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清心中叹息一声:“陛下,殿下,臣认为假如以虚构罪名杀害领导罢市的商人,就算是朝廷能够暂时压制,让商人害怕,日后也会有不少麻烦啊!”
“没错,陛下,杀戮并非问题的解决之道!”
“朝廷乃国家的合法代表,如果不能以善行感化人心,用武力逼迫人屈服,怎能赢得民心?”
“屠戮非良策!”
“请陛下三思!”
……
文武官员纷纷附和胡善清,反对杀戮。
朱慈烺站在高台上,清楚地看到满庭官员的表情,微笑着说:“谁说我要实施屠戮了?”
“我的计谋当然是以仁义为本!”
仁义?崇祯和成基命等人一阵震撼!难道他们误解了朱慈烺的意思?
全场官员一脸迷惑。
朱慈烺接着说:“我提出的解决方法很简单,但在说出之前,我想问问在座各位一个问题!”
“为什么朝廷会被这些商人束缚?”
“即便他们罢市,也能迫使朝廷屈服?”
这……
崇祯和官员们愣住了。
这问题他们以前从未考虑过。
成基命等人沉思片刻。
虽然朱慈烺所言朝廷被商人压制听起来难听,但却是事实!
朝廷代表着国家,每个行动都需慎重考虑。
而商人则不同,即便局势混乱,他们也不在乎。
经过思考后,成基命缓声说:“殿下,我认为朝廷被迫到这步是因为每个行动都涉及大明百姓,需要深思熟虑。”
“但商人不同,不顾天下混乱。”
崇祯和文武百官点头赞同,首辅所言有几分道理。
毕竟,朝廷涉及天下百姓。如崇祯所说,不能轻易以虚构罪名诛杀。
至少,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不该轻易动用刀兵!
归根结底,朝廷顾忌太多!
商人则无所顾忌!
因此才能控制朝廷,掌握朝廷的命脉。
朱慈烺微笑道:“首辅所言是对,也是不对!”
“我认为,商人之所以强大,敢与朝廷对抗,甚至逼使朝廷低头,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掌控大明商品的流通!”
“控制这些,相当于掌握大明百姓的生计!”
“所以,想要摆脱他们的束缚,唯一办法是把大明百姓的生计掌握在朝廷手中!”
嗯!!!
官员们心中一亮,迷雾豁然开朗!
甚至有点觉悟!
朱慈烺这番话说到了问题的核心。
要是朝廷能控制这些商人,还会有今日之困扰吗?
但,掌控大明的商人可不容易。
否则就不会有今日的难题了!
“烺儿,你觉得应该如何让商人们听从朝廷的命令?”崇祯急切地问道。
如果能控制天下商人,朝廷哪里会缺钱?
为何朝廷会陷入当前尴尬的境地?
满朝文武都紧张地注视着朱慈烺,想知道如何控制天下商人。
朱慈烺淡然一笑,说出两个字。
“皇商!”
“皇商?”崇祯和满朝文武都一脸疑惑,这是什么?皇室商人?
在崇祯年间初期,没有皇商的概念,直到后期大明财政困难时才出现皇商。
所以,崇祯和朝臣还不了解皇商。
“这是什么?”崇祯迷惑地问道。
“皇商就是官员兼营商!”朱慈烺淡淡地解释道。
“兼官兼商?”满朝文武纷纷震惊。
“让官员经商,怎么能行?”
“官员怎能贬低自己?”
“这是羞辱我们朝廷官员!”
“正是!”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强烈反对官员兼营商。
在大明,读书取仕是唯一途径。
让官员做生意显然是羞辱和贬低他们!
他们甚至没考虑到商人成为官员,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太不可思议了。
官员唯有通过科举才能得到官位。
商人想当官,根本不可能,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崇祯微微皱眉,他或许能接受,但知道商人地位很低。
让官员去经商,会比让他们感到难受。
犹豫片刻后,崇祯犹豫地说:“太子,官员是朝廷支柱,怎能兼营商业?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父皇,我说的兼官兼商不是让朝廷官员去经商,而是让商人做官!”
商人当官?满朝文武都惊讶地看着朱慈烺。
在大明,只有通过科举才能当官。
而更深入人心的是士农工商!
大明阶级分明!
商人身份卑微,根本不可能当官。
这让他们不满。
胡善清出声询问:“殿下,商人做官是通过科举选拔吗?”
听到这句话,满朝文武稍微安心了些。
如果商人通过科举选拔,他们可能能接受。
但朱慈烺却笑着摇了头:“不需要科举,可以购买官职!”
一时间,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什么!”
“让商人买官,这不是颠倒是非吗?商人不经科举怎么能当官!”
“陛下,这是不公平,如此岂不是削弱了全国苦读的学者?”
“这将激起读书人不再努力!”
“这种行为会导致乱象,到时候谁都能当官!”
满朝文武大多数人都反对。
他们都是经过正规的读书考试来得到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