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彪众人原先迷茫,但见李文君仰望苍穹,很快联想到了某事。
众人随即仰头望向高空。
本是晴朗,现乌云密布,雷声阵阵。
天空被阴云遮蔽,刹时昏暗。
看来要下雨?
刘大彪等人先是错愕,随即欣喜若狂。
“快将下雨!”
“统帅,天要降雨,真是天意!”
“连上苍都不忍直视暴明横暴,决定助我奉天义旗!”
“太好了!”
他们兴奋地欢呼。
欢愉情绪迅速传遍全军,但仍有许多士兵疑惑雨为何令他们如此喜悦。
不久,同伴便向他们解释。
下雨意味着明军的火炮和火枪失效!
即使明军火器再锋利,现在也无用武之地!
不久,雨水飘洒,落在李文君脸上。
春雨虽冷,李文君却感到雨如甘霖。
“好雨!”
李文君拭去脸上雨水,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
雨来得正是时候,明军的火器现在毫无用处!
最令李文君畅快的是,明军正紧随其后。
加之雨势,原本士气低落的士兵也恢复了信心。
他已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是反败为胜、转守为攻的大好时机!
“刘大彪何在!”
李文君大声呼唤。
刘大彪急忙回应:“在此!”“我命你持令箭至宿迁集结兵马,出城迎战!”
“在你率军而来前,我将牵制明军!”
“若违军令,将受军法!”
李文君下令。
“遵命!”
刘大彪接过令箭,骑马急驰至宿迁。
刘大彪离去后,李文君又命令:“余下诸将,乘天降大雨之势,趁机建功!”
“传令全军,后军变前军,目标,消灭追兵,捕获朱慈烺!”
通令兵接令,骑马奔赴后方,一边呼喊:“军令,后军变前军,消灭追兵,捕获朱慈烺!”
“捕获朱慈烺!”
大雨如注,通令兵声震四方。
李文君的士兵迅速调整队形,准备迎战朱慈烺,与他们一同的,还有于德火部队。
于德火见乌云和大雨,同样欢喜异常。
“下雨了!”
“天助我也!”
于德火面露狂喜,站起来高呼:“兄弟们,大雨为我们报仇雪恨的机会到了!”
“明军的火器虽强,却怕水!”
“他们无火器,如无牙虎
,任我们宰割!”
“还怕明军吗?”
“大声回答我!”
士兵们神色坚决。
于德火的亲信龙二首先站起,挥拳高呼:“不怕!”
“不怕!”
“不怕!”
五千士兵齐声应和。
“好!”
“记住今天,今天我们改写命运,捕获朱慈烺,我们不再是盗贼!”
“前方是明军,消灭他们,捕获朱慈烺!”
于德火大声吼叫,拔剑指向明军。
士兵士气达到顶峰。
他们跟随张彧起义,是为了不再做盗贼,不让后代继续沦为盗贼。
捕获朱慈烺,他们将名垂千古!
“进攻!”
“消灭明军!”
“抓获朱慈烺!”
“……”
战士们嘶吼着,奔向敌军。
早前在郯城被明军击败,现在借着暴雨之势,明军武器失效,他们释放了怒气与委屈。
哪怕雷声震天,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呐喊。
同时。
朱慈烺与孙传庭得知李文君将后军变前军,正向他们进攻。
“哈哈!”
“殿下,李文君原先遇我军惊惶,如今竟敢进攻,可能因为雨天误认我军火器失效!”
“既然他们来犯,定要让他们无法回去!”
孙传庭放声大笑,原本正愁追不上李文君。
现在李文君反而主动出击,这不是送上门的功勋吗?
朱慈烺坐马车内,微笑看着持续下的雨。
这场雨,对李文君是机遇,对他们却是更大的机会!
若全歼李文君,江苏北部将不复存在抵抗,此战便能平定大半江苏!
“报告!”
“殿下,将军,于德火部随我们行动,现正向我们冲来!”
“他们距离我军不过一里!”
斥候急驰而来,高声汇报。
于德火部自认隐蔽,实则早被朱慈烺、孙传庭发现。
他们故意不露声色,以图后计。
“哈哈,好极了!”
“殿下,今日我们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孙传庭兴奋大笑。
朱慈烺点头:“孙将军,他们夹击对我们不利,不如利用旁边山丘,依地势消灭敌军!”
“殿下说得对,我也正有此意!”
孙传庭颔首,立即安排全军上山。李文君、于德火部离他们很近,无暇挖掘战壕。
但辎重可临时作掩体。
上山途中,朱慈烺见孙传庭的秘密武器也被带上山。
他好奇这秘密武器究竟是何物。
孙传庭忙于组织防御,朱慈烺未能多问。
李文君与于德火部几乎同时抵达。
李文君望着前方山丘,明军藏匿其中,放声大笑。
“兄弟们,看,明军怯战!”
“他们躲藏起来!”
他满怀信心地大笑。
山丘并非险峻,易于攻克。
李文君喜悦不在于地形,而是明军畏惧之态。
他们失去火器,无法与之正面交锋。
此战必胜,李文君信心倍增。
觉得胜利在望。
“兄弟们,看那山丘!”
“朱慈烺在上面!”
“跟我冲!”
“擒获朱慈烺!”
李文君指挥,士兵们激情
澎湃。
对面山丘的朱慈烺,是他们向上攀升的机遇。
冲锋途中,明军未使用火器,证实其失效。
这令他们更加兴奋、激动。
“进攻!”
“冲锋!”
“……”
士兵们如同狂潮般涌向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