雇主支付,每月两百万两,一个月结算一次或在交易结束后统一结算。】
【当主人清理完建康城附近的蒙古军队时,交易完成。】
【同时,交易完成后,雇主需额外支付两千万两银子。】
【本协议将在双方完成交易后终止。】
【若雇主违约,主人有权终止协议并对违约方追责!】
就在协议签下的那一刻。
赵基隐约察觉到,虚空里有种难以捉摸的力量,在他灵魂上留下印记。或许这力量就是世界的本质,古老而庄严。
感受到契约里的力量,赵基有些迷茫。朱雄英没再迟疑,看着他说:
\"稍等一下,十万大军立刻就会赶到。\"
\"不过你身子不适,不如先在这歇会再回去。\"
赵基摇头站起来。
\"不用了,好多了。\"
\"我离开宫殿太久了,估计大臣和妃子们也在惦记。\"
\"我觉得应该回去了。\"
朱雄英没拦他:\"慢走。\"
说着,朱雄英起身走出书房。
在赵椹眼里,朱雄英推开房门的瞬间,门口好像泛起了一层水波般的波动。这种奇景让赵椹十分震撼,更确信朱雄英绝非凡人。
赵基缓步走到门前,休息一阵恢复力气后推开房门。他突然怀疑:刚刚那些事是不是假的?
正疑惑时,前方走来两人,左右搀扶住他。
\"陛下,您总算回来了!\"
\"可把我们吓坏了,还以为您出什么事了呢!\"
\"要是您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办!\"
……
突如其来的离开加上身体状况,赵基此刻还有点恍惚。
\"怎么了?\"
\"发生什么事了吗?\"
说着抽出右手揉眼,才发现是陆秀夫和贾似道。
看来确实是回到原本的世界了。
赵基努力回想刚才的一切,记忆清晰,不似梦中。甚至能感觉到与朱雄英订立的契约存在,灵魂深处那种神秘力量依旧。
两人看出赵基身体虚弱,扶他向凉亭走去。
贾似道讨好地说:
\"还能有什么大事?陛下的事就是天下最重要的事!\"
\"听说陛下这边出了些情况,我们就急匆匆赶来了。\"
陆秀夫也附和道:
\"陛下失踪时,我哭了好长时间呢!\"
\"现在见到您回来,我心里踏实多了!\"
赵基点头回应。
赵基这人脑子不算太灵光,好在他有两个特别忠心又能干的大臣在身边,让他还挺满意。虽说现在他当了皇帝,但心里清楚,当年理宗其实也不太喜欢他,只是没得选才挑了他。
如今当了皇上,他还是能感觉到大臣们瞧不起的眼神,连太后有时候说话都挺刻薄。只有这两个大臣真心对他好,从不对他说难听话,朝廷里的事他们俩都会帮忙打理。
有了他们在,赵基根本不用操心朝廷的事,跟这俩大臣相处时感觉最自在。
不过最近他突然被传送到个奇怪的地方,时间不长,那俩大臣就急匆匆赶来了。
赵基感动得很,觉得也就他们俩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