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
金蒙联军的驻地,额喇沁青城。
以四大贝勒众中的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为首的几位贝勒,来到皇太极的大帐。
“四贝勒,这次大军劳师远征,疲惫不堪,我和大贝勒商议了,希望可以班师回沈阳。”
三贝勒莽古尔泰一进大帐,就对着皇太极说道。
“此番行军,我大金将士日行百里,到目前为止是否泄密,尚不可知。即便我等突然抵达喜峰口,只要明军稍有防备,以我等疲惫之师,也难以攻占,所以请四贝勒班师回朝。”
“而且我军后勤不济,一旦战事失利,则我军将陷入明君的包围之中,那就是灭顶之灾。”
“三贝勒所言有理,本贝勒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班师回沈阳,我认为是上策,继续下去,可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代善在旁边补充道。
“二位兄长这个时候说班师回沈阳,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皇太极看着眼前向来和自己不对付的二人,心里充满了难过的说道:
“当时在沈阳商议的时候,二位兄长都表示支持。现在长城在望,二位兄长却说要退兵,我们如何向几万的大军交代?怎么和蒙古诸部交代?”
“本贝勒知道,我们是劳师远征。但是明廷肯定不知情,守备空虚,所以我们绝对可以偷袭得手。”
“希望二位兄长以大局为重,不要在这个时候做出影响大军稳定的事情。”
“本贝勒就是为了大局着想,才劝四贝勒退兵。喜峰口附近地势险要,群山峻岭,明军只要稍做准备,我等届时必是无功而返。”
“如果明军此时进攻沈阳或者辽东半岛,则我大金危矣!”
莽古尔泰一直和皇太极不对付,觉得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应该是大贝勒或者自己,怎么着也轮不到老八去坐那个位子(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的儿子里面排行第八。四大贝勒分别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第五子,三贝勒,曾经密谋夺取皇太极的汗位,被夺取爵位。)。
“如果四贝勒非要坚持继续南下,则恕我正蓝旗班师回沈阳。”
“我正红旗也要班师回沈阳。”
代善曾经是汗位最有力的竞争者,败给皇太极后,一直心有不甘,还被夺去镶红旗的旗主之位。
“两位兄长,你们这样做,就不怕本汗责罚吗?”
皇太极火大了。
“四贝勒,你敢?责罚本贝勒,你问问我正蓝旗答不答应?”
“老八,这就是你和兄长说话的态度吗?”
二人丝毫不怂,尤其是莽古尔泰,抽出腰刀指着皇太极说道:
“本贝勒跟随父亲征战四方的时候,你还在撒尿和泥呢。现在做了天聪汗了,就可以责罚兄长了,谁给你的胆子?”
“你拿刀指着本汗是什么意思?你想做大汗想疯了吧?”
“本汗在沈阳既然已经和众人商议好了,现在就不能班师!”
“况且当下我大金,秋粮无收,人困马乏。如果一直守在这苦难之地,不要说争夺天下,就是困都能把我们困死了。”
(备注:当时后金的经济情况还不如大明呢。另外满人不都是旗人,旗人才是后金的支柱,满人不是。)
大帐外,双方的护卫也全部拔刀相向。
“快去请岳托贝勒过来。”
范文程看到帐内的情形,惊得一身冷汗,吩咐随身的护卫。
“这是干什么?”
等四小贝勒之一的岳托赶到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看到双方的护卫拔刀相向,就厉声喝止道:
“把刀都收了,你们手中的刀是用来砍明狗的,而不是对付自己兄弟的。”
进入大仗,就看见自己的父亲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怒气冲冲,双方僵持在大帐里,谁也不想后退一步。
“当初在沈阳商议的时候,父亲和五叔是同意的,现在却提出班师,岂不是笑话?”
大贝勒代善是岳托的父亲,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但是岳托很不受代善的待见,所以由皇太极的母亲抚养长大。
“大汗继位以来,我大金蒸蒸日上,征朝鲜,收蒙古,败明狗。你们到现在还不服吗?”
“既然定了,那就必须按照计划执行,否则不要怪我手中的刀不认人。”
“你个逆子,你是和你父亲说话吗?”
“在我母亲去世之后,我就没了父亲。我是孟古哲哲太后养大的。你虐妻辱子,怎么还有脸说自己是个父亲?”
“箭到弦上不得不服的时候,你们却置大局于不顾提出班师,我镶红旗决不答应。还有蒙古诸部也不会答应。”
“如果你们非要班师,那就踩着我的身体回去。要么继续南下,本贝勒相信皇太极贝勒不会和你们你计较的。”
岳托是皇太极忠实的拥护者。
“二位兄长,继续南下,本汗就当今天没有发生过这回事。如果非要坚持班师,莫怪本汗不讲情面。”
莽古尔泰和代善相互看了一眼,无奈的同意继续南下。
“那个逆子,早晚有一天被狼叼了去,被熊挖了心肝吃掉。”
代善对阿蒙古尔泰说道。
“二哥,小时候你就应该弄死他,留着到了今天,你看,害了你自己了吧。”
“我也后悔呀,后悔当时就应该直接弄死他,丢了喂狗,还省了好多事。”
“还有这次入关,五弟呀,你我兄弟要多多注意一下,万一情况不对,先撤离为好。”
“二哥,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打来打去,还不是便宜了老八。”
“你说的有道理,我小时候就看老八不是个东西。”
大贝勒代善想了想说道:
“还有就是到时候老八肯定会分兵,我们到时候一定要留一些本部的兵马在长城外面,以防不测。万一战事不利,不可恋战。让老八自己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去打吧。”
“反正到时候多留个心眼,老八这家伙太阴。防止他让我们两个当炮灰,而保存他自己的力量。”
“好,到时候我全听二哥的。”
(以上是作者根据史料编写的,此事是有明确记载的。是真实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