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这边,事情平息之后,考试顺利进行。
时间一到,试卷回收,于三日之后在书院大门外放榜,到时候会公布被录取的学号和名字。
学生们入学考试在排队进入书院的时候,都会发放号码牌,而试卷,也要填写相应的号码和名字。
等到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自己的号牌,寻找自己的名字,然后就进书院听通知就好了。
一个暑假的时间,足够他们回去收拾整理自己的行李,等到一开学,然后进书院读书了。
书院的书房里,李承乾与李复汇合。
“听说前面刚才出事了,没吓到吧?”李复问道。
看到李承乾全须全尾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也便知道,安全方面是无须担心的。
李承乾笑了笑:“这有什么好害怕的,也不是什么突发情况,实际上站在那里,心里就已经有底了,知道会发生一些事情,因此,心里也是做足了准备,真到有异动的时候,实际上,站在高台上,底下的情况,尽收眼底。”
“谁的眼神不对劲,谁的行动有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来。”
说到这些,突然李承乾明白了,为什么到了上朝的时候,自己和阿耶总要坐在高处。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原因了。
只需扫视过台阶下方站着的人,他们的眼神,表情,动作,看的那都是一清二楚。
谁跟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谁私底下有什么动作示意,都逃不过高台之上皇帝的眼睛。
“这边事了,剩下的就看苏将军了。”李承乾认真说道。
“就算是苏定方那里没拿到什么供词,但是今天事情已经发生了,谁也摁不下去,传回长安城,也足够他们心惊胆战好一阵子了。”李复笑道。
李承乾叹息一声。
“只是让他们心惊胆战,不解气啊。”
李复起身,走到李承乾跟前,与李承乾并肩而立,看着院子里的风景。
“有些事,你阿耶做的对,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事要一点一点的做。”
“这些人的背后之人,根基深厚,连你阿耶都不敢轻举妄动,你如今能出一口恶气,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李复说道:“便是如此,也要出好些人命的。”
“再追究下去,又能如何呢?死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人,也不过是担心一阵子罢了。”
“他们越是担心,为了抹除这件事的痕迹,反而会牵连进更多无辜的普通人。”
“毕竟,只有死人的嘴巴,最严实。”
“但凡出事,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斩断所有与他们有关联的线,这是他们的一贯手段,都是成了精的狐狸,聪明着呢。”
当初造反的两个郡王,但凡有一个长点脑子,舍得壮士断腕,便是李世民要处理,都不好处理他们。
两人正说着,王府两卫的士兵来送消息了。
李复接过信封,信封上是苏定方的字迹,拆开来看,良久,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将信递给李承乾。
“看吧,我说对了。”
被苏定方抓到牢房里的,反而活下来了。
虽然,可能,就.......遭了点罪吧。
但是人还喘气儿呢。
可是被暗中盯上,为三缺一放任的几个人,却是丢了性命。
至于凶手。
连想都不用想,大概知道是什么人做的,但是,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不管是泾阳王还是太子,又或者是皇帝,都不能做什么。
“这件事,苏定方暗中还是会追查下去,明面上交给官府去处理这些人命案。”李复解释着:“以前,苏定方在暗,他们在明,如今,双方都已经走到明面上了。”
“这件事到最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大家都顺着台阶走下来。”
“当然,不能就让他们这么轻易的走下来,想要安然无恙,做错了事,总该付出一些代价的。”
李承乾看过信,目光中有不甘,有愤怒,也有几分了然。
他们会这么做,一点都不稀奇。
到底是被自己的阿耶所忌惮的一群人,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鼻子比狗都要灵,闻到一丁点的味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且,还是眼下最正确的反应。
“王叔,你说,牢房里的那些人,就算是拿到了他们的供词,拿到朝堂上去,会不会也是翻脸不认,直接不承认,那是他们宅子里的人。”
“当然有可能,人的黑心程度和厚脸皮程度,都是不可预估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李复笑道:“但凡要脸的人,日子过的一定不如不要脸的 人,话虽然难听,但是有几分真理在里头。”
“但是,拿到供词,也会给他们造成一些麻烦,事情板上钉钉,就算最后无法处置背后之人,时不时的提起来,也挺让人心烦的,你说是不是。”
对于庄子上那些被杀的人,李复倒是不可怜他们。
各为其主,既然为他们主子冲锋陷阵了,牺牲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理所当然,轮不到李复这个外人去心疼人家自家的家奴。
李承乾认真的将信纸折叠好,收回信封里。
“这次,我还是准备不足,仓促又天真,该反思。”李承乾淡淡的说着。
“你能想到的,已经很好了。”李复鼓励着:“你才多大年纪。”
李承乾摇头。
“与年纪无关,有时候,对手,也是最好的老师。”
李承乾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中满是斗志。
世家强悍,那就让这帮强悍的人,来做他的磨刀石好了。
如此磨出来的刀子,岂能不利?
至于担心是否将刀磨断。
有自家阿耶这个操刀人,怕什么?
有什么问题,阿耶不是还站在身后吗?
这个年纪不折腾,要等什么时候?老了,孤家寡人的时候吗?
“长安城也会有消息的。”李复说道:“等到长安城有消息了,那翠微宫那里,不会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高明,写封信给你阿耶吧。”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
一封书信,快马加鞭的被送往翠微宫,送往李世民的手中。
这是太子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