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斜对过的肖萦凌,用手拢了一拢颔边青丝,扑闪了几下大眼睛,说到:“那我出个‘大’字吧,‘落落大方’的‘大’。”
燕子一听肖萦凌要上门踢我的馆,也来了兴致:“快解啊,这个‘大’字怎么说?”
我呵呵一笑:“这个‘大’字么,乃是从金鼎文中的‘人’字演化而来,在古文中常与人物有关,故应从‘人’解。依我看,不妨将‘大’字拆成一个‘一’字和一个‘人’字,我猜萦凌同学现在应该在想一个人吧?”
“切,你刚才说得那么云山雾绕,我还以为能讲出什么大道理呢。结果只拆出一个‘一’字和一个‘人’字,这个我也会啊。哼哼,真是装腔作势,大晚上的在街边吃烧烤,不想人还能想鬼不成?你和天桥底下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有什么区别?萦凌,这个可不能算他猜中,对伐?”
燕子得意洋洋地举起酒杯,一旁的肖萦凌也轻轻一笑,微不可察地悄悄摇头。
“哈哈,今番却入吾彀中矣。燕子,我还没说解完呢,你未免太着急了吧?”
“哟,小样儿,套路你燕姐啊?行,让你把话说完。本来姐姐我只想敲你一顿饭就放过你的,现在可没那么便宜了!快说吧,姐姐我倒要看你还有何话讲!”
我偷偷瞥了一眼肖萦凌,虽然她仍在专注地倾听,但眼神之中明显比之前少了几分期待,似乎完全是出于礼貌在假装感兴趣。
我觉得差不多该甩点儿干货出来了,不然装深沉过了头,会被打脸的。
“《说文解字》云: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字从‘亣’字。这个‘亣’字,上面一个点,下面一个‘丌’字。这个‘丌’字长得有点儿像圆周率符号‘π’,它是个象形字,解释为垫脚的矮凳子,可以引申为垫物的器具。”
说到这里,我从面前的那一摞一次『性』托盘中拆出一个盘子,一伸手换下肖萦凌面前盛满了花生壳与豆皮的托盘。
“正如燕子所说,这大晚上的,想事儿多半就是想人,咱们几个坐的椅子高度正好,应该没人需要垫脚,那么我猜是有人想要一个新的盛器了。不知咱解得中也不中?”
从接下解字这个挑战开始,我一直在用眼角余光悄悄打量肖萦凌,没办法啊,察言观『色』本就是跑江湖人士的必备技能嘛。
我注意到肖萦凌本来只坐在一旁礼貌地倾听,当我一提《说文解字》这本书时,她先微微地一愣,接着身体开始稍微前倾,这个身体信号说明她对我所说的话开始感兴趣了。
我心里的石头顿时落了地,接着继续发挥,扯开腮帮子使劲儿吹了起来。而肖萦凌她越听兴趣越浓,纤细的睫『毛』也呼扇得越来越快,到后面那一双大眼睛里简直要放出光来。
这个表情有点不对头啊,是我说错什么了吗?
桌对面还有一个燕子,她直接被我几句话侃晕了,迟疑了半晌,才讷讷地开口:“肖萦凌不是让你解‘大’字么?怎么你到最后解开‘亣’字了?这能算你过关吗?该不会欺负我读书少,故意用生僻字应付吧?”
燕子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倒不是我故意使用生僻字,而是现在很多中国人不认字!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批评我信口雌黄:“你说谁不认字?不认字的话,谁还来看书?”
我承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能读写的纯文盲越来越少,但你确定真地了解你所看到的每一个汉字么?
比如很多作家都特别喜欢描写乡愁,什么是“乡愁”?估计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也能说上几句。
但现在我要考考你,能否单从汉字结构的层面上去理解“乡愁”?
“愁”字好理解,一个“禾”一个“火”一个“心”,谁家的稻子着了火烧没了,心里都会不舒坦。
可是“乡”呢?“乡”这个字形在钟鼎文里指代错综复杂的道路,那么从字面上解释“乡愁”,是因为回家的道路太长太远太绕,所以心里不痛快?不能这样解释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解不通的情况?因为你现在认识的汉字,有很多已经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了!
繁体的“乡”字,除了左边的绞丝旁,右边还有一个“郎”字!“乡愁”愁的是见郎而并非那条路!
因为见君的那条路太远,我只能暗自叹息,日夜思君不见君,这才是乡愁。
真正的乡愁,思念的是和你一起长大的那些人。人才是家乡的载体,如果有一天整个家乡都找不到一个认识你的人……
想一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牧童遥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将是一件多么悲凉的事情。
“乡”字的情况其实还算好一点,最起码简化以后还是个会意字。
要知道,汉字主要分为形声、象形、会意、转注、假借五大类,其中转注和假借这两类划分得很牵强,不少字其实是古人写错了没改,可以先不去管它。
但至少形声、象形、会意这三类必须得划分清楚,否则冒冒失失地解字,会出大『乱』子的。
我就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那时我还是个懵懂幼童,有一天上语文课,老师教的是“男”字和“女”字。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师是这么解释的:“‘女’字,就像一个穿裙子的婀娜女孩,底下的两笔看见了么?这是女孩的裙裾,‘女’字便是象形字。再看‘男’字,上面是一个‘田’,下面是一个‘力’,说明什么?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出力,所以‘男’字这样写,它是个会意字。”
在那堂课上我曾举手发问:“老师,男人和女人都是人,为什么一个字是象形,另一个是会意啊?老祖宗这样造字,有什么目的么?”
你猜老师怎么回答?没错,“胡搅蛮缠,到走廊上罚站!”
呵呵,这便是大多数人对待知识的态度。
可我从小就是个倔脾气,你不教是吧?我自己去学。于是我用两年的零花钱从书店抱回厚厚的一本《说文解字》,没办法,谁让小学生认不了几个字啊,我只能买那种带图片的。
但这书的确物有所值,看了《说文解字》我才明白,现在通用的“男”字和“女”字都来自先秦时期的篆书,俩个字都是象形字!
“女”字那一横其实是两个向下弯曲的小勾,那是一双提着裙角的玉手!轻提裙裾,款款徐行,一个字便是一副活生生的画!
“男”字上面顶的并非“田”字,它在篆字里是圆的,属于一种皮盔。底下也不是“力”,而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手里还向上前方斜举着长矛!
过去『妇』女也可以下田里出力劳动,况且还有从不下田的手艺人与商人,所以“男”字和“田”字、“力”字没什么关系,上沙场打仗才是男爷们儿该干的事情!
“认简而不识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能叫认字么?不能吧!”
我一席话说得燕子哑口无言,现在也不需要找旁人来求证我解字到底准不准确了,没看见一旁的肖萦凌脸上都快乐出花儿了么?
“那个,再九,再请教一下,按照你的说法,这个测字确实考验解卦先生的水平。那为什么现在相面算卦的行当都开始复兴,而测字这门手艺却没落了呢?难道世上的算卦先生都是欺世盗名之辈,没一个有真才实学的?”
肖萦凌的问题又问到了点子上,要说清楚这个,就必须先搞清楚算命到底在算什么。
但凡花钱算命,肯定碰上难事儿了,如果找先生推算你是从事什么职业,从哪里来,过去都干过什么事情之类,那纯属吃饱了撑的。
自己发生过什么事情自己不清楚啊?即便算命先生把你的过去推算得再准,也没意义啊,不能说明他给你推算的未来就准啊,要知道算过去和算未来是两码事儿!
所以,如果真地想找先生求教,赶紧麻溜地把你的问题问出来,说别的都是白费唾沫。
但有些事儿,却不好直截了当去问先生。就比如,“先生,我在前边摊子上看见一坛子,似乎是老年间的物件儿,但我又有点儿吃不准,怕是个赝品,你说这个漏我捡不捡?”
真要这么问出口,大街上往来行人那么多,回头那东西你还能买着吗?所以你要这样问:“先生,最近我碰上难事儿了,您给指点指点?”
如果先生本事大,便让你测个字,本事稍微差点儿呢,便让你卜个龟,其它诸如看手相面之类的都纯属瞎扯,你可以直接拍屁股走人了。卜龟的原理咱们以后再说,先解释一下测字。
这个测字,你出的字实际上是很有学问的,比如来测字的主儿认为要干的事儿不太乐观,喜忧参半,没准儿会出个上小下大的“尖”字,如果觉得事情有些把握,只差一点儿火候,也许会出个“太”字等等。
实际上是你出了一道选择题,来请先生帮忙把把关,谁让过去那些测字先生走南闯北见识多呢。
先生听了求卦人深思熟虑总结出的那个字,再联系求卦人先前的一些言行举止,就对事情多少有了几分把握。
来的若是个生『性』轻浮的主儿,先生多半会嘱咐他不要冒进,持重为上;如果是个生『性』狐疑,举棋不定的人,可能就会劝他放手一搏等等。
这绝对是因人而异的,绝不像现在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随便测什么字都行。
“我想要出门做生意,烦劳先生算算此去运道如何?”
“那就请您报个字吧。”
“不如就用鄙人的姓氏吧?”
你做生意报姓氏,出远门也报姓氏,动迁新居还报姓氏,那要不要拿姓氏再给你算算近期有没有白事啊?真是岂有此理!
我们仨就这样边吃烧烤边侃大山,不知不觉之中,这顿饭竟然吃了两个多钟头,我一看时间不早了,便站起身来找老板结账,一会儿好把两位女生送回寝室。
当我经过旁边一张桌子时,突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借着路灯回头仔细打量了一下那张桌子的客人,不由得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