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园今日高朋满座,文人士子达官显贵济济一堂。
因为第二十代衍圣公,曲阜孔家一直是儒家和儒学的心灵殿堂。
“感谢诸位今日盛情款待。本公在此表示感谢!本公先敬诸位一杯!”
“本公久居山东,对于京城之事不甚了解,还请诸位详细说说!”
喝完杯中酒,孔胤植坐下,问着同桌的众人。
“衍圣公,当今圣上兴西学、宠阉党、办商业、取消春闱,懿安皇后居然堂而皇之的坐朝理政,如此下去岂不是礼崩乐坏。”
刑部侍郎乔允升说道。
“诸位既然知道陛下所为违背圣人之道,为何不予以谏阻?”
孔胤植问道。
谏阻个屁呀,你妹的,官位不要了?要不你来,你行你上。
“我等本欲谏言圣上,奈何当朝内阁诸臣为了自己的官位,加以阻挠。我等人微言轻,不达天听。”
“所以才请衍圣公前来北京。只要衍圣公振臂一呼,天下文人士子莫不敢从!我等凡夫俗子岂有这等号召力呀!”
兵部侍郎王洽说道。袁可立到了北京,自己从兵部尚书变成侍郎了,王洽心里很难受。
“诸位,本公明日进宫面见圣上,阐明大意,请圣上恢复祖制,不可乱为!”
“至只是本公毕竟只是单身一人,恐很难驳倒奸佞之言。”
没时间听你们在这里瞎扯,北京别院里的小妾等了本公大半年了。
本宫要去看看自己的领地是不是杂草丛生了。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和谁说聊斋呢。
“我等唯衍圣公马首是瞻。”
“学生不才,学生认为众位大人可以写出雄文在士林之中传播;同时衍圣公和众位大人在朝堂据理力争,驳斥佞言。如何?”
“圣上虽大,但是总不能和天下所有的士子为敌!”
张溥站起来说道:
“衍圣公和诸位大人在朝堂力争。我等士子也不能旁观,应该积极响应,在士林中壮大声势。”
“另外,还要办报纸,宣扬圣人之道,弘扬圣人之学。全国只有一张报纸,岂不是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为了朝政清明,我等也要有自己的报纸。”
“内阁和六科给事中游驳回圣旨的权力和责任,但是近一年来,内阁完全成了圣上的一言堂。三位忠正之臣全部都被罢官去职,确是我大明的损失。所以学生认为将内阁的几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像韩大人刘大人朱大人这等忠正之臣入阁理政才是明君之为。”
学生认为衍圣公明日不急于进宫面圣,而是要和在京官员多多详谈一番。在朝会之时联手谏言,不给任何准备和机会,方可一举定乾坤。
张溥说完,朝众人拱手致意,然后坐了下来,夹了一个海参塞入口中。
“张子真乃当世大才也!老夫等三人敬你一杯!”
韩爌看着了一眼刘一燝和朱国桢,举杯致意。
“诚如韩阁老所言,张子大才矣!”
朱刘二人也跟着举杯致意。
“三位大人谬赞。学生只是看不惯内阁几人毫无风骨,只知一味的谄媚;为了官位而失去文人的风骨,抛弃了圣人的教导。”
衍圣公果然是士林的领袖,有了衍圣公的振臂一呼,就是皇帝也很难挡住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意志。
这下,苦日子快熬到头了。
酒宴里面的人,很多人都仿佛看见了明天太阳升起的样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衍圣公就急吼吼的回去查看自己的领地了。
“拖出去沉了。”
墨菲定理告诉世人,担心啥就有啥。
衍圣公回府之后,果然看见了有人在自己的领地上挥汗如雨,辛勤劳作。
尼玛,还是自己的大儿子。
操,幸亏还从山东带人过来了。
俗话说酒足饭饱思淫欲,何况今晚还吃了好几个海参鲍鱼啥的。
衍圣公决定今晚要纵横千里杀敌,驰骋沙场显威。
二分钟之后,看着已经睡去的衍圣公,侍女表示绣抱枕头一个。
接下来的几日,衍圣公府上人来人往,府前车水马龙。
衍圣公觉得自己才是正统。毕竟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和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爆发人家,小家气。
仁寿宫
崇祯和张嫣在深入交流之后,浑身无力的瘫软在床上。
“衍圣公进京,来者不善。我看你好像无所谓的样子,你就不的担心?”
刘兴祚每天都会把衍圣公孔胤植的一切言行报告给张嫣。
“担心?有啥好担心的呀?他进京无非就是想在士林之中露个脸。妄图阻止西学,保持儒学一家独大罢了。”
“还有不到二个月的时间皇太极就会叩关喜峰口,这个时间段里,我不想和孔家撕破脸,以免被人利用。大家和平相处最好。”
崇祯也有一些无奈,孔家迟早要拔掉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一来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二来杜绝一切可能影响自己围歼皇太极的计划,三来自己的威望还不足,还不能公开和孔家翻脸。
等到围歼皇太极之后,那个时候自己的威望就足够了。
所以在等,等一个毕其功于一役的时机。
“只有等到我有足够的威望的时候,手里有绝对的支持度力量之后,才能对孔家和儒学下手。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你打算怎么办?”
张嫣也知道,动了孔家,其实就是站到了当下所有读书人的对立面。
“等。我安排锦衣卫去调查曲阜孔家的违法犯罪之事,也让人去浙江衢州寻找孔氏南宗了。”
“其实,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变革科举,重组六部,提升武将的地位,废除儒学一家独大,开海禁,征南洋,灭日本等等。更重要的是收回圣旨的权力,取消内阁和六科给事中驳斥圣旨的权力。但是收不回来呀,所以我需要一个时机。而这个时机要靠皇太极送来。”
“你不用担心,衍圣公很好收买的。一直以来曲阜孔家就是墙头草,更是贪得无厌之人,随便给点好处,他就会屁颠屁颠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