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闲生不清楚那精灵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等到下一批人,不过起码现在他能有一件消遣的事了——看着神树长大。
这精灵带来的生命之水果然有点东西,不仅仅改变了半年都没能生长的神树现状,而且还自滴落点为中心,生命力不断朝着周围扩散,让原本已经干涸到极致的地面重新恢复了生机。
要知道这半年来沈闲生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片区域的天空降落下一滴雨水,而这半罐生命之水直接改变了这样的现状,不多时便让天空中凝聚起了几朵乌云。
“不仅改变了地质结构,甚至还能影响天候吗?”沈闲生看着不断下沉的云朵,在心中寻思道,“净水都办不到这一点,那精灵到底使用了什么道具,居然能有这种奇效?也难怪老绿在那种级别的诅咒面前都还能撑个几十年了,这点“生命之水”功不可没啊。”
沈闲生自持见多识广,但是没想到居然还有他没有头绪的道具,这种情况,要么就是碰上了他们这个世界的特殊元产物,要么就是某位神秘神明的独有造物,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
这样的日子下,沈闲生又是硬生生熬过了半年,半年后的神树身高已经百余米,浓密的树荫遮天蔽日,沈闲生约莫估计这树冠也得笼罩住了以树干为中心的方圆百米,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朵蘑菇云正在腾然升起。
从沈闲生认识神树开始,神树都一直以卓绝的精神力而着称,它的这种趋势在沈闲生所处的记忆之初这个阶段便已有了显现。
就拿人类为例子,就算是大脑的保护机制帮助我们隔绝掉了没有用的信息,但是当我们将所有的画面还原以后,能看见的依旧只有我们目力所及的范围,最直观的就是,我们记忆之中的任何画面,都是以第一人称出发,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形态。
但是神树不一样,不像动物,它并没有可视物的眼睛,所以为了看清周围,他只能将自己的精神力尽可能发散出去,久而久之,这边直接演变成了神树用了锻炼自己精神力的一种方式。
随着神树的不断成长,他的精神力也在几何指数般迅猛上升,能够感应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所以沈闲生能行动的区域早就从一开始不断重复的微小区域扩张至了以神树为中心的绵延数万米。
虽说主旋律依旧是以黄沙和黄土为主,就像那位精灵说的那样,几百千米内都找不到存活的植物,也就意味着这片不毛之地还要继续延伸很大一片区域。
但是现在这个阶段,隐隐约约已经能够看到人类的城镇了,虽然很微小,但是实实在在,这倒让沈闲生多了几分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神树的自身生长以外,侧向扩张的绿地也没有停止,感觉都有了沈闲生在精灵族内所看见的那种趋势,而且不止是绿地,有草的地方,鲜花的盛开也必然会如期而至。
有了新的点缀,整片区域看着也不那么单调了。
“终于有点盼头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沈闲生绝对是最难过的那一个。
精神状态下的他不眠不休,连闭上眼睛都不行,他现在看到的也是凭精神力所感受到的,所以就算是闭上了眼睛,所看见的世界依旧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他只能选择眼睁睁看着眼前不断发生变化,好在一切来得都够迅速,不用他等个十年半个世纪,只是用了半年就有了这样的规模,算是为自己无聊的人生平添了一点乐趣。
而这半年以后,就像是印证了精灵的预言一样,第一批人马,来了。
从神树记忆里他们的对话来看,这些人应该是路过的商队,由于他们所在的城市即将和他们即将前往的那座城市道路上的另一城市开战,他们不得不选择绕行,进入这片信息甚少的荒漠。
从各种魔法道具和随行实力来看,这支队伍的实力十分强劲,就连能够使用稀有的空间魔法(玩家眼中的空间机能)的人都有足足三位,而他们的空间之中则是塞满了各种物资,可以说就算是徒行半年,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他们所骑乘的,也是耐力惊人的魔物,无论怎么看,这都像是皇家和贵族直属的远征队。
而就在他们走到这处荒漠的中心,远远看到那一棵本不该出现的茁壮神树之后,所有人都伏下了身子,放下一切杂念,开始朝着神树膜拜。
感受到远征队的敬意以后,神树十分慷慨的分出一丝生命力,为众人添加了祝福效果。
受到祝福的众人欣喜万分,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棵树就是这片荒漠中的神明,既然有了神明的认可,那就说明他们绝对能够走出这片荒漠,这无疑为他们漫漫无期的旅程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神树感应到远征队善意的回馈,表露出欣喜的情绪。
“请问神树大人,我能否将今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一位神官打扮的白胡子男人走上前,对着神树深深鞠下一躬后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神树摇摇枝头,默许了神官的做法。
神官喜出望外,直接跪在神树面前开始记录这个见闻。
远征队的其他人也做下决定,如果神树大人允许,他们就在这里休整两天,等到神官记录完毕以后,再继续出发。
他们的请求,神树自然是全部认可了,这是他第一次被视作神明,。就算他知道自己并非神明,但是这种受人敬仰的感觉实在上瘾,对于自己首批信徒的请求,他自是尽可能全部满足。
“这应该就是一切事情的开端吧。”沈闲生抱着膀子围在神官后面看着他,反正神官也看不见他,他就大大方方窥视着神官的记录,“就像所有的悲剧一样,那不久之后的灾难,也绝对是源于这一份即将被散发出去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