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墨坛书屋 >  魏逆 >   第70章 扈从

第71章 扈从

《论语·八佾》有云:“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许多人都以为,天子曹叡不责司马懿战败与不问罪王凌妄行,乃是基于这种心理,但事实上却是他的权术使然。

他是想借此机会,让这些在外督掌兵权、控制边郡之人出声支持士家改革。

源于魏国乃是兴起于中原腹心的干系,大河以北诸如幽并以及冀州等地是没有士家的,且淮南、荆襄与雍凉三大战区乃如今魏国战事集中地,故而在推动士家的变革中,三大战区的都督是否声援与切实推行变得尤为关键。

其中,荆襄战线不必说。

新到任的夏侯儒性情早就变得谨小慎微,出于天子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的状态,毋庸考虑他的意见。

雍凉源于地理与羌胡部落杂居的使然,外有蜀时常入寇,内有羌胡部落叛乱或者豪右恣睢,故而驻军是最多的,意见也是最关键的。

天子曹叡不责司马懿的战败,一来是为了维护司马懿的权威,让他在推行士家变革的时候阻力小一些,另一则是让雍凉各部的骄兵悍将莫要再多事——真正要问罪起来,那些以辱骂、鼓噪士卒鄙夷等手段逼迫司马懿出战的将主,也逃不过被罪责。

一场问罪来下,人心惶惶、暗流涌动,自然也就不是能推行士家变革的时机了。

至于淮南~

那便是满宠被召回京都洛阳计议的主要缘由。

自石亭之战后,淮南战区每每爆发战事,都必然要依赖兖豫二州的士家支援;危急之际则是由洛阳中军驰援。

且在洛阳中军轻装驰援之际,亦免不了征发这两个州的士家转运粮秣辎重等。

可以说,若是淮南战区对士家变革阳奉阴违,将会导致这项变革沦为一纸空谈。

不过,还好。

作为酷吏出身的满宠,门第并不高,且出仕以来不治产业、不与高门媾和,并非是苟利其身之人。

亦是在曹真亡故之后,魏国重臣之中天子曹叡胆敢透露心迹之人。

在归洛阳之际,除却正常的聚公卿计议之外,天子曹叡还以私宴的方式召了他数次单独坐谈,先行将有意推动士家变革之事告知了,然后问他的见解。

满宠以为可行。

但得先有两个前提基础。

一是天子曹叡在此些年内当须轻徭役以积攒国力,让士家看到魏国有对外征伐之力、也就是让士家能有个看得见等得到的盼头。

另一则是先取信。

犹如商鞅变法的“立木为信”。

变革的诏令朝廷随时可以颁布,但要想形成朝野共识,就要用切实的例子来证明。

这其中不仅是先让一些士家通过战功赎身获田亩作为例子,更要让底层的将率感受到,士家变革会他们带来升迁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以利驱之。

军中低级将率多粗鄙、士家几无受学者,莫要给他们说什么裨益社稷这种冠冕堂皇的话语,直接让他们看到好处就行。

这两点做不到,所谓的变革就是空谈。

对此,天子曹叡深以为然。

故而也免了对王凌的问罪——

系出高门的他在治理州郡这方面颇有官声,在地方上颇受世家豪右推崇,有他出声附和士家变革,居朝的公卿百官也会以此觉得士家变革不会导致地方世家豪右受损,进而不会竭力发对。

可以说,天子曹叡这是玩了个以外掣内的权术。

让在外掌兵事的都督声援,进而让居庙堂之高的公卿没有反驳的理由。

毕竟,士家乃是兵事,他们这些在庙堂之人,总不可能比直接督领兵将的都督更清楚其中利弊吧。

事实上也是如此。

当夏侯惠的上疏至洛阳后,庙堂诸公的反应不一。

哪怕有被天子私下授意的侍中刘晔、护军将军蒋济出声盛赞,都无改群臣众口不一,短时间内无法形成达成共识以推行。而待到满宠、司马懿与夏侯儒三位都督皆上表言可后,朝堂上原先持有反对意见的公卿便静寂了。

他们没办法再反驳了。

唯有以“国策当徐徐图之,不可急切而引发社稷动荡”的理由拖延着。

因为夏侯惠的上疏中,并没有完全尊照天子曹叡的指使,还节外生枝的添增了从民屯募兵的举措......

这个节外生枝,让天子颇为被动。

他先前整顿屯田积弊的举措已然和公卿百官刚上了,如今夏侯惠复提及民屯也触及了群臣的敏感心理:这该不会是天子为了强化君权的另一个手段吧.....

一旦涉及到君权与臣权的对抗,臣子们都会戮力一心的,自然也不是天子能轻易一言可决的。

对此,曹叡有些忿怒,有些无奈。

他是真没想到夏侯惠在这个节骨眼上捣乱啊!

明明他一切都调度得当了,竟因此竖子的节外生枝而横增阻力!

就算从民屯募兵之谏言颇有可取之处、乃对国裨益之举,但为什么要擅做主张附在上疏里了呢,不应该是先私下与他通个气吗~

竖子!

都出仕一载有余且被弹劾左迁外放了,竟还不知庙堂掣肘尤多乎!

天子曹叡是这样私下骂着夏侯惠的。

甚至,都有点后悔在满宠离洛阳会淮南时,他还私下嘱咐一句了。

“昔日随武帝创业元勋几丧尽,且诸子弟多中人之姿,而夏侯稚权或可堪后用,满卿多顾看一二。”

他是这么叮嘱的。

很直接的告诉了满宠,夏侯惠是他着力培养的社稷之臣。

这也让满宠回来淮南后,没有拿夏侯惠行军法。

对,就是行军法。

在满宠的眼里,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可相抵。

所以,在处置关乎孙布的事情上,依着他的性子是在让李长史上表录功之前,先以擅自行动的罪名将夏侯惠杖责五十......

不过,恼怒归恼怒,天子曹叡并没有降罪夏侯惠之意。

不管怎么说,从民屯募兵乃裨益国家之事,且他已然有些习惯了——此竖子若是能让人省心、事事循规蹈矩,那就与其他庸碌宗室子弟无异了。

庙堂之争最终会迎来折中与妥协。

在天子曹叡稍微让步,不复让校事参与整顿屯田积弊的情况下,公卿百官最终还是妥协了天子推行夏侯惠上疏的打算。

乃是先试点推行,以观成效。

在颁布士家变革的诏令后,从兖州甄选了一千户士家转来淮水两岸屯田自给。

此千户士家皆是熟悉阵法、多番参与过战事的老卒。

其缘由不必说,乃是依照了满宠的建议,想拿这些有很大机会立功的士家作为“立信之木”,从而激励举国士家愿为社稷死力。

复以应募者举家皆可脱离屯田客籍并赐下田亩作为激励手段,从豫州各民屯中招募一千士卒来淮南安置。

两者将合为一部兵马,归属于征东将军满宠之下。

将主不出意外的被天子指为夏侯惠。

对此,公卿百官以及淮南战线的各人皆没有异议。

以夏侯惠偏将军的职位,督领两千兵马且不是常备的戎兵,并不算什么恩宠。

因为所有人觉得此职是个苦差使。

督领两千平时填沟壑的士家与屯田的民夫罢了,能做出什么功绩来?

说不定两三年之内都难堪一战呢!

再者,作为试点先行,担任此职者定会被朝野瞩目,亦会迎来各种茶余饭后,不是像夏侯惠这种备受天子器异之人,谁能扛得住流言蜚语!

而诏令到了淮南之后,接受职责的夏侯惠也深感压力巨大。

他倒不是与其他人觉得此事是个苦差事,而是担心自己辜负了天子曹叡的器重。

缘由,是庙堂不会给太多时间来操练这部兵马。

如若两年之内,这部兵马没有什么战绩的话,就会给了原先持有反对意见的朝臣攻讦的理由,群起鼓噪变革不可行。

而在事实胜于雄辩面前,天子曹叡也很难继续一意孤行。

如此,就是臣权再度遏制君权的转折点了,也就是社稷在继宗室威望式微后,天子威信复迎来消弱的无法承受之重了......

故而,在领了诏令后,他第一时间求见满宠。

为了请教。

满宠早年在豫州的时候,治理地方是很得人心、吏民皆悦的。

在转来淮南之际,竟有许多黎庶自发扶老携幼、打算举家徙离故土桑梓随来淮南定居。

像这种如何将两千户士卒以及家小安置妥当、让他们勤务农桑与临阵死力奋战,对满宠来说委实太简单了。

而满宠也没有藏私。

很简短的给出了两点意见。

一是牧民,曰:“悦民者,使之外无所晦、内无所患。”

另一则是治军,曰:“杀一人可镇万军,杀之;奖一人可悦万军,奖之。”

看似老生常谈的敷衍之辞,却让夏侯惠颇为受用。

治军这块没什么好说的,依着《孙子兵法》施恩威且将主做到执法公允、赏罚分明,自会让士卒奋勇作战。

而牧民这块,则是一言道尽了精髓。

如夏侯惠在出了征东将军署后,便直接折道去刺史府拜见王凌。

请他调拨物资以及派遣郡兵在淮水畔起庐舍、画出田亩等,因为他想在士家与屯田客迁徙来淮南的第一时刻便看到有屋可居、有粮可食、有田可耕。

温饱是安民的基础,也就是内无所患。

然后则是以两千户聚居乃落邑为由,请王凌分出百余郡兵在那边维护日常秩序。

外无所晦嘛,自然要先杜绝滋事斗殴或以强凌弱之事。

至于修筑在战事来临时可庇护妇孺的壁坞或修缮驻兵营寨等工事,那就得等士家与屯田客安定下来后再慢慢自力更生了。

王凌再怎么大度,都不会容他予取予求的。

事实上,早有预料的王凌都没有见他。

可能是源于在前番孙布之事中夏侯惠被赞为有勇有谋,而他被诋毁为无智,故而不想相见尴尬的缘由罢,他让长史出面接待了夏侯惠。

乃是声称刺史府已然得到了朝廷的诏令,亦会在明岁春二月时将诸如庐舍与粮秣以及画田亩之事都会安排妥当,让夏侯惠不要来催促。

言下之意,是让夏侯惠不要来指手画脚,讨人嫌。

对此夏侯惠没有什么恼怒的。

因为现今已然仲冬十一月,不管是以风雪漫道难行还是相关有司落实诏令等缘由推算,士家与屯田客迁徙来淮南最快也得是明岁春二月,王凌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可指摘之处。

且他先将一百郡兵先调来归属夏侯惠了。

说来也颇巧。

这一百郡兵都是昔日出迎孙布的,且统领之人就是焦彝。

有了这一层机缘在,夏侯惠指使起来就很顺利了。

乃是先以俸禄割肉置酒好生款待了一番,随即便带他们出城在寿山(八公山)与淮水夹出来的险要处,忙碌着伐木取石起公署与郡兵住所、纵火焚野驱野豕蛇虫以及粗略修缮外栅栏等诸事。

其实这些事情刺史府日后也会作,但他不想等。

因为这部兵马干系到天子曹叡的威信以及他的个人前程,所以事无巨细能提前作的他就提前作了,力争尽善尽美。

自然,成为将主不止是责任。

在暮冬十二月末时,他就迎来自发前来投靠的扈从了。

乃是先前斥候营百人将黄季的长子及乡里同伴。

初,黄季以年纪渐长而到了退役之际,本是由他长子黄就前来顶替军籍,但黄季阵亡后,官府恤之,以父为国死难而免了黄就的从戎之籍,改为在乡里任职游缴。

而黄就通过其他斥候营的骑卒,得悉其父战死的前因后果,亦对夏侯惠甘愿承担罪责也要让其父黄季获得到抚恤之事心怀感激。

而今,在得悉夏侯惠成为一部兵马的将主后,便辞掉游缴的职位,召了乡里四五少年前来投奔夏侯惠。

用他的话来说,在乡里任职游缴或许能温饱可继,但这辈子就是这样了。

而若是跟了夏侯惠,日后说不定能积累功勋当上个千人将,或者是被放归原籍当个县尉为家门积累了成为豪右的资本呢!

出身微末之人难有出头之日。

如果不想一辈子庸庸碌碌的话,那就要善于把握机会。

像夏侯惠这种有情有义且不乏升迁机会的勋贵之后,自然是“奇货可居”的不二选了!

且如今时机正好啊~

夏侯惠甫一成为将主,必然需要招揽私人部曲扈从。

黄就在这个时候纠结乡里少年自发前来投奔,且因为其父黄季战死在夏侯惠麾下的干系,夏侯惠必然承这份情而善待他的。

无独有偶。

在豫州的某个民屯中,同样有一不甘平庸的小吏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官府才刚刚传达了募兵诏令,他便当机立断选择应募从戎。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洛天心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