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
此话一出,台下的村民一片哗然。
“村长,听这意思,建这客栈还得大家伙儿掏钱呐?”有村民犹豫着问道。
“没错,是这意思。”季满金点点头,随即又道,“不过放心,这事儿啊,不强制!“
听到不是必须掏钱,不少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虽说村里家家户户都靠白蜡生意赚了钱,但有些白蜡树种的少的,又得买田地,又得留些银子盖新房,这剩下的,还真不多。
让他们从兜里掏钱,还真是不大舍得。
“大家伙儿愿不愿意掏钱,且听我讲完,你们再好好考虑。”
“我这边合计了一下,咱们要建的客栈呐,满打满算,得要二百两银子……”
其实不到二百两也能盖起来,但任芸说了,除了盖房的银子,也得提前预留出一个月的人工费用,正好也能凑个整。
“啥?要二百两?这么多!”
“这盖个青砖大瓦房,也用不着一百两呐……”
“就是,我也觉得太多了!”
听见几个村民的议论,季满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无语道:“你家里头盖屋子,能跟建客栈比?你家里才几口人呐?”
任芸见季满金要开怼,忙帮着解释道:
“一套青砖大瓦房,可住不下几十人,咱们要建的客栈,可是三层楼那么高,十来间客房,一百两可远远不够的。”
几个村民闻言,这才默默闭上了嘴。三层楼房,这二百两确实不算多了。
“这二百两,也不是白白让大家伙儿掏出来的。”
季满金见没人挑刺就,便接着朝众人道,
“依着咱们孺人的提议,此番筹建客栈,准备实行分红制!”
“分红?分红制是个啥?”
“村长,啥叫分红制啊?”
“分红就是,就是那个……”季满金试图解释,却一时间有些卡壳。
任芸忙把话接了过来,跟众人进行了一番详细解释。
这分红制,其实说白了,就是讲一部分盈利按比例分配给投了资的村民们。
“建客栈需要二百两银子,统共分成一百股,也就是投入二两银子,便能获得百分之一的股份。”
“最低可入半股,也就是一两银子起步。”
“等到了每年年底,便将客栈的盈利拿出八成来,按照大家伙儿持有股份的比例发给大家。”
“至于剩余的两成盈利,便入村里的公账,留着以后客栈的维护,或者扩大。”
任芸刚解释完,便有人忍不住问道:“那这客栈,一年能赚多少钱呐?”
这要是一年到头就挣个几两银子,再这么多户人家一分,那都不够塞牙缝的了!
这题季满金可会,早就跟任芸一起分析过了,于是开口道:
“咱们镇上那家客栈,普通客房每间是八十文一日,每个商队至少有五六人,两人一间就得开三间房……”
“另外还有伙食费,每个人一天的伙食少说也得三十文。这样算下来,单一日咱就能赚四百多文。”
“这是小商队,若是换做几十号人的大商队,那就赚得更多了!”
“多的不敢说,咱这客栈开下来,一年赚个几大十两指是没问题的!”
季满金没说的是,那些商队来拿货的时候还不一定有现货,这要是等上三五日的,那赚的房钱可就更多了。
当然,小福村的白蜡生意是图长久做下去的,名声也很重要,季满金可不允许有人为了多赚这么点儿房钱,就做出故意拖延交货时间这种缺德事。
“而且,我跟你们说,咱们的客栈可跟别处的不一样,是咱们孺人亲自设计规划的!我敢打包票的说,那就是天底下独一份儿的!”季满金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道。
眼看着金满金还想吹嘘自己的设计有多好,任芸忙开口道:
“咱们的客栈重在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所以到时候住宿标价应该还会往上调高一些。”
这意思,就是到时候赚得只会更多呗?
听二人讲解完后,就有很多村民已经心动了。就算按普通的定价,一年赚几大十两,顶多三年的时间就能回本了。
这往后的盈利,那不就等于是纯粹白给的银子呀!
而且主要这事儿吧,要是换做旁的人提议出来,那在大家伙儿看来就跟画大饼无异,也就听听吧,谁敢往里头砸银子?
可是如今是善言他娘亲口提议出来的,那可信值,是蹭蹭蹭地往上涨!
毕竟善言他娘是谁啊?那可是全村最会赚钱的人!跟着她走还能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