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科学院同知孙元化在营外求见!”
在几人还在商议具体细节的时候,东方不败进来通报。
“宣!”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见过各位大人!”
“启禀陛下,臣已经研制出可以实际投入使用的电报机,特过来给陛下做试验!”
孙元化一进门,就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各位爱卿,初阳说的才是祥瑞,是真正的战场利器!初阳,拿进来,给在座之人做个演示!”
“请陛下随便写下几个字,臣这就发送过去,做个验证!”
孙元化最这次在说道。
没有思索,崇祯走到一边无人处,提笔直接写了几个字交给孙元化。
孙元化拿起发报机,旁边的一个助手开始手动摇动发电机。
随着嘀嘀声响起,没一会就发送完毕。然后起身站到皇嗣的身边说道:
“陛下,臣和科学院那边约定,今天科学院那边会一直保持接收状态。所以长庚那边很快就会把刚刚的内容送过来,请陛下稍后!”
“臣之前去养心殿,到了之后王中官告诉陛下在第一军军营,臣就赶了过来。所以长庚那边不可能知道陛下刚刚写的字”
孙元化解释道。
“朕相信你,相信科学院!”
当初如果是崇祯自己动手做一个发报机,估计三五天就可以了。
崇祯为了整个大明科技发展的大计,自己忍住没有动手,而是让孙元化去主导研制发报机。
没想到整整二个多月才做出来。
“诸位,有了发报机,以后的战场指挥和通信就容易了。这个就是你们的千里眼顺风耳。”
在等待的时间里,崇祯给众人大致送了一下发报机的情况。
除了孙元化和张嫣,其他人表示完全听不懂。
半炷香的时间,军营外就有科学院的人求见。
“快宣,快!”
崇祯接过电报草稿看了一眼,和自己之前写的字一起递给众人查看: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故土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雨一更,
聒岁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陛下真乃神人也!此物当为神器,此诗当为传世雅作!”
几人的彩虹屁立马跟上。
发报机作用太大了,诗词写的太好了。
张嫣却在崇祯的字里看见了思乡的愁绪。
“你们写几个字,现在在发送回去,再试一次!”
袁可立提笔写下几个字:
“江河日月永在,大明永在。”
卢象升写下几个字:
“皇帝陛下真是神人也!”
递给孙元化,孙元化很快就撒送了出去。
半炷香的时间,科学院那边的人就过来了。
打开之后,和自己写的内容一模一样。
几人内心觉得当初皇帝设立科学院是多么的英明之举。皇帝的眼光就是远远的超出自己。
“初阳,你立功了,立大功了!”
“因为涉及到保密,目前朕还不能公开,所以关于你的赏赐要等一等。”
“这下科学院那边就有二个伯爵了。朕期待第三个,第四个。总之就是越多越好。”
“你回去之后,先制造五十部发报机。”
“勇卫军每个军配置四部电报机,每个师配一部,加上军部一部,四部。再加配一部作为备用。”
“内阁配置一部,给陕西伯雅那里,皮岛毛文龙那里也配置一部。还有南京孙师那里也要配一部。”
崇祯计划先部大规模配置发报机,等到围歼建奴之后,再大量配置发报机。
“另外,快让刘兴祚到这里来议事。”
崇祯想了想,说道:
“皇太极呀皇太极,朕看你这次怎么躲得掉!”
“臣参见陛下,参见娘娘,见过各位大人,见过各位将军!”
很快刘兴祚就到了,抱拳行礼之后问道:
“请问陛下有何事交代?”
“你安排几个人,去朵颜老城(今内蒙古赤峰市附近)潜伏下来。不要做任何的事情,就是潜伏在那里。如果发现建奴的大军,就发报同知。”
随后,就让孙元化介绍了一下发报机和使用方法。
“你找几个得力人手和几个聪明的探子,到科学院去学习二个月怎么操作发报机,约定好发送时间,然后就去朵颜老城潜伏下来。朵颜部目前还没有和大明撕破脸,所以即使发现了,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初阳,你回去之后单独制作一批电报机,里面装上炸药。遇到紧急情况,炸了发报机和密码本。”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崇祯觉得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算然目前建奴就是拿到了,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
“另外就是多制作几个密码,一个密码本最多只能使用半年。半年之后更换新的密码本。”
“袁阁老,这下子你坐镇中央,调动军事部署就简单方便多了吧?对战场的情形变化是不是了如指掌了?”
“皇嫂,你从内廷里面抽调一批人到科学院学习怎么使用发报机,以后每个省、府都要配备电报机;驻军要下放到团一级配备发报机,还有六部及各个衙门等等。所以需要一大批的发报员。”
崇祯对着张嫣说道。
“好的,陛下,臣妾回去就安排这个事情。”
“勇卫军这里也要抽调人手去科学院学习如何使用电报机。”
“初阳,你带人测试一下最远的发射接收距离是多少?看看要不要建立中继电台?”
电报机的制作原理比较简单,以明末时代的基础,很快就可以仿制出来。
崇祯从来不认为古人比现代人要笨,只是没有接触到而已。
“电报机严格保密,任何人不能擅自接触电报机。”
崇祯下了一个决定。
“科学院那边制定一个电报机的使用报关的规制,严格执行。擅自泄漏相关信息的,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