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我那个年代,很多小学生都可以手工制作出来简单的发电器和电报机!”
“只不过由于人力有限,手搓发电机的功率通常在0.1到0.2马力之间,大概约在75到150瓦之间,且无法长时间维持。但是如果固定一个时间进行电报的收发,还是可以使用的。我现在就回科学院去做个发电机出来,材料准备好了,半个时辰就可以做好了。”
“如果可以解决电池的问题,做个收音机就更好了。收音机和电报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
“想想还是后世好呀,一个初中无力学完的学生,都可以手搓一个发报机出来。”
崇祯念念叨叨的说着,准备连夜去科学院整电报机。
“明天再去吧,现在天都快黑了,我一个人回去有点害怕呢!”
张嫣舔了舔嘴唇,说道。
整整一晚上,仁寿宫的护卫和侍女们都担惊受怕。因为自己的主子一直在喊着自己要死了。
等到第二天,日上三竿。
“今天天气不错!很好!”
早上加餐,吃饱喝足的张嫣,犹如盛开的牡丹,款款走来,韵味十足。
哎呀妈呀,就是这个味!
崇祯在心里呐喊!
要不是昨夜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累弯了腰,现在真想再次策马奔腾!
离开仁寿宫,崇祯去了科学院,张嫣则去了养心殿。
到了科学院,拉着孙元化、宋应星和毕懋康来到了实验室。
在准备好所有的材料以后,重振开始了手摇发电机的制作。
一个时辰以后,一个简单的手摇发电机面世。
“你们看过初中物理书,这些原理你们都知道了,我刚刚做的,你们可以多试验,提高发电机效率和功率。”
崇祯和几人介绍着手摇发电机。
“有了电以后,就可以制取氧气和氢气,就可以做更多的科学试验。”
“蒸汽机和电力,是工业的基础。现在王徵的蒸汽机已经可以实际应用,下下就要琢磨电了。”
“电报机的原理你们也知道了,现在你们说说该怎么制作一个简单的电报机?”
崇祯觉得不能全部靠自己,还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己是占了时代的红利,而眼前的几人才是真正的大师,一旦知道了原理,很快就会远远的超过自己。
“陛下,电报机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电流的“通断”或“长短”来传递信息。发送端(发报机)通过按键控制电流的通断或长短,形成特定的电信号,这些信号通过导线或无线电波传输到接收端(收报机)。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出原始信息。”
孙元化思考过后,回答皇帝的问题:
“如此,臣认为要制作一个发报机,一个接收机。现在的困难是不能测定电压,但是臣以为当前可以选一个最笨的办法,就是固定手摇发电机的速度,严格确定每分钟转五十次,那么同样大小的发电机的淡压基本上就处于同一个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就会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初阳说的对,那就由你来牵头进行电报机的研发,然后进行周边电力应用的研发,比如电灯等,还可以琢磨一下发电机的研发制造。王徵封爵,朕期待大明很快会有第二个因为科研而封爵的人。”
画大饼嘛,这玩意谁不会呀!
“子先和良甫去了南京,在火炮和火枪的研发制造上,如果研发出后装火药和子弹的枪炮,朕局的也是可以封爵的。长庚、孟侯,正等着给你们封爵的一天呢。”
“陛下,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
毕懋康和宋应星赶紧拱手行礼。
封爵呀,多么光宗耀祖的事呀,最关键的是爵位是可以传承的,而官位不能传承的。
“初阳,你先自己琢磨琢磨,动手试试做一个发报机。朕这里有一个关于发报机的草图,相信你看了草图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是真还是希望你先自己尝试做一个出来,然后再对照着图,进行比对,最后改进自己的产品。”
崇祯把火花发电机的图纸交给孙元化。知道了原理,对于孙元化来说,做出一个简单的发报机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是崇祯还是觉得要按部就班的夯实一切进步的基础。
一个人的科技不是科技,一群人才是。
科学院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研发,但是教育也要抓起来。
科技,要从娃娃抓起!
崇祯准备从下半年开始,在北京先建立现代化的小学。至于初中嘛,目前缺少师资,先等着吧!
建立小学之前,先把简体字、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弄好。
带着满脑子的想法,崇祯回到养心殿。
皇后周玉凤正好也在养心殿。
“梓潼,皇嫂,朕有一个想法,你们看看是否可行?”
随后,崇祯把简体汉字、标点符号和汉语拼音的事情和二人说了一下。
“陛下,臣妾贸然改变字体实为不妥。现在的文字已经用了千年,各种各样的书籍也都是用这个字体,而且天下文人也都养成了习惯,突然之间改变了,皇上该如何想文坛仕林解释呢!”
皇后周玉凤不加思考,就直接持反对的态度。
“臣妾倒是认为可以做,而且要尽快做。简化汉字更加有利于书写,标点符号则有利于断句,明确表达的意思,使用汉语拼音则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张嫣表示支持皇帝的主张。
“断句?不都是一样的意思吗?”
皇后周玉凤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