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朝着西安进军的时候,整个秦省人心惶惶。
连洪承畴都被斩了,还有谁能挡住李定国。
陕甘总督白如梅跟西安将军乌塔此时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整个秦省谁都可以投降,唯独他们俩就算投降,李定国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所以他们都没有退路。
白如梅看过战报,据说晋军有一种火器,打宝鸡的时候很多人都目睹过。
秦省巡抚当日正好在宝鸡,亲眼目睹了那种火器的威力。
上面是这样写的。
“雷霆发于九地,火龙腾于八荒。铁骑未动,霹雳先惊。其器也,列管如林,森然向天。引机乍发,赤焰排空,似朱雀振翼而翔于云汉;流火迸射,若苍龙吐珠而坠于玄冥。
当其离架之时,百弹齐鸣,声裂层霄。俄顷间穹庐尽赤,硝云蔽日,恍若祝融驱火轮碾碎昆仑玉峰,又如雷部诸神倾天河银潢。铁雨滂沱,摧坚城如齑粉;炎风怒卷,焚甲胄作飞灰。
观其落处,地维震荡,山岳崩摧。草木焦卷三舍之外,金石熔流五里之中。敌军未及举盾,魂魄已慑于霹雳之音;战马方欲扬蹄,肝胆尽碎于烈焰之前。此非人间凡火,实乃天罚之威也!”
白如梅自然不想相信,但是现在整个秦省到处都是溃兵,从汉中开始,到宝鸡……
李定国所向披靡,也只有这样的神器才能以数百人强闯蜀道,强攻汉中,还能在几万人的围攻下守住……
白如梅把所有有关李定国的消息的发往京城,现在探马来报李定国已经到达武功,武功县令开门投降……
最多三日,必定兵临西安城下。
他看着乌塔:“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乌塔此时面色阴沉,“督台,你守土有责,快快召集各地绿营协助守卫西安城!”
白如梅想骂人,哪里还有人敢出城?而且下面那些人估计此时都已经盘算着会怎么投降最有利……
“将军,西安怕是守不住了,晋军有神器,破城墙如切豆腐,非我不愿死战,是无意义耳,本督要面圣,晋军不可力敌,只能议和……”
乌塔听到议和,顿时大骂白如梅,骂的白如梅狗血喷头,随即摔杯而去。
不过乌塔离开总督府之后,立即回到满城,召集所有满洲大兵,连带满城内的家眷。
半夜时分,整个满城空荡荡的,乌塔跑了。
按照他的说法,满人太少了,经过鳌拜大败,卓布泰身死,满洲大军已经折损接近一半,他不能再无畏的牺牲在这里,要保留有生力量,带着他的族人赶赴京师。
白如梅得到乌塔逃跑的消息已经是次日一早了,他在总督府破口大骂,连最宠爱的小妾都被他甩了两耳光,但是得知昨晚李定国已经打下兴平,兴平守将连同三千士卒,抵挡了不足半个时辰,就全军覆没之后……
白如梅也开始收拾东西。
他不是满人,作为一地总督,封疆大吏,失地丧师,就算逃到京师也要被下大狱问罪!所以白如梅要跑……但是却不知道该去哪里?这周边,甘孜地区跟秦省一衣带水,秦省都没守住,甘孜地区就是李定国的囊中之物。
拿下秦省之后,出潼关东进豫省河南府,那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豫省是挡不住李定国的!拿下豫省之后,从南阳南下入襄阳!湖广危矣!
偌大的大清,白如梅居然不知道该去往哪里\/
他犹豫了片刻,最后决定东渡黄河进入晋省,晋省地形复杂,巍巍太行之艰险不差于蜀道。而且晋省各地之间比较封闭,更主要的是晋省跟秦省生活习惯相差不多……
白如梅在秦省待了十多年早已习惯了秦省的气候和生活习惯,如果贸然换到其他地方,可能还不太习惯,去晋省就没有这样的烦恼。
而且在晋省,白如梅也有门生故旧。
中午的时候,白如梅带着家人仆从出了西安城……
李定国此时意气风发,汉中之战他大获全胜,王道亨过来之后,只管接收属地。
现在李定国身边冲刺军有四万,新军列装的就有一万,而且还列装了一个喀秋莎营,一百门喀秋莎火箭炮,一轮齐射,上千发火箭弹,毁天灭地的威力让任何人都为之胆寒,根本没人敢正面对抗!
“殿下,此战秦省,豫省,湖广,都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我军有如此神器,不如拿下豫省之后,一路北上进入顺天府,拿下京师如何?”
李定国摇摇头……
拿下京师对他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拿下京师,那整个北方估计就乱了。
这次拿下湖广豫省之后就要缓缓,先处理内政,很多事情,如果一开始没处理好,后面在处理就很难了。
所以他必须要打好基础,拿下一地,处理好一地,同时南方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拿下,他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而且这次他进入秦省,蜀地能供应的粮草有限,即便现在大举进入秦省……
粮草也一直不宽裕,除了洗劫各地府库,就是各地大户自发劳军捐助,但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否则,一旦拿下京师,却又无力控制各地,那就是军阀混战的局面。
即便满清拿人当奴隶,但是对百姓来说,当奴隶也好过战乱时期……
所以李定国只能缓缓图之,更主要的是,现在军制混乱,军队也需要改革,新军大部分人都是在掸国的汉民,对内地缺少归属感。
时间久了,怕是军心要变……
“先拿下西安再说……”
王道亨跃跃欲试:“殿下,西安交给我,保证两个时辰控制城池……”
……
清廷此时正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中。
卓布泰战败身死的消息极大的刺激了京师里的满人贵族,此时,安亲王岳乐,庄亲王博果铎在御书房,他们面见孝庄……要求朝廷跟李定国议和,主张划江而治。
岳乐主张跟李定国议和,划江而治!而博果铎却主张退回辽东……孝庄接了他们的奏折却没有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