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当年亲自主持挑选了中意的佃户,之后又居中一手操持与佃户们的往还。
比如到了开春要抢农的时候,东家得负责备好牛马,然后请出那些老把式来指挥套犁,抢在播种之前,将家里所有的土地都深耕一遍,老把式们每天忙得披星戴月,这得好酒好饭款待着。
待打下了春粮,老把式们心里一盘算,觉得年成不好,估计转过年来要闹粮荒,便上门找东家商量,夏天如何补种些当季便能收获的谷物,也好接济秋粮。
这是佃户在为东家打算将来,除了出钱购买种子,东家还必须挨个儿送上一份利是,多少是份心意。
到了秋忙季节,地里打粮晒粮更加忙碌,好酒好饭款待自不必多说。等到了冬天,就该组织人手疏浚灌溉沟渠了。
佃户们自然是出人手,东家这边则负责开算工钱,置办得用的工具,还要安排上好的酒饭款待冬天下河的劳力们。
至于年下,那更是重要关口,每逢宴请佃户的大席面,上菜的时候老奶奶都不让旁人插手,一定要亲自把酒菜一盘盘地端到桌子上摆好。
所以在旧时候,这管家婆并不好当,需要负责处理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不像现在某些穿越小说描写的那般,一个现代女孩的魂魄穿越到古代一个小妾婢女身上,而后这凤躯一振,亲自出头帮助老公振兴家业。
一看那书里描写的东西,便知道这个作者根本就没管过事儿,甚至可能连带领一个只有三四名成员的最小团队的经验都没有。
总而言之,但凡那女主动手操持的,根本都不是事儿,或者不属于她该操心的事儿;而那些真正该她操心的事情,却一件都没做……真让这种女主去管家,好好的一个家都能给管散了!
除了操持管家,老奶奶还经常找村中妯娌们聊天,在一起闲话家长里短。如果听说谁家即将断粮,快要揭不开锅,老奶奶就立马动身回家,从粮囤里拎上半口袋麦子给送过去。
到了那家,老奶奶跟人家闲话几句,顺手就把口袋放下,之后拍拍手笑着说,老爷爷又去打鱼了,眼瞅家里院子都快晒满了鱼干,他还是天天去打鱼,就和抽大烟上瘾一样。
于是老奶奶借口自己忙不开,让那家人的女眷晚上过来帮忙收拾渔获,到收拾完的时候,再以给孩子们尝尝鲜为借口,给人家提上一篮子干鱼。
说老实话,若非这些事儿是我亲耳从老家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那里听来,我绝不会相信老奶奶居然能把好事儿做到这种程度。
昔日谚云:求告上门,与谷三升,此菩萨心肠。那么我老奶奶直接给人家送粮上门儿的情况又该怎么说?
不过我马上又要爆一个猛料,那就是老奶奶她能把善事做到这种程度,也是因为旧社会的粮食根本不值钱!
主要是清政府与后继的国民政府对海关的控制力度不够,所以让列强在光绪六年就把自家小麦粉卖到中国,并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在上海码头,一包一百二十磅的面粉只要价五块银元,折合七分钱一斤面粉,这还是磨完过筛,再跨海运来的精白面的价格。有洋面在这压着,国内粮食价格不得不常年走低。
你们知道过去那些在大街上巡逻,因为常穿皮鞋走路憋一脚臭汗,被人蔑称为臭脚巡的旧警察,你知道他们一个月拿多少薪水么?七块!更别说鲁迅、陈寅恪这种大学里的知名教授学者了,其月薪至少三百块大洋!
所以民国能成为一个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一时间能人辈出,这绝非偶然。搁在今天,如果年薪挣几千万上亿的不是什么演员小鲜肉,而是学者、老师和大工匠,那绝对也是能人辈出。
这话扯远了,但我查过很多资料,发现清末每斤国产小麦的价格常年在三分左右波动。
我知道你肯定会惊呼这不可能,因为从小以来,我们所接触到的教育就是清朝末年,帝国主义轮番压迫劫掠中国,老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这是真的,可当时社会上粮食价格出奇的低,也是真的。
有句话叫‘谷贱伤农’,《汉书?食货志》就记载‘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作为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落后农业国,长期粮食供应价格过低,会导致很多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方说,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会大幅度降低。这点很好理解,因为粮价贱么,多打粮也不卖钱,自然就没人愿意多种,够自家吃的就行。
农民不肯多种粮食,这流入城市的粮食就会减少,而乡下粮食流入不足会推动城内粮店加倍进口洋面。
洋商卖了洋面就要收取银子现洋回去,给大清铜钱人家是不要的,毕竟这玩意儿在海外一文不值。
银洋外流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贵重金属减少,银子少了,银铜之间兑换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银贵铜贱。
请仔细想一想,这些价格下跌的铜钱最后都去了哪里呢?
答,乡下!
因为乡下老百姓穷啊,家里能花得起银洋的没有几个;而城镇居民你给他铜钱,他也不想要,因为人家要去粮店买洋面回来糊口度日,拿铜钱去买面,人家粮店不愿意收。
于是,粮价越低,涌入农村的铜钱就越多;涌入的铜钱越多,老百姓就越不愿意种粮食:能挣几文钱买点日常所需的油盐就行,反正也不打算往外卖粮食。
恶性循环!
行吧,闲话说的也不少了,反正当时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在三百斤左右,而老爷爷家的一百亩地,年成最好的时候,也就打三万多斤粮食,可这些粮食你还能都搬回家不成?
扣掉给佃户的分成,来年的种粮,修理整治农具沟渠的开支,饲养牛马的口粮等等,还要应付衙门的种种摊派,以及多如牛毛的苛捐,最后进到老爷爷家中粮囤的粮食,也就八千来斤!
这些粮食还得应付全家十几口人一年的衣食油盐等开支,最后能剩在粮囤里的余粮,就只有两三千斤的样子,最多卖八九十块大洋,只相当于砖厂一个多月的收益。
因为卖不出多少钱来,所以这些余粮除了留下一些备荒,剩下的大部分都让老奶奶拿去结了善缘……
我曾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白领辞去高薪工作,成立一个公益组织,志愿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提供营养午餐。
那个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北京工作时他感到压力很大,即便去吃几百上千的大餐,也索然无味。但现在和孩子们一起蹲着吃五元一份的盒饭,看着孩子们脸上满足的笑容,他却感到快乐幸福。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善之名,行善之事,终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