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次,魏广德和张居正联手斩断了冯保想要伸向外朝的爪子,力推陆树声出任礼部尚书一职,私下里威胁任何胆敢投向冯保的高官。

这次,若是冯保向张居正示好,他可不敢相信张居正就会秉公处理这个案子。

要知道,在张居正的判断里,自己这边应该不会过于为难,替高拱出头。

说起来,现在不管是张居正还是魏广德,亦或者高拱,都是裕袛旧人,但相互之间各有各的利益,都有些不对付,只是维持表面和谐。

唯一需要摆平的,就是构陷出足够的所谓罪证,糊弄朝臣的眼睛。

而此时的张居正,也在府中做着和魏广德同样的事儿。

“元树,此事内阁会秉公执法,不会出现你所担心的场面,冯保说什么就是什么,朝堂诸公都看着呢?”

张居正苦口婆心给李幼滋解释,内阁不会听信厂卫一面之词,肯定会仔细斟酌所有证词和细节。

“何况,最终此案,内阁也不会接受只是厂卫完成,他们只是负责侦查,收集证据,最后还是要三司会审才能定罪。

公堂之上,可不是他厂卫说了算的,一切都得经得起推敲。”

张居正仔细给李幼滋说了内阁之后的商议结果。

“那缇骑南下新郑抓人,你事才也说了,厂卫现在只有刺客的一面之词。

人在他们手上,三板之下,还不是想要什么供词就有什么供词。”

李幼滋依旧担忧道:‘除非把人犯送刑部审问,否则很难安天下悠悠众口。’

“你的顾虑我明白,外面还有许多官员在等我去会面想来也是为了此事。”

张居正叹气道,他本身是不想深度介入这件事儿,毕竟是冯保起的势,要搞的也是他的对头。

当初冯保把高拱赶下台,派番子一路押着高拱回新郑,也是一班大臣跑到他这里来说起,逼得他不得不上奏,请求给高拱回乡提供驿道便利。

没想到如今,还是这样的局面。

首辅当得,真叫人憋屈。

大家平时对高拱可都没好话,可真到了丢文人面子的时候,还是跑出来为他说话。

张居正想了想才说道:“明日我会上奏此事,我刚才已经说了,去新郑的人不是抓高拱,只是监视他,怕他真的涉案潜逃。

这边,只有证据充分,朝堂绝大部分官员都认同的情况下,才会下旨拿人回京逮问,这点你放心。

厂卫提交证据,但凡有点瑕疵,都不会下这道旨意的。

不管怎么说,高拱都是内阁前首辅,也代表着天下士人的脸面。

这点,内阁诸公还是都看得清的。”

送走李幼滋,张居正又去见了其他人。

好家伙,满满一屋子的官员,品级最低也是五品。

接下来又是一番类似和李幼滋的谈话,才算安抚下所有同僚。

大家其实也接受,虽然想不明白高拱这么做的目的,但是若真的事关高拱,御案肯定是要彻查,高拱绝对逃不脱,他们也不敢为他求情。

都刺王杀驾了,还有什么情面可讲。

但若是厂卫构陷大臣,那就不同了。

今天搞的是高拱,那明日的目标又是谁?

当初厂卫横行之时,朝臣可没少被吓得亡魂丧胆,他们这些京官是真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重现。

所以即便心里不喜欢高拱,但也不能看着他被人构陷下狱。

于是第二天进入内阁,魏广德和张居正的奏疏就不约而同的被送入宫中。

两人面对的官员不同,张居正那边受到的压力更加明显和巨大,所以他的奏疏显得就比魏广德要更锋锐一些。

奏疏里,张居正不仅质疑了冯保提交的证据,更表示应该进一步追查王大臣身后的主使之人,将敢于犯驾之人绳之于法。

而魏广德这边,上奏只提公审,要求证据必须服众,对于追究幕后之人则是只字不提。

这个幕后之人,就现在他能想到的就两个。

一个是王大臣就是刺客,有人买凶行刺。

那不用说,厂卫会追查清楚的,绝对不会放过可疑之人,两宫太后也不会放任稀里糊涂结案。

另一个,若王大臣不是刺客,谁操盘了王大臣的供词,将矛头指向高拱。

毫无疑问,那就是冯保,他借机生事。

魏广德的奏疏递进去后,自然很快就被冯保看到。

他很精明,一下子就猜出魏广德的想法。

他其实在忽悠王大臣的时候就已经棋差一着,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完善证据,制高拱的罪,另一面也担心事败后暴露自己。

相对张居正的奏疏,冯保自然更看重魏广德的意见。

所以,两份奏疏递上去,先后之分他还是能拿捏住的。

“你过来。”

不过,这并不是冯保的全部操作,他叫过身边的心腹太监,低声吩咐道:“你去内阁告诉魏阁老,这个王大臣,曾是戚继光手下的兵。”

冯保没有说出王大臣是戚继光手下逃兵的事儿,而只说是戚继光的兵,少了这一个“逃”字,影响可就不同了。

虽然即便顶着逃兵的帽子,真要算账,戚继光的责任也洗不清,可毕竟要好些。

可只说是戚继光的兵,其实暗中已经点出戚继光可能也涉案。

魏广德想不插手此事,没门。

到时候自己真有事儿,还得你出来给杂家兜着。

是的,魏广德在冯保心里,已经成为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不是张居正。

实际上,这次斗倒高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自然没有人会想到冯保和魏广德有什么交情。

前些日子,朝堂百官私底下议论此事时,就有人猜测冯保和张居正是不是暗通款曲,斗垮了高拱。

毕竟,谁受益谁就有动机。

就现在看来,此事件最大的得利者就是张居正,他借此一跃成为当朝首辅。

好吧,其实古代也有许多阴谋论爱好者,他们喜欢从最坏的角度思考问题,拼凑出自以为的真相。

当然,这样的真相,十有八九不真,不过也偶有真实的事件,只是云山雾罩不够清晰,这也是正史之外还有民间野史流传的原因。

至于魏广德,那会儿还在船上,就这个时代的通讯技术,可没人会认为冯保操作此事时有机会和魏广德联系,自然就被排斥在外了。

与其猜测魏广德掺和其中,不如说高仪有参与还更为恰当。

也是因为外面有他和张居正暗中勾接的传言,所以冯保就不得不考虑最后结案。

这个案子肯定不好轻易了结,必须有人强力干预才可以,而现在能做到的,只有张居正和魏广德。

张居正已经被刨除,否则他和张居正勾接的消息传到两宫太后耳中,他也会吃挂落。

内阁,魏广德值房。

“回去告诉冯公公,我知道了。”

魏广德见到冯保派来的人,也知道冯保带的那句话,也更坚定了魏广德处置此事的决心。

冯保要是能完善所谓的证据,把高拱坑死,自然他不会多话。

而一旦证据不足,高拱被从此案中摘出来,那这案子就得快刀斩乱麻结案,只有让王大臣尽快被处斩,才能不让事件继续发展,攀咬上更多的朝臣。

戚继光涉案,魏广德当然是不信的。

但是此事一旦被公开,蓟镇总兵官他也别想做了,能保住不下狱就不错了。

魏广德暂时放下公务,坐在书案后思考一阵,也大致想明白了冯保的打算。

他和张居正的那些传闻,魏广德有所耳闻,其实都是高拱党羽离开京城时释放的消息。

否则,一般人还真不容易把两人联系到一起。

只有对手,才是最了解他们的,这话是一点没错。

虽然张居正遮盖的很严实,但终究还是逃不过高拱的眼线,他和冯保之间的联系还是被发现了蛛丝马迹。

只不过,那时候高拱权势滔天,他大意了,低估了冯保在宫里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有张居正支招的威力。

魏广德暂时还是不打算介入此事,还是让谣言再飞一会儿,等王大臣过堂的时候看情况再出手。

而张居正此时的打算其实和魏广德差不多,他也不想介入太深,实在丢首辅的面子。

在他看来,既然冯保已经说通了王大臣,只要过堂时王大臣咬死高拱,此案貌似还是大有可为。

至于完善证据,张居正一点也不担心。

毕竟是厂卫办案,他们能不知道这些。

而此时的刘守有在北镇抚司大堂正在面对他的上司,锦衣卫都督朱希孝的询问。

朱希孝因为大哥的病,这些日子都没有来锦衣卫这边管事儿,有时间也是去五军都督府帮助处理公文。

虽然五军都督府的权利被架空,可每天各地卫所报上来的公文还是不少,都需要及时处理。

“你是说,那个王大臣,其实就是四九城混迹街头的混子,偷到内侍衣冠想的就是进宫里偷东西?”

“是的大人,卑职带卫里刑讯高手进行过审问,得出的结果就是这个。”

“那怎么又变成被高拱指使,行刺皇帝?”

“之后,大牢被东厂接管,卑职也不知道后来是怎么回事儿,事态会发展成这样。”

两人低声交谈下,朱希孝很快就搞明白了来龙去脉,也知道就是一件普通案子被冯保搞成惊天大案。

混子身上藏着刀剑,其实再正常不过,都是好勇斗狠之辈,能不带点家伙事儿防身吗?

“此事有些麻烦,最主要这事儿和我们锦衣卫一点关系也没有,可外朝那些人,却把我们和东厂联系到一起,实在可恶。”

朱希孝有些生气的说道。

“是啊,那些人惯会见风是雨,什么都不知道,只会胡乱指责。”

刘守有也是抱怨道。

“既然一开始,此是就和我们没关系,这事儿我们得摘出来,神仙打架,我可不想把咱们也牵扯进去。”

说到这里,朱希孝看着刘守有,加重语气问道:“你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吗?”

“是,大人,卑职明白。”

刘守有立即躬身答道。

“那我就走了,就是听到消息,担心家里出事儿,所以过来看看。”

朱希孝又说了句,起身就往外走,“这里你多费心,都督府那边事儿还多,我可能顾不过来。”

等朱希孝离开后,刘守有脸上露出苦笑的神态,今儿朱希孝明着是回来过问此事,其实也是要撇清关系。

想了想,刘守有就回到自己位置上,拿出一张信札铺好,提笔就开始书写。

等写好字条,待晾干后这才对折放进一个信封里封好。

“来人。”

对着外面大喊一声,有心腹校尉进来。

刘守有把信封交到他手里,又招招手。

那校尉急忙附耳过去。

很快,刘守有就在那人耳边说了几句,随后那校尉就躬身抱拳,离开了大堂。

下午,魏广德还在内阁值房忙着处理公务,芦布小心翼翼进来。

“何事?”

魏广德随口问道,以为又是又奏疏分发到自己值房,所以头都没抬。

芦布没接话,快步到了魏广德身边,俯身附在他耳边一通嘀咕。

“给我吧。”

魏广德听了芦布的话,只是微微皱眉,随即就说道。

芦布急忙从怀里摸出一个信封,双手交到魏广德手中。

在魏广德挥手后,这才转身出了值房。

魏广德等人离开了,这才撕开信封,抽出里面字条。

快速浏览一遍后,魏广德微微张大嘴巴。

刘守有,魏广德还有印象,不过主要还是因为陆绎离京前给魏广德的名单里有他的名字。

刘守有能够从锦衣卫百户升迁到现在锦衣卫同知,多亏当初和魏广德相识,双方配合倒还默契。

加之这些年没了陆炳,锦衣卫势微,刘守有这个文官因功劳萌荫入的锦衣卫,自然得到额外的提携。

其实说起刘守有的选择,还真的很宽。

刘守有是湖广麻城人,麻城刘氏一门自始祖刘梦传至十世刘侗,代代相继,功业不断,是历史上闻名的世家望族,成就了“十代元魁世胄,九封官保名家”的辉煌。

和张居正同为湖广老乡,不过刘氏家族其实是顺应明初“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流才来到麻城定居,刘家祖籍是江西弋阳。

刘守有和曾省吾类似,都和江西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不过在最终选择时,刘守有还是选择了他接触过的阁臣魏广德,毕竟当初陆家在卫所里提携于他,多少也是看了这位的脸面。

今日朱希孝来北镇抚司,直接加快了刘守有的政治选择,他把锦衣卫掌握的消息传递给了魏广德。

不过,这只是开始。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中华第四帝国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