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还没进入滇省,整个滇省就开始躁动起来。
等李定国来到沧源的时候,这里聚集了十几个土司,他们见到李定国。
一脸激动。
“晋王回来了!清狗就要遭殃了!!”
“王爷兵强马壮,吴三贵必定授首!”
“王爷还是那么英武!”
李定国无限感慨,自己都沦落到被赶到国外了,现在回来,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支持他。
这些土司并不是只张张嘴,几乎都是带着东西来的。
有人带来了几百石粮食,还有人自备干粮带着土军,零零散散加起来居然有一万多的土军。
这就是民心。
民心可用啊。
这些土司不但带来兵马钱粮,还有清军的消息。
如今李定国时隔多年,率十万大军回归滇省。
他曾在这里经营多年,滇省失陷不过两三年时间,李定国经营滇省时期,政通人和,轻徭薄役,所以很多人都盼着李定国回来。
李定国跟土司们见过面之后,不想浪费时间,即刻开始整理获得的消息。
李定国这次目标是要全歼吴三桂,拿下滇省,李定国率领的主力是掸军,自己的新军有两个团还没见过血。
所以一开始战争烈度不能太大,再加上大军出动,不适合速战速决!应该稳扎稳打!
覃俊毅已经整理好沙盘!
“王爷,张勇驻扎在普洱,王福臣在景东,王屏藩在永昌,驻扎剑川的是林昭亮!这里面张勇兵力最强,约一万两千人,王福臣拥兵五千,王屏藩拥兵八千!林昭亮三千!”
覃俊毅把带有清军的小旗子放在相应位置。
李定国看着这些小旗子。
指着张勇:“沿着这条线向东,进普洱,拿下张勇,北上拿下王福臣,兵临楚雄,抵达老鸦关!威逼昆明!”
“王爷,普洱的张勇跟景东的王福臣相距不足百里,咱们这么大的动静,若是攻张勇的时候,王福臣偷袭……卑职觉得还是先进永昌府,拿下王屏藩,这样,向南可以取丽江,向东可以威逼昆明,向南可以入普洱!”
李定国摇摇头,自己十万大军,掸军虽然不是新军,但是战斗力有限,尤其是仆从军,永昌府山林密布,很容易被偷袭,如果十万掸军哗变,那真是开了大玩笑了,若是先拿下普洱和景东,吴三贵必定紧张,收缩兵力,自己的新军最擅长大兵团作战,吴三贵把兵力聚集起来,那就是决战的时候,一战灭了吴三贵主力。
“就这样,向东进入普洱府……”
覃俊毅见状,也没有坚持!
“好,我就这去安排!”
……
平西王府,吴三贵面色阴沉。
“李定国来了,号称二十万大军,出了掸国,来势汹汹!”
麾下一干属下都脸色不好。
“一个月,李定国就平定了掸国,掸国那五十万军队都是吃屎的吗?现在被李定国拉着来攻我!”
“王爷,犯不上生气!李定国能一个月平定,想必掸国军队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别说十万,就算是一百万,也不过是给咱们增添战功!”
说话的是胡国柱也是吴三贵的女婿。
这话让吴三贵稍微释怀了一点。
“有消息吗?李定国到哪里了?”
“应该到沧源了,顺宁府没有大军,怕是保不住!”
“你们觉得李定国主攻方向是哪里?会不会分兵?”
吴三贵问到。
“分兵他肯定不敢,这么短时间,能平定掸国就已经是天纵奇才了,这些掸兵肯定是被挟裹而来的,若是战事不利或者看守不严,肯定会大量逃散!李定国号称二十万大军,实际能有十万就不错了,这十万中,最多五千精兵!其余不足为虑!”
夏国相分析道。
他这话让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二十万人,谁听到都害怕啊。
但是经过夏国相这样一分析,如果面对的是五千人,那就是小事了!
“不过,李定国也算有些才干,不可轻视,以我而言,他首战必须胜,而且是速胜,才能稳住军心!所以不敢去普洱,张勇人数众多,而是占据地利,不足百里就是景东的王福臣,他速胜的几率不大,一旦相持起来,很容易被咱们的援军击破,所以他只能选永昌!而且永昌磨盘山,那也算是李定国打的比较好的地方了,所以我断定,李定国定然入永昌!”
胡国柱哈哈大笑起来:“这样看来,那李定国实在是不堪一击,从沧源入永昌,河网密布,山林众多,只要设伏,他那大军一击即散!”
“是啊,不值一提!”
吴三贵听到这里,眉头已经舒展了!
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
李定国的嫡系,都被自己打散了,哪里还有那么多人?
其余都是挟裹的掸军,掸军不久前还跟明军交战,现在怎么可能为明军拼命!
“那就告诉王屏藩,小心应对!”
“王爷,不如命令林昭亮出剑川,移军保山,跟王屏藩互为侧翼!如此方保无虞!”
吴三贵笑着捋捋胡须:“不错,就这么办!对了,给朝廷打报告,伪明二十万大军出木邦,犯我滇省,我钱粮不足,兵微将寡,请求朝廷支援钱粮!”
“王爷,若是朝廷真的信了,会不会派出大军来滇?到时候怕是要起龌龊!”
胡国柱说道!
吴三贵哈哈一笑:“派谁来?朝廷诸公都在争权夺利,先帝突然驾崩,玄烨小儿八岁登基,四大臣辅政,谁不惦记着那权力?不会有人愿意来的!倒是孝庄这个女人……颇有能力!”
“孝庄毕竟只是一个女人,据说鳌拜颇有武力!”
“现在八旗子弟没人愿意来这穷山恶水,跟十年前不一样了!好了,派斥候密切注意李定国动向!”
……
李定国一路行军,沿途各州县见到大军,早早就换了明军旗帜!出城犒军!
不过李定国并没有停留……
三日后,已经进入普洱府,前面就是威远江,过江之后就是普洱,李定国看着前面的地形,这里是威远江水流最缓的一段,也是最适合渡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