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庄军营里,张云虎看着眼前的大小四十多个箱子,不禁有些眼发晕,这帮子敌特可是够能折腾的。
三个营战士为了这些东西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爬犁,又是战马运输才把它弄下山来。
十箱子枪支弹药,其它三十个箱子里大小黄鱼二十五箱。
大黄鱼十五箱,每箱一百根,一万五千两。小黄鱼十箱,每箱两百根,两千两。
三箱金银珠宝,两小箱美元和一部分华国币,还有一部分资料。
经过清点,美元有大约一百万,华国币十亿圆,应该是这帮子敌特的老巢。
经过初步审讯,这帮敌特有八十人,属于什么劳什子华北先遣行动队,为首的叫杜可杰,是国党军那边的一个少将。
箱子里有一份恭王府的图纸,张云虎看过之后就知道这是恭王府的藏宝图。
恭王府作为大清时期和珅的私宅,在查抄后搜寻出了大量的金银。后经历代转手,就到了恭亲王奕欣时期,被修缮的更加美轮美奂。
张云虎在上一世就听过关于恭王府藏宝的事情,可现在这帮子敌特身上又牵扯到了恭王府藏宝之事,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张云虎随即就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上级,击毙敌特二十二名,抓获三十三名,内讧死了二十五名,并把缴获的枪支弹药和黄金等详细做了汇报。
上级对此特别重视,让张云虎看管好敌特,会马上安排调查人员立刻出发进行交接。
张云虎打完电话后,就吩咐警卫营对敌特分子严加看管,并禁止任何人进行接触,包括他自己。
并对所有缴获安排了一个班的战士严密看管和保护,严令禁止不能私自接触。
张云虎安排好这些后,便不再出去了,就一直在指挥部里等待专人来处理这件事情。
上一世里,恭王府藏宝被传的沸沸扬扬,有人说修缮时起出了和珅的藏宝。就在夹层墙里,是用金砖一块块垒起来的,也有人说是在没有发现的地窖和密室里发现的,反正众说纷纭。
张云虎是坚信恭王府藏宝不是空穴来风,宝藏肯定是有,应该不止上一世发现的那么点,但就看具体藏在什么位置了。
张云虎这一等,没有把别人等来,却把自己的湖叔给等来了,他亲自带队来接手这些敌特和物资。
张云虎看着大踏步而来的湖叔,是惊讶的不得了,他是没有想到湖叔会亲自来。
湖叔看着满脸惊讶的张云虎,哈哈一笑道:怎么样,小老虎,没有想到湖叔我亲自来吧,是不是很惊喜。
张云虎嘿嘿一乐,一边欢迎一边狗腿道:湖叔,我确实是没有想到您会亲自来,我还以为是其他人过来接手呢。
湖叔摆摆手道:你小子别跟我来这套,这个杜可杰还牵扯到别的案子,我们找他已经找了月余了,没想到落你小子手里了。
这个混蛋别的地方不跑,反而跑到咱们眼皮子后边蹦哒去了,给我们来了个始料未及。
现在这混蛋可算是落网了,不用在此人身上大费周章了,你小子这一次干的漂亮。
张云虎把湖叔拉到一边,指着手里的藏宝资料嘀嘀咕咕了一会儿,湖叔是大喜不已,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湖叔拿过资料拍了拍张云虎的肩膀,哈哈一笑道:小老虎,你潭叔果然没有说错,你小子就是主金,在你身上绝对会有好事和大收获。
行了,我走了,后边有事再找你,挺着急的,哈哈。湖叔说完就哈哈笑着大踏步又走了出去。
张云虎看着湖叔坐着汽车离开,后边一溜十辆大卡车,除了敌特和缴获,再就是护送的战士们了。
张云虎无奈的笑了笑,湖叔这会应该是真着急了,连多余的闲话都没有说,说走就走。
张云虎也没管其他的在,这就不是他能管的事情,他去办他的正事要紧,想那么多干什么。
张云虎出了指挥部,带着大周和两个警卫就骑马去了之前想去的那个盆地里。
张云虎顺着密道来到盆地后,看着此刻已经大变样的盆地也是高兴不已,这里已经能产出东西了。
这里以中间两亩大的湖泊为中心,星罗密布着七百六十个大棚,四十个暖棚,每个大棚一亩地。剩下的地都是农田,现在冬天也就只有冬小麦种在地里。
而大棚里就可种植的多了,各种蔬菜应有尽有,毕竟这里供给着几万人的蔬菜 ,还有一部分特殊供应。
四十个暖棚里还培育着各种秧苗,有水稻、有小麦、土豆、红薯、高粱、玉米等农作物。
虽然是冬天,但暖棚被改造的里边温暖如春,感受不到丝毫寒意,各个秧苗皆是壮硕的成长着。
盆地里充满了生活气息,里边不但有孩子,有忙碌着的工人,还有经验十足的庄稼里手,更有穿插在各个大棚里的农科研究者。
张云虎曾在马家坳改良过一部分种子,但是效果不佳,后来他重伤昏迷之后,种子改良也就停了下来。
回四九城后,他请示后又重新把之前没有做好的事情给重拾了起来。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继续下去。
不然,后世的神农大帝怎会如此不辞辛劳的研究了一年又一年,才让国人吃饱饭。
神农大帝的伟大是不容质疑的,没有他老人家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没有他所带领的团队日以继夜,后世粮食不会如此充足。
张云虎把盆地里的这些秧苗和农科家视若珍宝,他们的付出已有所成效,首先大棚就是一个例子。
真当大棚那么好搞啊,让你啥都不懂的人一搞就成功,不说幼苗培植和生长,就以害虫而论,就能毁掉所做的一切。
没有防治害虫和各种花叶病的手段,一切都是白搭,更别提改良口味和大面积种植了。这里张云虎花了大代价的,才能有现在渺小如沧海一粟的一丁点成果。
这些大棚所用的塑料布全部是大舅从外边搞回来的,主骨当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竹子了,这个不需要本钱,可以就地取材。
张云虎一边和盆地负责人穿插在各个大棚里,一边手里还拿着一根黄瓜在嚼着,味道没有后世的那么可口。
味道不但涩,而且有点微苦,和灵泉水泡过的种子并一路浇灌出来的根本无法 相提并论。
这个也只能一代代进行改进优化培育了,没有其它多的办法。
包括西红柿也是一样的,所有的瓜果蔬菜皆是大差不差,只能努力。
先把目前吃的东西解决掉,至于味道那就别相提并论,咱又不是地主老财。普通人有吃的不会过度的追寻味道 ,只为填饱肚子。
张云虎只是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他没有那个妙笔生花的能力。
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不满意也没办法,灵泉水培育出来了第一代,那就需要普通土壤和普通水质去优化、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