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搭档啊,小墨他的确是无价之宝,台北那家当铺的朝奉竟然拒收,也真是有眼无珠,不过这得算作极其特殊的例子了吧?难道世上还有其它类似的案例么?”
“那当然了,这种例子可是屡见不鲜。”
“噢?真的假的啊?搭档你快讲讲!”
“六子,你知道《海湾圣诗》么?”
“海湾……圣……诗?难道是一场以诗会友,依据诗文水平高低来一较高下的文人诗会么?六爷我听说,你们人类最近很喜欢搞这样的集体活动,比如上回电视新闻里就在介绍什么海湾盛宴,亏得那次六爷我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这场宴会都能上什么美味佳肴,咱捞不着吃,好歹跟着过一下眼瘾也好。哪承想我眼巴巴等了俩小时,愣是一盘菜没见着,来来去去看的全是人脑袋,你说这帮人是不是在搞笑?这不吃饭叫什么宴会啊!”
“……那叫海天盛筵!再说那些参加者也不是冲着吃饭去的……咳嗯,不说这个了。”
我告诉小六子,这《海湾圣诗》是一部外文书,其英文全名叫做《BayPsalmBook》。
据记载,该书在一六四零年出版于马萨诸塞湾省剑桥,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本印刷书籍,记载了当时移民北美的清教徒使用英语翻译的希伯来语圣经中赞颂天主的诗歌。简而言之,这就是一本基督教徒做礼拜时念的经书。
“合着搭档你讲了半天,原来只是一本经书啊?害得六爷我白兴奋一场,一本经书又能值几个钱?”
“哎,六子你可不要小看这本《海湾圣诗》呦,据说此书目前世上仅存十一本,全部被北美的各大教堂与图书馆收藏。在二零一三年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一本《海湾圣诗》被美国大商人戴维?鲁宾斯坦以一千四百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从而刷新了印刷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记录,该书也因此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贵重的印刷书籍。”
“我去!一千四百万美元?这么贵?!”
“换算过来差不多得有九千万人民币,也就是说,假如咱们能得到三分之一本《海湾圣诗》,就可以直接收拾行李回家了。而且六子,其实这一千四百万美元并非《海湾圣诗》真正的身价,这本书是由波士顿旧南教堂送拍的,其目的是扩大教工编制,筹集修缮资金,所以这次拍卖实际上是一次为教会募集善款的慈善行为。戴维?鲁宾斯坦拍下《海湾圣诗》之后,立刻将它捐赠给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所以一千四百万美元其实只是《海湾圣诗》的转会费!”
“搭档你是说,那个叫戴什么斯的最后又把这本经书送人了?他这九千万岂不白打了水漂?”
“也不能这么说,凭借捐赠《海湾圣诗》的行为,鲁宾斯坦在美国上层社会中迅速积攒起大量声望,每一个信教的家庭都愿意对这位慷慨的慈善家敞开大门。换句话说,捐书之后的鲁宾斯坦在美国国内就没有吃过闭门羹,如此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回馈给他十分广阔的商机和滚滚而来的财源,这也是一位善良的捐赠者应得的报酬。”
“原来如此。可是搭档,《海湾圣诗》这么值钱,跟你要讲的特例又有什么关系呢?”
“六子你别着急啊。哎,对了,不知你刚才听出来没有,之前我反复强调《海湾圣诗》是一本印刷品对吧?”
“是啊,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这里面的问题可大了去了。《海湾圣诗》既然是印刷品而非手抄书,那就说明,假如当年印制书籍的底版还在的话,这本书随时都可以一变百,百成万!统一印刷的书本压根儿没有真伪的区别,只要不修改内容,原版和再版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虽然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眼下《海湾圣诗》的底版很可能不复存世,但谁也说不准当初印刷《海湾圣诗》的出版商会不会在教堂订书的份额之外,一时心血来潮,索性趁着手里握有印刷底版,自费多印上个几十本,留着日后当作礼物送人!”
也就是说,将来某一天改造修缮某个百年老宅的时候,人们很有可能会从砖墙里找到一个密封完好的文件箱,打开一看,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品相十分完好的一整箱子原版《海湾圣诗》!”
“按照搭档你的意思,这本世界上最贵的经书,将来有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白菜价?”
“完全有这个可能。《海湾圣诗》出版于公元一六四零年,那一年正好是大明崇祯十三年。”
众所周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在明朝中后期十分发达,古典四大名着当中的三部基本成书于该时期。
早在大明万历四十二年,即一六一四年,江南地区的市面上就出现了“杨东来评绣像刻板印百回本西游记”,当时名叫《古本西游证道书》。
这部《西游记》话本在民国后期由古善本丛书出版社影印,我在网上曾见过影印本的扫描件。
对比一下差不多同时期成书的《古本西游证道书》与《海湾圣诗》的扫描件,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印刷清晰度、图书装订手法还是书籍内容,《古本西游证道书》都远远超过《海湾圣诗》。
尤其是书籍内容,前者的文字长度超过后者一倍还多,真要论起印刷难度与技术挑战,二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要说起两本书之间的价格差异,后者却比前者高出了将近三个数量级!
所以我不太明白《海湾圣诗》为什么会那么值钱,难道是他们老外少见多怪人傻钱多?最后也只能马马虎虎搪塞一句各花入各眼罢了。
所以,如果有外国友人拿着一本《海湾圣诗》来中国的当铺典当,我敢说即便当铺的朝奉不当面拒收,这朝奉开出的收当价格也绝对能让那位外国友人原地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