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诚从军这么久了,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军队。
悍不畏死,英勇坚韧,训练有素,而且有着强列的荣耀感和战友情。
尹诚不知道韩楚凡是用了什么方法,才能训练出一支如此优秀的军队。
“我怎么感觉我想哭。”
“我也想哭,他们的歌声让我想哭。”
“这支西北军,让人难以形容,很不一样。”
“他们是大夏无敌的军队,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存活下来的京营士兵,彼此交谈着。
西北军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闵健和范宏杰也是满脸的悲伤,这样的场景,这样悲壮的战歌,确实容易被感染。
韩楚凡率领着西北军回到了德庆城。
城中的百姓,放着鞭炮迎接英雄们的回归。
西北军第一次进德庆城的时候,城中的百姓看到了生的希望。
但是心中还是在担忧,西北军是否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厉害,能否打退妖族。
现在他们心中彻底放下了担忧,妖族军队已经被击败了。
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了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三天后韩楚凡出兵收复被妖族占领的城池。
西北军一路向南,发现妖族早已经弃城而去,韩楚凡兵不血刃的收回了被妖族占领的几座城池。
“王,我们好不容易攻占的幽安城,真的要拱手让出吗?”
人族的边关重镇斩妖城,妖族称呼为幽安城。
虎族族长已经恢复了一些,听到妖王洛要带着他们撤出斩妖城,心疼的说道。
当初为了攻下斩妖城这座重镇,付出了上万妖族的生命。
现在就这么丢弃了斩妖城,灰溜溜的退回十万大山,虎族族长难以接受。
“我们不是大夏西北军的对手,尤其是他们那巨大的火器,能轻易的攻击到城墙上。
我们留守幽安城的话,只是白白送死。
现在撤回到山里,才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妖王洛冷静的说道。
他已经领教了西北军火器的厉害,尤其是西北军的火炮,射程远而且威力巨大。
假如他们妖族守城而战的话,就会变成西北军火炮的活靶子。
“王......”虎族族长和其他的气血境族长将领们,还想再多说几句。
妖王洛打断了他们的话,“我意已决,现在撤回山里。
诸位放心,我们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一定能击败大夏的西北军,为死去的族人报仇雪恨。”
见妖王洛已经下定了决心,众人也不再继续言语了。
“遵命。”
妖王洛回头看了眼高大的斩妖城,目光坚定的回了头,带着妖族的军队向着他们的老巢十万大山而去。
“西北军,韩楚凡。”妖王洛记住了这个人族,整个大夏恐怕也只有此人,才能成为他的对手。
两天后韩楚凡率军进入了斩妖城。
“大人,妖族的大旗。”耿春平指着城墙上的妖族军旗喊道。
“砍了,插上咱们人族和西北军的军旗。”韩楚凡回应道。
“诺。”
很快,斩妖城的城头上,飘扬起了西北军的军旗。
至此,瀛州境内被妖族占领的土城池,已经全部被韩楚凡收了回来。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妖族祸乱,暂时告一段路了。
这次杀了妖族这么多精锐的士兵和修武者将领,妖族应该会老实一段时间了。
不过统一后的妖族,确实成为了大夏南部的一个重大的隐患。
很快韩楚凡击败妖族收复斩妖城的消息,传到了帝都。
“还得是平北侯出马啊,什么京营、百济军,和西北军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是啊,平北侯的西北军才是咱们大夏的顶梁柱。
本来整个瀛州都快沦陷了,西北军一到立马稳住了局面,这才几天的时间,就收复了所有丢失的城池。”
“我大夏有平北侯,真是幸运啊。”
“北击巫族蛮族,剿灭中部的乱贼,收复南部的失地,平北侯韩大人乃是我大夏的大英雄。”
“说的对,为了我们大夏的大英雄平北侯韩大人,干了这碗酒。”
帝都的酒楼茶馆中,无数人激动的讨论着,韩楚凡在瀛州击败妖族收复失地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为韩楚凡和他的西北军,感到骄傲和自豪。
国子监中,学生们更是拍手叫好。
“【四方蛮夷,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平北侯这次的名句,和上次征伐北蛮时候的【凡日月所照,山河所至,皆为我人族土地】一样的威武霸气啊。“
“我更喜欢这次出征瀛州所说的这句,【四方蛮夷.......】
真是说到我的心坎中去了,听完后浑身都舒坦。”
“是啊,感觉比去了趟明月楼都舒坦,整个大夏也只有平北侯才能说出这么霸道的话了。”
“听说咱们国子监有几个学生在西北军镇马上就要当官了,混的很是不错。
你们说,咱们要不要也去西北军镇试试,反正咱们这几个人想要高中进士,基本没戏。”
“我也听说了,西北军镇搞了个西北大学,有个老乡就进入到了这个西北大学。”
“平北侯是我一辈子崇拜的对象。”
.......
帝都之中。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如今西北军已经收复了斩妖城,而且重创了妖族的精锐,南部可以安宁一段时间了。”宗宝笑着说道。
英轩帝也是面带喜色,收复了斩妖城,南边也终于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
“平北侯的西北军确实是无敌之师,宗宝你说,这次平北侯又立了大功了,该封赏他点什么?”
“这个,老奴不敢多言。”
“平北侯经过这次的瀛洲之战,声名更胜了啊。”英轩帝边批阅着奏折边说道。
宗宝低着头不敢接话,他也知道现在的韩楚凡,已经有些功高盖主了。
“加封韩楚凡为镇国公。”英轩帝面完表情的说道。
“陛下,国公之位是不是有些重了。”宗宝说道。
除了大夏开国时候的五位国公,定国公、英国公、睿国公、黔国公、荣国公外,大夏一直没有册封的国公。
“韩楚凡配的上镇国公,拟旨吧,加封韩楚凡为大夏镇国公,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