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公元四千七百三十五年)十一月底,
外面北风凛冽,海港内六百艘南海舰队旌旗猎猎。
郑芝龙站在旗舰\"镇海\"号的甲板上,望着眼前浩浩荡荡的舰队,心中豪情万丈。
六百艘战船整齐排列在海面上,其中四十六艘蒸汽动力战舰格外醒目,黑色的烟囱喷吐着白烟,如同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
誓要荡平盘踞岛上的荷兰殖民者与倭寇海盗,使台湾重归大明版图。
以此为基地,南下攻占吕宋岛。
此次远征,南海舰队麾下所有战船全部参与,其中四十六艘为最新式的蒸汽战船,每艘排水量达千吨,铁甲覆身,明轮激浪,黑烟滚滚,宛若海上巨兽。
其余战舰则为传统福船、广船,但皆配备精良,装备红衣大炮、燧发枪、手榴弹等新式火器,更有热气球可居高临下侦察敌情。
初战澎湖:炮轰荷兰舰队
舰队自厦门启航和福州相隔一天启航,横渡海峡,直指澎湖。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此驻有舰队,扼守台海要冲。
郑芝龙深知,欲取台湾,必先破澎湖。
南海舰队自南北二个方向同时对澎湖打起了进攻。
荷兰人早已通过通过自己的眼线,在南海舰队集合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明军的动向,派出十五艘盖伦战舰迎战。
荷军统帅普特曼斯站在旗舰赫克托号上,举着望远镜,冷笑道:
\"明国人竟敢挑战我们的舰队?让他们尝尝西方火炮的厉害!\"
“注意,不要让明军靠近我战船,小心他们用火攻。料罗湾的时候,尼姑拉斯就是用火攻的,记得抢占上风口!”
然而,当明军舰队逼近时,普特曼斯愕然发现,明军阵中竟有数十艘无帆无桨、却喷吐黑烟的巨舰,速度奇快,不受风向限制!
“那个冒黑烟的是什么怪物?”
由于江南造船厂的保密,目前荷兰人并不是很清楚大明最新式的蒸汽机战舰。
整个舰队开始出现了一些恐慌,
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持有畏惧之心。
“不管什么怪物,总归经不住我欧罗巴火炮的轰击!”
普特曼斯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对于自己一方来说,肯定不是好事!
“等离的再近一些,炸沉那些怪物!”
\"开炮!\"
在普特曼斯下达准备作战的同时,郑芝龙也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三十艘蒸汽战舰率先发难,红衣大炮怒吼,炮弹如雨点般砸向荷兰舰队。
荷军仓促还击,但明军蒸汽战舰机动灵活,迅速迂回至荷军侧翼,形成夹击之势。
\"轰!\"
一发炮弹命中\"赫克托\"号甲板,炸死数名水手。
普特曼斯大惊,
“加速前进,明军的火炮射击距离比我的火炮远。”
明军舰队已合围而上,迫击炮齐射,手榴弹如冰雹般掷向荷军甲板,炸得荷兰水兵血肉横飞。
尤其是蒸汽战船,完全不考虑风向的变化,始终处在自己舰队的侧翼。
激战二个时辰,荷军十一艘战舰沉没,四艘重伤投降。
普特曼斯跪在郑芝龙面前,仍不服气:
\"你们不过是侥幸取胜!魁一总督不会放过你们的。\"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黄毛鬼,郑芝龙冷笑:
\"台湾自古属中华,尔等蛮夷,也敢窃据?\"
“将俘虏押往北京,交由陛下处置!”
登陆台湾:热气球奇袭赤嵌城
拿下澎湖之后,郑芝龙带领明军舰队没有任何休息,就直扑台湾本岛。
荷兰人在台南修筑了两座坚固堡垒——
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罗民遮城(赤嵌楼),并以火炮封锁台江内海。
在旗舰上,郑芝龙召集众将商议具体的夺岛战术:
\"荷人炮台坚固,若正面强攻,必损兵折将。不如以热气球侦察,寻其薄弱之处,再以精锐突袭。\"
当天夜里,明军放出热气球,两名侦察兵居高临下,将荷兰人的布防尽收眼底,并发现赤嵌城北侧城墙年久失修,守备松懈。
次日凌晨,郑芝龙派出一支精锐陆战队,乘坐小艇悄然登陆,潜伏至赤嵌城下。
同时,明军舰队在台江外海佯攻,吸引荷军主力。
\"放信号!\"
郑芝龙一声令下,三支火箭冲天而起。
\"杀!\"
明军陆战队猛然发起冲锋,燧发枪齐射,手榴弹抛上城墙,炸得荷兰守军晕头转向。
总督揆一和守将罗特曼仓促应战,但明军已攀上城墙,短兵相接。
荷兰人虽火器精良,但是远远比不上明军的武器,更是第一次接触到手雷,很快溃败。
一个时辰之后,赤嵌城陷落,揆一率残部逃往热兰遮城。
总攻热兰遮:红衣大炮破坚城
荷兰人退守热兰遮城,负隅顽抗。
热兰遮城三面环海,城墙厚重,火炮密布,易守难攻。
\"调集所有战舰和红衣大炮,给本侯把那个城墙轰塌!\"
博兔尚用三分力,自己的弹药无数,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士兵去冲锋。
三十艘蒸汽战舰带领传统战船一百多艘逼近热兰遮城,一字排开,上千门红衣大炮齐发,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城墙。
荷兰守军亦以火炮还击,双方炮战激烈,海面硝烟弥漫。
激战半日,热兰遮城西南角城墙终于被轰塌。
郑芝龙见状,立即下令:
\"全军冲锋!夺城!\"
“迫击炮,不要节省炮弹,用炮弹开路!”
明军陆战队如潮水般涌入缺口,迫击炮开路,燧发枪射击,手榴弹找补,顺利攻入城内。
荷兰人虽顽强抵抗,寡不敌众,只要是武器的代差,很快就彻底摧毁了斗志。
最终全军覆没,仅余少数几十人在负隅顽抗。
“揆一,你再不投降,本侯将台湾岛上的所有荷兰人全部处死!”
“总督大人,投降吧!我们已经不可能获胜了。”
罗特曼在揆一身边劝道:
“投降了,或许还有机会活下来。否则,就真的一个也活不了了。”
随着白旗的升起,荷兰人在台湾的历史,就此结束。
肃清残敌:荡平倭寇
荷兰人虽灭,但台湾岛上仍有倭寇海盗盘踞。
郑芝龙早年曾与倭寇交手,深知其凶悍,遂下令:
\"凡遇倭寇,格杀勿论!\"
明军舰队沿台湾西海岸扫荡,在鹿港、淡水等地遭遇倭寇巢穴。
倭寇战船轻快,企图以接舷战取胜,但明军蒸汽战舰速度更快,迫击炮远程轰击,倭寇尚未靠近,便已船毁人亡。
残余倭寇逃入深山,郑芝龙派兵进剿,并招抚当地土着,共同围剿。
不出半月,台湾全境肃清。
台湾光复:大明版图再归一统
崇祯三年十二月初,郑芝龙在热兰遮城举行受降仪式,宣布台湾重归大明。
他上奏朝廷,请设台湾府,并留兵驻守,以防外敌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