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魏忠贤和三名副局长的领导下,税务部门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商家和店铺做了大摸底:
你家是做什么行当的?你家每年有多少营收?
你家的工坊雇佣了多少工人?有没有拖欠工人工资?
你的原材料从哥哪里采购的?材料的采购价格多少?对方的经办人是谁?
来回的运费多少?产成品的售价是多少?销售数量多少?家里由多少田地?家里几口人?有几家商铺?
隔壁的王寡妇洗澡你有没有偷看过?
没看过?你还是不是个男人?
看过?罚款!
-------
在统计这些数据的时候,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地方官员不配合,商家不配合,就连工人都不配合。
遇到这个问题,魏忠贤总是显示出自己的杀伐果断,奏请张嫣后,不会有一点心软。
张嫣在和皇帝商量后,派出勇卫军到各地剿匪平叛驻扎,锦衣卫则室全力支持,缉拿相关人员。
税务据自己的护税总队各个大队总计牺牲了四百多人,才推进工作的正常开展。
魏忠贤的税务局的官员和护税队人手不够用,请旨之后调动了全国足足十多万士兵参与调查。
张嫣雷厉风行,杀了一百多名官员和抄了三百多家的商户之后,经过整整半年的调查,此项工作终于结了果。
当魏忠贤来汇报结果的时候,崇祯和张嫣才发现魏忠贤的账册账本居然装了整整一百多个大箱子。
就连谁在外面私生子都查了出来,汇总提报。
税务调查,居然搞成了全国人口土地经济的大普查。
在大摸底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比如农户自己种植的经济作物,拿到街市售卖,这种人算不算商户?
比如自己家里养殖的诸羊,杀了以后卖给街坊邻居,要不要收税?
比如有人偶然间得到一件古玩字画卖掉了,要不要收税?
比如说某个商户没有雇佣别人,全部都是自家人,计算成本的时候,要不要去掉家人的工资成本?
还有就是商人既然正常纳税了,在规制上是不是就可以穿金带银了?
既然正常纳税了,是不是在住宅的规制也要放宽?
既然正常纳税了,商人的子女是不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
在统计上来的基础上,魏忠贤安排专人,并在请示张嫣之后,会同锦衣卫对所报上来的数据进行抽查和巡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以此为基础定下下一年度的收税基础。
通过大半年的时间,到了年底的时候,终于得到了全国初山西和山西二个省的数据。
留下山西,是因为陕西多地在闹民变,张嫣觉得等到山西基本平静下来再摸底不迟。
留下山西,室皇帝特意交代的,他要在喜峰口全歼来犯建奴,还需要晋商的配合。
反正肉在锅里,跑不了。
另外就是海外贸易,目前大明还没有统一的海关,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护海防,出口贸易商怎么收税?
而且都是走私,这个税怎么收?
郑芝龙现在的战船还不足以覆盖整个沿海口岸。
“老狗,做的不错,这个赏你了!”
张嫣拿起桌子上的一面镜子,递给魏忠贤。
“老奴叩谢娘娘!”
魏忠贤跪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
苍天呐,大地呐,神仙姐姐开眼啦,娘娘终于喊咱家老狗啦!
做狗的感觉真好!
“至于你说的那几个问题,本宫现在答复你:年度五十两”
一 农户售卖自己的经济作物,不算商人,但是年度超出二十两,要收税!
二 农户售卖自己的猪羊,不算商户,二十两之内不收,二十两之外,要收税!
三 偶然间所得, 二十两之内不收,二十两之外,要收税!
四 没有雇佣别人,全部都是自家人,计算成本的时候,要去掉等同于当地的工资。
五 正常纳税的商人,取消穿衣和住宅的限制。但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至于海防走私的事情,等本宫晚上和皇帝商量一下!”
张嫣想了想,说道:
“另外关于你说的海关事情,本宫觉得是个可行的建议,你回去好好想想细节,写个折子递上来!”
“娘娘果然和皇帝有一腿!”
听到监国说晚上和皇帝商量,魏忠贤的心里的第一反应。
先帝和乳娘搞在一起,还让自己背锅。
还是当今陛下和娘娘厉害,都直接说了。
“老狗,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这次的调查,没有调查那些寺庙。和尚也要交税,少一个子都不行。”
张嫣觉得寺庙也要纳入税收体系:
“香客的香火钱,寺庙自己的土地商铺都要纳税。香火钱就按十取二收税!”
“老奴遵旨。不过老奴建议寺庙的香火钱按照十取四收取,他们不是都说自己只吃素不吃荤嘛,要那么多的钱放手里干吗?”
魏忠贤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嗯,按照你的想法做吧!把最新的税后政策登报,派人到田间地头去给每个人都宣讲一遍!”
张嫣说道:
“让报社单独出一期特刊,专门就税务的问题,做个详细的解释。”
“报纸出来以后,你让人全国宣讲。”
张嫣想想之后继续说道:
“这次普查,税务局做的很好,为朝廷立了大功。本宫赏你白银十万两,你自己之前散尽家财,本宫也不能让功臣过苦日子。另外,奖励你们税务局白银八十万两,你回去之后做好奖励的分配方案报给本宫。批准之后就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