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四六章舌战

乌云伴月、夜色阑珊,极泰殿中、灯火辉煌。宾朋高坐、觥筹交错,醇酒珍馐、琳琅满目,宫娥萦绕、侍者如云……

宴会刚刚开始,这也是大病初愈的景泰帝第一次露面,恭贺陛下圣寿安康自然成了主旋律,但景泰帝不能饮酒,只是略略沾唇便放下来。达官贵人们便转向秦雷,纷纷要敬他一杯‘庆功酒’,就连齐王和周王也亲自给他端酒,一时间,这位景泰帝的主治大夫也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至于本来的主角……东齐使团成员,只好暂且在一边凉快了。

被抢了风头的齐国使节,已经认出那位炙手可热的新贵,便是当年那不起眼的小质子,心中自然直泛酸水。这人就是这样,看不得原来比自己差的人翻身上位,那感觉……比老娘被人糟蹋了都难受。

见楚国那些趋炎附势的蠢货告一段落,齐国使节席上站起一人,举着金樽道:“在下赵无病代表齐国使团,敬增寿王殿下一杯。”

这位兄弟可是齐国大大的名人,素有‘万年老二’之称,话说他是赵无咎的二弟、百胜军的副统领、兵部左侍郎,就连爵位也是‘公侯伯子男’中第二等的武英侯,得此雅号乃是实至名归。不知道是不是上官丞相幽默细胞发作,这次居然又给他安排了个使团副使的位子,看来要让他将光荣传统保持到底。

见那赵老二敬酒,秦雷颔首笑道:“岂敢岂敢。”便与那武英侯隔空虚碰一杯。

武英侯将金樽递到嘴边,却突然停下动作,呵呵笑道:“恕在下妄言,怎么看着殿下如此面善呢?莫非在哪里见过?”说着一呲满口的黄牙,怪笑一声道:“在下可是第一次来贵国呢。”‘贵国’二字发音特别重。

秦雷早知道他来者不善,也搁下金樽,面上波澜不惊道:“孤悬壶济世,诊治过的病患何止千万,也许给侯爷看过病也未可知……”

武英侯不愧是个武人,性子十分憨实,顿时被秦雷把思路带到了阴沟里,坚决摇头道:“绝对不可能,本人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怎么会有病呢?”

秦雷抱歉的朝他笑笑道:“那就是孤认错人了……上次有个来看男科的,与侯爷长相酷似。但武英侯说不是,那就一定是认错人了,孤王给你赔不是啦。”这话阴损之极,虽然等于什么也没说,却让人听着就是那么回事。

大殿里的闷笑声连连,楚国贵族本身就对这个没礼貌的武英侯颇不感冒,便听有人怪笑道:“增寿王一定是认错人了,武英侯一定是没有病的。”

边上人奇怪问道:“你又不是增寿王的跟班,为何如此笃定呢?”

那人眨眨眼睛,抖机灵道:“你可知武英侯大人高姓大名?”

“赵无病啊……哦,”发问的也笑了:“呦,人家都把声明写进名字里了,不会是做贼心虚吧?”

听着这些疯言疯语,赵无病的脸涨成猪肝一般的颜色,他仗着是天下第一名将的弟弟,一向飞扬跋扈,骄横不法,没想到竟然被一群南蛮奚落,顿时就要发作!

却被边上的正使拽住袖子,低声急促道:“莫中奸计!”赵无病虽然浑了点,却也不是个傻子,经自己领导一提醒,这才猛然惊觉……对呀,这十年间,齐楚两国的关系和睦,楚国对待齐使的态度也算客气,从没如此轻慢无礼过。

‘有些反常!’两位使节对视一下,赵无病便就势坐下,让一直冷眼旁观的秦雷大为失望,他本想发挥无事闹三分的优良传统,直接搅和了这次宴会,没想到那赵无病看着浑不吝的,竟能把火气压下去。

但齐国这二年气焰嚣张……昭武十六年的那场战争给他们壮了胆,且通过变法,国库里一下子有了钱,又给齐人增添了许多信心,可谓既有心又有胆,怎能不嚣张?

所以他们咽不下这口气!正所谓小弟扑街大哥上,把爆仗似的副使大人安抚住了,那正使便缓缓站起来,看一眼对面的齐王,这才端着酒樽道:“方才正使大人敬过了,也该轮到下官了,”说着把那酒樽朝秦雷一举,恭声道““止戈公请了,下官先干为敬!”

秦雷还没来得及说话,齐王突然插嘴道:“孟大人,你为何称呼增寿王为止戈公啊?”

那副使乃是齐国礼部尚书孟延年,闻言朝楚妫邑拱手笑道:“王爷容禀,这止戈公是增寿王的另一个封号。”

齐王满脸不解道:“不对呀,增寿王在秦国的封号不是隆威郡王吗?”

孟延年一脸学究模样道:“王爷有所不知,增寿王殿下在敝国还有个止戈公的爵位呢。”

“哦,增寿王还有这么丰富的履历呢?”齐王一脸羡慕道:“楚齐秦三国占全了,这叫什么来着?”还装模作样的挠了挠头。

那赵无病终于逮到机会道:“三姓家奴嘛!”

如果说方才还算是调笑的话,那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是可忍,孰不可忍?顿时很多人都变了脸色,齐刷刷的望向话题的主角,看到到底会作何反应,大殿里一下变得静悄悄的。

秦雷确实要气炸了肺,他秦雨田什么时候被人如此侮辱过?右手便按向了桌上的盘子,那可是纯铜的啊。

“一切为了大秦!”耳边传来乐布衣低沉的声音,秦雷这才梦醒,压抑住满腔的怒火,冷冷道:“按照武英侯的说法,当年苏秦佩六国相印,岂不是一妻六夫、人尽可夫吗了?”

这话引得大殿中一阵喝彩,人们都为增寿王的急智折服。要知道齐国一向推崇这位号称‘齐之苏秦’的前齐武安君,秦雷便将苏秦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拿出来攻击,让对手不得不为其辩护。

武人口拙,赵无病顿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孟延年赶紧顶上道:“止戈公此言谬哉,要知道当时是秦国野心勃勃,列国无力单独抵御,此时武安君而出,合纵六国,共抗暴秦,这才担任合纵长、佩六国相印的千古佳话。”说着轻蔑的看秦雷一眼道:“与止戈公这种四处纳福,没有任何可比性。”

说完这话,他便干脆离席,走到殿前,朝一直闭目养神的景泰帝拱手大声道:“陛下,现今西秦强暴,穷兵黩武,列百万铁骑于两国边境,虎视眈眈、垂涎齐楚,狼子之心、昭然若揭!延年虽不才,然仍愿效仿昔日武安,合纵齐楚,共御暴秦!”

话音一落,齐王便带着一群武将起身,高声附和道:“合纵齐楚,共诛暴秦!”声音之大,足以将屋顶掀翻。

而更多的文臣贵戚们,却紧紧盯着景泰帝,无声的表示着反对。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切都昭然若揭了……这根本不是什么意气之争,也不是什么体面问题,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斗争。齐国人希望楚国远离秦国、合纵伐秦,所以他们肆意攻击秦雷;而以齐王为代表的楚国武将系统,也希望掺和进齐秦之战去,对于武将们来说,只有打仗才能立功受奖、加官进爵,且可以名正言顺的贪污粮饷,而对于齐王来说,满足武将们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可只要不是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就一定会有主和派的存在,道理很简单,国家资源有限,一打起仗来,就得让你们这些武夫予取予求,那我们这些和平人士喝西北风去啊?因而以周王为代表的文官贵戚们,统统的不想打仗。

但这一切,还需要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定夺。

满屋子都望向景泰帝,希望他能做出有利于己方的决断,然而皇帝陛下却依然紧闭着双眼,甚至还传出了轻微的鼾声。大殿里静极了,所以大家都听到……陛下已经睡着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清越的声音响起来:“谁能告诉小王,苏秦是怎么死的?”众人的视线一下被吸引过去,见出声的正是那位增寿王殿下。

秦雷意味深长的看了齐王对面的周王一眼,楚妫娚心领神会道:“据史书记载,是被齐湣王车裂而死?”

“车裂?那不就是五马分尸么?”秦雷惊呼道:“为什么孟大人的偶像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楚妫娚极为聪颖的,顿时明白了秦雷的意思,温柔一笑道:“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奸细!所谓合纵诸国,不过是为了燕国一国罢了,这样的叛徒还能为齐国敬仰,实在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他的笑容虽然温柔,但说出的话却冰冷彻骨。而且故意将此齐彼齐混淆,也让孟延年抓不住口实。

此言一出,孟延年顿时出了一头冷汗,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那看似简单的秦雨田,从说出‘苏秦’两个字开始,便已经为自己挖下一个大大的坑,而自己果然就毫无所觉的掉了下去!

愤愤的看秦雷一眼,方才还气势汹汹的孟大人,一屁股坐下不再说话。

稍微解释一下,战国时期乃是华夏历史上最灿烂的星空,涌现出了一大批这家那家,号称诸子百家。而这其中,有一位称不上最好最强,但绝对是最能忽悠的仁兄。这位仁兄名唤苏秦,是韩国人,当然是赵魏韩的韩,而不是高丽棒子的韩。这位仁兄曾经被父母、媳妇、嫂子轮流羞辱,然后一生气用锥子扎了自己的大腿根子,凭着这股疯劲,他又背着把破剑四处上访,被秦政府遣返之后,终于被燕政府收留。

当时燕国被东边的邻居齐国欺负的哭爹喊娘,比丫鬟还没地位,苏秦便主动请缨,去齐国捣乱,在忽悠着齐人归还燕国土地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憨厚的山东大汉的信任,十几年间兢兢业业,为糟蹋齐国呕心沥血……为了转移齐国的注意力,便忽悠齐王打宋国;为了消耗齐国的实力,又忽悠着六国打秦国,然而别的国家都是意思意思,只有憨直的齐国人信实,几十万大军劳师远征,结果一仗没打,却让其国力大损;而苏秦又暗中合纵五国伐齐,终于把一个与强秦并称东成西就大齐国糟蹋的日薄西山,在几年后被人敲得只剩下一个县级市,差点亡了国。

这就是苏秦同志的光辉历史,之所以要说这么详细,只是为了证明他是一个二五仔,虽然这个词是因为他的死而得名的[注],但他才是史上最强二五仔。

而现在的齐国人之所以推崇他,是因为他牛到极致的忽悠功夫,而不是他史上最强二五仔的身份。更何况此齐非彼齐,现在的齐国皇帝姓齐,而战国时那个齐国的国王可姓田,人家老齐家可没准备认老田家当祖宗,自然也没有替祖宗雪耻的自觉。

所以就算秦雷和周王骂苏秦一万遍‘二五仔’,齐国人不会觉着太难堪。

但是,孟延年拿苏秦说事儿,劝楚国合纵的话,显然就太离谱了。要知道,这位武安君大人搞合纵可是不安好心的,他不是为了抗秦、而是为了当好他的二五仔……不把齐国彻底玩残,决不罢休!

所以楚国人很是要问一问,你孟大人是为了把你自己国家玩残了呢,还是要把我们楚国玩残了?多半还是楚国吧……

见慷慨陈词的齐国正使哑了火,楚国的和平人士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一时间群情激昂、群策群力、群魔乱舞、群蚁溃堤、群起而攻之,把个齐国使节数落的体无完肤、无地自容。

看见场中这个形势,齐王那伙人哪敢帮腔,一个个低头喝酒,装聋作哑起来。

“好了……”就在大殿中唾沫横飞、脏话乱撇的时候,高高的玉阶之上,传来了景泰帝那威严而低沉的声音,嘈杂声戛然而止,最后的决断到来了。

看着满脸忐忑的齐国使节,景泰帝缓缓道:“我楚国一向珍惜与齐国的友好关系,也一定会帮助贵国的。”

孟延年和赵无病闻言大喜,孟延年更是喜不自胜道:“太好了,有贵国的水军加入,至少可以拖住秦国的一半兵力!”

景泰帝摇头笑道:“我们楚国只为贵军提供粮草,不出兵!”

暗骂一声老狐狸,孟延年不得不问道:“那会是多少万石粮草呢?”没兵有粮也可以接受……齐国以步兵为主,成本低廉,对兵力最大的限制便是粮草问题。

景泰帝伸出一根手指。

“一百万石?”孟延年掩口吐沫道。

但对他来说,今天注定是个失望的日子,只见景泰帝摇摇头,微笑道:“一千石。”

打发叫花子呢?

[注]二五仔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身为大忽悠,骗了许多人,自然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车裂,然后将首级悬挂在城门上,旁边 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而‘二五仔’正是这个说法的广东话版。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三国之仲谋天下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我在三国有良田逆成长巨星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东汉之楚国崛起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苏丹的新月寻秦记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开封府胥吏莽在北宋末年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石姬的两千年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