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目中无人,毫无规矩。
在场众人光是看就看得心惊胆战,本以为李澈会心生怒意。结果李澈只是默默目送祝向愉和郑颖儿离开,并没有多说什么。
王韵小心翼翼问了句:“皇上,您真的要纵容丽妃来去自由吗?”
“仅限宫中。”
“如果臣妾放纵她无拘无束的话,只怕太后那边会有微词……”王韵欲言又止。
其中深意,显而易见。
李澈眉头一皱,释然道:“母后自先帝成婚以后就一直期盼子孙绕膝,然而先帝到薨逝都未曾有过子嗣,此为太后之心病。”
“或许只要你们当中有人诞下皇嗣,朕相信太后自然而然就会将重心转移,不会再干预后宫之事。”
“媚美人那边……”
李澈沉默半响,含糊其辞的说:“一切等她临盆再说吧。”
“臣妾明白了。”
不安分搂着皇后王韵的纤纤柳腰,炯炯有神的双眼直视徳贵妃司马晴,李澈笑道:“爱妃,你还傻站着干什么?”
眨巴眨巴眼睛,赤裸裸的暗示。
司马晴满身怒火,瞬间消失无踪。
激战一场的李澈需要休息,故而悠哉悠哉躺在卧榻之上,而徐富则去准备今晚的火锅了。
除了坤宁宫的份量,李澈额外嘱咐徐富,让御膳房将今天晚上给后宫嫔妃以及太后的晚膳,全部换成火锅,只不过给太后的火锅要用养生锅。
寒冬之际,搭配火锅最妙了。
另外。
推给岳方的火锅配方经过试营业,在京城引起极大关注。许多皇室贵胄,京中勋贵,乃至于士子百姓皆对其趋之若鹜,飘香楼的生意因此更上一层楼,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皇后王韵和徳贵妃司马晴陪着李澈一起用膳,三人吃火锅之时免不了搭配太白琼浆。
看着面前的太白琼浆,李澈才猛然想起还在桃花林的师儒,如今他被锦衣卫也就是之前的鬼面人所监视,根本不用自己担心。
反倒是被封为美人的小桃红,因为吐蕃原因,至今被自己冷落,孤零零待在水耳殿。
是时候,找个时间去探探了。
吃得兴起时,李澈冷不丁说道:“朕觉得京城有些死气沉沉,王统领和三姐的婚期也该定下来了。”
闻言,皇后王韵默默放下碗筷。
王振是王韵的兄长,而三姐则是三公主李静乐,两人早早已经订婚,但是至今没有选婚期。
皇后王韵面不改色,说道:“先帝丧期未过,这时恐怕不宜操办喜事,臣妾以为可以等丧期过了再择期也不晚。”
“可以先让礼部选日期,等丧期过了就给两人举行大婚。”
“一切听皇上的。”
李澈笑道:“除了王振,朕有意撮合木塽和朕的四妹。”
王韵和司马晴并不觉得惊奇。
因为木塽是贤贵妃木槿的亲弟弟,因为木槿的原因,李澈对木塽是百般关照,甚至提拔他成了赤骑统领。
这份信任,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而四公主李静薯已至婚龄,理该为她挑选夫婿了。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有好事,李澈肯定先想着自己人。
“朕打算让两人抽出时间培养感情,如果真的合得来,那么朕就给他们赐婚。”李澈坦白道。
王韵欣然接受,说道:“木统领为人正直,年少有为。四公主温柔贤淑,娇俏可人。两人确实般配,臣妾认为可行。”
“臣妾附议。”司马晴也没有意见。
先问过了皇后王韵的意见,见她没有反对的意味,李澈打心里很满意。相信等木槿得到此事后,会倍加高兴。
“继续吃饭吧。”
饭后。
御书房。
李澈秘密召来于归商议要事。
根据于归说的话,管理火器营的都是当年跟随肃国公南征北战的老兵,他们对于家忠心耿耿,绝不会被人收买。故而,那些火器在他们手里发展的绝对快速。
由木塽统领的赤骑已全数标配一杆火铳,哪怕人死了火铳也绝不能丢,所有赤骑秉承着枪在人在,人亡枪亡的信念。
下一步标配的将是张虎率领的大内侍卫和鬼一带领的锦衣卫。只有将这几股力量充分发展实力,才能确保宫中安全无虞。
至于全国士兵标配的武器,自有兵部研发的弩器配备,铸成之日就会分发至全国,定能大大提高全国战力。
“于归,这是朕最新琢磨的火器,你将此拿去秘密锻造,记住还是老样子,严加保密。”李澈亲手将图纸交给于归。
于归如蒙大恩,接过阅览。
图纸上赫然画着火炮的锻造方式。
火铳的威力于归见识过了,相信火炮的威力肯定比火铳还要厉害。
李澈语重心长嘱咐道:“火炮锻造出来一定要试验,如果没问题,朕会命令赤骑,将其秘密押送玉门关和阳关抵御边塞。”
“臣遵旨!”于归激动不已。
“除此之外,朕打算让你研发烟花。”
于归愣了愣,问:“敢问皇上,这烟花是为何物?”
大晋只有爆竹,并没有烟花。
“烟花是种很绚丽的东西,具体还是要等你造出来才能知道。”李澈故作高深,拿出另一张图纸交给于归,说道:“这就是烟花的制作方式,你拿去细细研究吧。”
“臣遵旨。”
于归走后,李澈拿出两本书籍。
分别是《梁祝》和《白蛇传》。
这次和《西厢记》不一样,全一册。
本来就是当秦王时写下的,后来《西厢记》下册被萧悦悦拿走以后,这两本书就一直闲置。
近日才想起来,他想要大肆宣传。
但是吧,岳方虽然涉及的商业很多,比如青楼、饭馆、酒馆,这些在岳方和李澈的经营下,生意是越发的红火。
可是岳方偏偏不擅长制书,以前售卖《西厢记》的时候,还是岳方和京城丁家合作的。这次想要大肆宣传两本书,少不了丁家支持。
这个时候,李澈骤然想起一个人。
不由自主露出一抹浅笑。
“将这两本书送去给淑贵妃看看,免得她无聊。”
“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