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那些还担忧的浙商们,也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方法。”
眼下,项鸿坤和张彧都已经表示。
反叛已成定局!
“张会长,就算要反叛,我们也必须有个规划啊,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用什么反叛?”
“是啊,我们拿什么与朝廷对抗呢?”
“……”
浙商们依旧颇为忧虑。
毕竟反叛这种事情,谁也没有经验啊。
“确实需要好好策划一番!”
张彧阴沉地冷笑了一下,说:“实际上,在你们看来,大明现在表面平静无波!”
“但实际上,大明内部是汹涌澎湃的!”
嗯?
项德达和李泓玉等人微微一怔,疑惑地望着张彧。
“张会长,这话什么意思?”项德达问道。
“北方有鞑子虎视眈眈,而在陕西,还有一位强者!”张彧冷笑道。
陕西有强者?
谁?
众人困惑不已。
“张会长,你说的是陕西义军?”
“但他们不是早已被朝廷击溃了吗?”
项鸿坤皱眉道。“陕西的义军大多已经被剿灭!”
“但还有一个人!”
张彧神秘一笑,说:“高迎祥!”
“高迎祥?”
“对,在朱家川一役中,据说高迎祥逃了出去!”
“然而,朱家川的战役中,陕西的大部分义军都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如今就算高迎祥活着,可能也没有多少军队了!”
“高迎祥没有军队,怕是连我们都不如!”
“……”
李泓玉等人纷纷说道。
张彧却并不以为意,说:“高迎祥据称逃走时,朝廷公文称只有几十人,实际上却有五千人之众,如今他们藏身陕西,伺机而动。”
“怎么说?”项鸿坤追问道。
“自朱家川战役后,陕西的不少义军都上山成了山贼!”
“而高迎祥则在悄悄地接纳这些山贼,高迎祥手上至少有三万精锐!”
张彧笑了笑。
什么!
三万!
项鸿坤等人都吓了一跳。
他们本以为陕西的义军,在朱家川战役之后,只是残余小部分,没成规模。
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义军!
这怎能不让项鸿坤等人感到震惊?
“张会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项鸿坤疑惑地看着张彧,问:“难道你和高迎祥早有联络?”
“没有,只是去年,高迎祥的人联系到了我们浙商商会,想要购买一些粮食、布匹和药材等货物,我才和高迎祥有所接触!”张彧随意解释道。
原来如此。
项鸿坤和李泓玉等人暗自点头。
“其实,他们并未感到有什么特殊。”
他们是商贾世家,家族业务遍布全国,经历丰富,遇见过各种人物。
晋商能在北方出售商品,他们也能把货物卖给反叛者和盗匪。
如今的大明,根本没有精力来管理这些事务。
加上他们对朝廷的渗透,这些年来,他们的生意几乎毫无阻碍。
项鸿坤说:“当初陕西十万义军搅动了大明,如今若是高迎祥能站出来反抗朝廷,不说搅乱大明,最差也能够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我们起义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一南一北,我们在江南地区活动,必定能让朝廷左右为难!”
项鸿坤的分析让李泓玉等人眼前一亮,他们原本的恐惧逐渐消散。
“项会长说得有理!”
“南北配合,我们成功的机会将大增!”
“可行性很高!”
“乐观其成!”
李泓玉等人纷纷表示。
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自己独自起义的话,他们也没把握。
毕竟,现在的大明仍是天下正统。
百姓也并未到达生活困顿的地步。
再加上,朝廷最近一年免除了繁重的赋税,还取消了一些负担。
现在的朝廷正在重新得到百姓的支持!
要起义,绝非易事!
项鸿坤得到众人的赞同,微微显露得意之色:“不过,惟一难的是要与高迎祥沟通,说服他起兵!”
项鸿坤的目光转向了张彧。
在场唯有张彧与高迎祥有着交往,如果张彧能够说服高迎祥,他们起义的成功率必然会大大增加。
“说服高迎祥不难!”张彧自信地说:“高迎祥现在躲在山里,曹文诏曾到处追捕他,他们几乎都不敢现身。”
“他们在山中抢劫,但除了武器,别无所有!”
“只要我们提供粮食、武器等物资,就能说服他!”
“而且,高迎祥曾通过书信暗示过多次想要我加入他!”
张彧与高迎祥有过多次书信来往,高迎祥暗示过他们有人和资源。
如果联合起来,必然能创造奇迹。
此前,张彧一直未答应高迎祥,因为现在的高迎祥不同于三年前。
当时,高迎祥是三大义军之一。
如今的高迎祥只是一个土匪头子。
在张彧看来,高迎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番话让项德达等人心生信心。
“有了张会长的话,我就有信心了!”
“如果张会长能说服高迎祥,我们合力起义,在南北配合,从两地攻入河南,可以会师!”
“届时,我们占领四省,与朝廷分庭抗礼,在过长江南下攻占应天府,占据一方,与朝廷对峙!”
项鸿坤继续道。
“太好了!”
“项会长,没想到你还有如此眼光与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