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姑娘,你是一个明事理的人,我知道你这二八分的租地制度是为了那些贫苦的佃农着想,但是你要明白,这煜县不是只有你一个地主,”
“你这么做,对整个煜县的生产秩序都造成了影响,那些地主一起来我府衙里告状,他们说起来都算是这煜县有头有脸的人物,你就别让本官为难了吧。”
顾婉晴知道曹知县确实很为难,因着林洲云的关系,他对他们家照顾有加,她那肯德基店才能安稳地在镇上开下去。
可是曹知县毕竟是这煜县的地方官,那些地主一起来府衙告状,他不能不管,这多年定下来的租地制度也不会轻易因为她顾婉晴而改变。
但是,顾婉晴还是想试试。
“曹知县,我知道这样让您很难做,但是我想请您先来听我念一首诗,等您听完之后再做决定。”
“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顾婉晴站起身来,一句一句的,充满感情地念着这首诗,曹知县和周承业默默地听着,心情愈发地沉重了起来。
顾婉晴念的这首诗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顾婉晴在前世的时候学过,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
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
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
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无限的同情之感与怜悯之意。
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
非常值得称道的是,白居易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
深刻地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繁重租税制度的不满。
而曹知县听完这首诗以后,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顾姑娘,这首诗,是何人写的。”
“是一位白先生写的,他当时任县尉,体察百姓疾苦有感而作下了这首诗。”顾婉晴回答道。
“这首诗,真的是令本官惭愧啊!”曹知县感慨道。
“我曹某虽然也为官,同这位白先生一样,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但是我却从未有过念此私自愧,近日不能忘之感啊,今日顾姑娘这首诗,实在是点醒了我啊。”
“曹知县,我念这首诗并没有讽刺您的意思,我只是想说,煜县的贫苦佃农的生活状况和这首诗中的百姓是一样的,”
“种田的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而在粮食种植和收获的季节更是无比繁忙,”
“他们都靠天吃饭,时时刻刻关心着地里的状况,风雨雪雹,每一次天气变化都牵动着他们的心,”
“男子全都在地里辛苦劳作,而妇女和小孩也不闲着,要在家里做好的饭食,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
“夏日,田里劳作的人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他们虽精疲力竭却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好让粮食长得又多又好,”
“而更有贫苦妇女,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站在收割粮食的人身旁,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她跟其他人说着自己的悲惨境况,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来填饱饥肠,”
“这些场景不仅仅是诗中的,更是煜县的田地里时时刻刻会上演的,这便是贫苦的劳动者最真实的写照。”
曹知县听见顾婉晴说的这些话,表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曹知县,民以食为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填饱肚子,全都是靠那些终日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而那些辛苦种粮食出来的农民,却无法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不是很可悲吗?”
“我们这些做地主的已经很幸运了,拥有大量的土地,也无需自己亲手劳作,只需要在年终的时候坐享其成即可,”
“既然我们如此幸运,那为何不多替那些贫苦之人考虑考虑,让大家的生活都过得好一些,而不是把这些当成理所当然,凭借身份的优越感剥削压榨他们。”
“好啊!说得好啊!”曹知县拍着手说道。
“顾姑娘,你真是令本官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