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破晓之际,漕运总督府内灯火辉煌。
河道总督杨一鹏身披朝露,虔诚地跪立于码头之上,凝视着晨雾中缓缓而来的龙舟旗帜,喉结上下起伏。
\"臣漕运总督杨一鹏恭迎圣驾......\"
\"免了。\"
崇祯皇帝未待其行礼完毕即跃下跳板,鹿皮靴轻踏湿滑的青石地面,
\"朕的漕粮何在?\"
杨一鹏惊讶地抬头,正巧迎上皇帝睫毛上挂着晨露的锐利目光。
\"陛下所言,是指今年北运的......\"
\"今年三月应到的四百万石漕粮!\"
崇祯突然抄起码头账册投向水面,\"扑通\"声巨响,
\"时至六月,漕粮仍未送达!\"
“立即带朕前往仓库一探究竟。”
清江浦西仓外,新任户部侍郎蒋德璟正指挥人员开启仓门。
发霉的谷粒如洪流般涌出,伴随着硕大的老鼠落在众人脚下。
\"情况堪忧。\"
崇祯用佩剑挑起变质的稻谷,
\"杨总督,这便是能存放三年的'干廒'吗?\"
杨一鹏慌忙跪下:
\"定是近日连绵的阴雨......\"
\"胡言!\"
漕运把总赵大勇突然冲出人群,
\"陛下!这些粮去年十月便已霉变!杨大人逼迫我们以陈粮充新粮,每石克扣三钱银两......\"
\"押下去!\"
杨一鹏厉声命令。
\"且慢。\"
崇祯剑尖抵住杨一鹏咽喉,
\"让他说完。\"
在深夜的淮安府,汪庆功府邸内,十二家船帮首领围绕着西洋自鸣钟,气氛凝重,默不作声。
\"各位无需担忧。
汪庆功轻轻转动翡翠扳指,
\"我们的漕船遭遇火灾,损失超过六成......\"
\"朝廷绝无可能查验出来,是吗?”
在暗影中,阎应元率领国安部特工突袭而至,
当绣春刀触及脖颈之际,汪庆功高声呼喊:
\"我要面见皇上!我有密奏!\"
在行辕大堂上,汪庆功颤抖着呈上供状:
\"杨一鹏纵容家奴私设‘水兑银’,每船抽取五两......\"
\"仅此而已?\"
崇祯皇帝拈弄着从汪宅搜出的和田玉镇纸,
\"那么,让朕来陈述——
他突然将玉镇纸折断,
\"去年,你们利用‘沉船’之名私售漕粮达八十万石!\"
在一片寂静之中,蒋德璟手捧账册惊叫:
\"陛下!这夹层中记录着贿赂京官的......\"
\"念吧!\"
\"兵部侍郎张凤翔收受银两六千两,礼部......\"
\"足够了。
崇祯皇帝起身时,玉佩叮当作响,
\"杨一鹏将受凌迟之刑,汪庆功立即处决,涉及此案的官员——
他一脚踢翻案几,
\"一律押解进京!\"
翌日晨曦初现,崇祯帝身着便装,伫立于漕船甲板之上。
资深舵工李三接过皇帝递予的炊饼,却因敬畏之情溢于言表,婉拒道:
\"万岁爷,此举折煞小人了......\"
\"老丈,请安心食用此物。”
崇祯帝坚持相赠,
\"请向朕详述‘漕耗’之事。”
李三含泪拆开霉变的炊饼,
\"每石正粮需额外征收八斗‘耗米’,然而杨大户家的家奴仍需‘淋尖踢斛’......\"
他突然撩起衣襟,露出胸前那交错的鞭痕,
\"无法完成任务者,将受到严厉的‘漕棍’惩罚!\"
崇祯帝手指深陷船舷木缝之中,以至于木刺穿透皮肉,竟浑然不觉其痛。
黎明时分,淮安码头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崇祯皇帝。
他亲自登上了漕船“天字叁拾柒号”,开启了此次巡查的序幕。
随着船身轻微的摇晃,船板发出吱呀作响的声音,财政部侍郎蒋德璟立即上前关切地提醒:
\"陛下,此船为平底浅船,吃水仅二尺,可顺利通过吕梁洪的急流险滩。\"
崇祯皇帝以脚探试船板的间隙,
\"然而,《漕船志》记载,标准漕船应选用杉木材质,此船为何使用松木?\"
老船工情急之下跪地禀报:
\"万岁爷英明!杉木已被杨总督替换,松木遇水易膨胀,行至德州恐将......\"
崇祯皇帝冷笑一声,突然抽出佩剑,剑尖刺入船板三寸深,
\"果真未加煮蜡处理!即刻传令:所有新造漕船必须使用经过蒸煮处理的江西杉木,船板厚度不得低于一寸二分!\"
在检查“兑运法”的执行情况时,崇祯皇帝随手拿起一把稻谷,任其自然流下:
\"此稻谷湿度不符规定。据《天工开物》所载,漕粮需曝晒七日,此批粮食最多仅曝晒了两天。\"
漕丁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老仓头鼓起勇气说道:
\"皇爷,现今我们均采用'插签法'来检验粮食的干湿程度。\"
他取出三寸长的铁签插入粮袋,
\"若签头无潮气,则表明粮食干燥。\"
崇祯皇帝接过铁签,果断将其折断,
\"如此短的铁签,无法真正检验出粮食内部的湿度!即刻传旨:改用'双套席'法储存粮食,内层使用透气的苇席,外层包裹防水的油布。同时,制作'验粮铜斗',每石粮食必须经过铜斗而不粘连方为合格!\"
崇祯皇帝一行人抵达清江浦闸口进行巡视,
他凝视着那浑浊的河水,不禁问道:
\"为何尚未开启闸门?\"
河道官员诚恳陈述:
\"启奏陛下,近期黄河突发倒灌现象,导致泥沙大量淤积于闸槽......\"
\"胡言乱语!\"
张福臻随即抢夺竹篙并将其插入河中,
“瞧此篙痕!显然是你们为索取'过闸费'而故意拖延工期!”
转而向工部主事指出:
\"忆及潘季驯所着《河防一览》所述,闸底应铺设蜊灰(即牡蛎烧制的石灰)以防止淤积?\"
\"张大人博学多才!\"
工部主事大感震惊,
\"然而近年来均采用普通石灰......\"
\"那么立即改用水泥浇筑!\"
崇祯皇帝怒气冲冲地推开闸门机关,
\"若再有闸官受贿被朕发现,必将其家族尽数处死!\"
巡视至淮泗交汇处,崇祯皇帝指着岸边歪斜的“水则碑”(测量水位的石碑):
\"《漕河图志》规定每十里设置一座,此处为何缺失数座?\"
随行官员冷汗直流。
崇祯皇帝未待回答,即刻命令:
\"调集河南征伐所得的枣木桩,每根长达三丈,用'羊角碾'将其夯实入河底。同时设置'混江龙'(即清淤铁耙)十台,确保每日疏通河道,不得有丝毫懈怠!\"
突然又指向远处:
\"那艘船是何物?\"
\"启奏陛下,那是'漂没船'......\"
官员们一时语塞。
\"哼,难道是专门制造伪沉船的?\"
崇祯皇帝冷笑,
\"来人!将船上'水密舱'全部拆解检查!\"
第三日清晨,淮安府衙前,新立的“漕运新政铁碑”在晨曦中闪耀着庄严的青辉。
崇祯皇帝在公众面前郑重宣布:
\"一废止‘淋尖踢斛’,推行标准斛;\"
\"二禁止‘水兑银’,设立河道御史,进行专项督查;\"
\"三招募漕丁万人,确保每月二两现银发放!\"
在人群的热烈欢呼声中,蒋德璟轻声询问:
\"陛下,关于资金......\"
\"已没收的赃银足以支撑三年。\"
崇祯皇帝拭去铁碑上自己的倒影,
\"若资金再有短缺,朕将亲自带领国安部人员前往江南盐商家宴请!\"
龙舟启程之际,突然有漕丁狂奔报告:
\"陛下!杨一鹏余党在清口闸蓄意沉船阻塞航道!\"
崇祯皇帝反而面露笑容:
\"好啊,好的很呢!\"
他解下玉带钩投进运河:
\"传令:调集海军战船十艘,为朕开辟一条直达天际的航道!\"
夕阳西下,当第一缕黑烟升起时,崇祯皇帝正在舱内审阅红批。
朱砂滴落在“漕运总督”新任人选的名字上,鲜艳如血。
夕阳下,新立的“漕运铁规”碑前,崇祯皇帝将一袋稻谷交付给资深漕丁:
\"铭记,今后每船载粮不得超过四百石,逆水日行三十里,顺水六十里。若有再次克扣......\"
\"小人牢记在心!\"
资深漕丁指着碑文朗读:
\"'违者斩首,赃银偿命'!\"
崇祯皇帝点头,目光投向运河上密布的帆影。
首批整改的漕船正升起崭新的“天子督运”旗帜,在猎猎作响中,隐约可闻漕丁们新编的号子:
\"圣天子哎——除漕弊呀!\"
\"清如水哎——照青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