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回归了?出兵了?真是太好了。”
听到韩楚凡率领西北军,前往天北关后,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面漏喜色。
有了镇国公的西北军,此次天北关之战,大夏的胜率就高了。
不知不觉中,镇国公这个名字,在众人心中,有了很高的安全感。
数次关键的战役,镇国公总能率军取胜。
“宗宝,去通知定国公,暂时不用他前往天北关了,安心坐镇帝都。
另外,封镇国公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节制北方三州和京营的军队。
再赐他尚方宝剑和金牌令箭,凡有不听令者,可以先斩后奏。”英轩帝下达了命令。
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是大夏武官的最高官职,名义上可以统领大夏的所有总兵和军队。
当然这个官职是个暂时的虚职,在大夏的历史上,总共才出现过四次。
“退朝吧,颜尚书给朕记住了,两日的时间,朕要看到二十万石的粮草。”
“是。”颜兴苦着脸退下了。
......
西北军镇,韩楚凡率领着五万精锐的西北军,在平安城大校场集结着。
西北军经过扩军后,已经有了八万多士兵,八个军的编制。
这次随韩楚凡出兵天北关的是,西北军第一到五军。
其中,张远的第一军,卫钱的第二军,孙芳雨的第三军,这三个军是西北军最精锐的军队。
刚击败了强大的妖族,夺回了斩妖城。
第四军的军长是陈铁牛,第五军的军长是赵海。
两人之前都是武道学院的学生,在学院中表现优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炼体境武者,提前毕业进入了军队。
陈铁牛和赵海加入军队后任连长,因在瀛州的战役中表现出色,被提拔到了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军长。
这是两人第一次带领一个军随韩楚凡出征,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西北军的五个军,站着整齐的队列,穿着鸳鸯战袄,身披铁甲,威武雄壮。
这五个军的火枪营,已经完成了换装,全部换成了最新的第三代燧发火枪。
在有了机床后,火炮的生产效率也飞速提高,这次随军出征的火炮,足足有三百门。
有了这些先进的武器,就算是面对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巫族旗兵,西北军也丝毫不惧怕。
而且在他们面前的是,大夏的战神,西北军的领袖,大夏镇国公韩楚凡。
他们西北军,跟随着镇国公南征北战,还曾未败过。
韩楚凡听到天北关的消息后,和仇玄玉、何子东二人,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将刘小雨留给了暗部照看。
中途战马都累倒了,三人将第二境的速度发挥到了极致,终于在昨晚赶回了平安城。
回到平安城后,韩楚凡立刻下达了出兵天北关的命令。
这一战将决定大夏人族的命运,他将全力一战。
韩楚凡身穿白色铁甲,跨着灭世刀,气血境无敌的他,身上散发着强大的气势。
要和巫族主力军队打仗了。
经过了这四年的发展,他也有了一战之力。
巫族的人口稀少,总共才一二百万人,这次天北关之战,一旦巫族战败,他们短时间内,将无法再对大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韩楚凡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军队,这一支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亲自培养起来的无敌军队。
在他的身边,是西北军的核心阶层,将星闪耀。
军部部长刘天飞炼体境巅峰武者,军部副部长仇玄玉气血境初期武者,军部副部长耿春平炼体境巅峰武者,参谋司副司长马勇炼体境初期武者。
教育部副部长何子东旋元境初期修道者,道法学院副院长何政旋元境中期修道者。
然后是五个军的军长,站在各军的最前方。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发展,西北军的高端修炼者战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和巫族的高端修炼者战力,还有些差距。
根据情报获知,巫族军队中,每个旗的旗主固山额真,都有着气血境的战力。
但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斗,强大的修炼者,也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就算是气血境武者,在精锐的军队面前,也只能做到百人敌而已,很快就会气力耗尽。
大夏和大乾的国战,可是几十万军队的大战役,比拼的还是军队的战斗力。
韩楚凡抽出了灭世刀,高声吼道:“保家卫国,杀鞑子。”
随着韩楚凡一声暴喝,下面的军队瞬间沸腾了。
没有多余的话语,只需要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激发出西北军的斗志。
因为发出吼声的人,是大夏镇国公韩楚凡,这就足够了。
“保家卫国,杀鞑子。”下面的西北军跟着吼了起来。
“保家卫国,杀鞑子。”
.......
“万胜。”
“万胜。”
“万胜。”
.......
万胜的声音,如同海啸一般,传遍了整个平安城。
大校场周围,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他们的脸也涨的通红,跟着西北军一起大声吼了起来。
北方三州的百姓,对鞑子的痛恨,甚至还超过了蛮子。
因为近几十年来,鞑子劫掠他们最狠。
无数人因为鞑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而现在,他们的西北军,这些英雄子弟兵,即将奔赴天北关,为他们而战,为整个大夏人族而战。
“保家卫国,杀鞑子”和“万胜”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西北军的战歌,再次响起。
新军们不自觉的唱起了这一首,伴随着他们经历了多次血战的战歌。
韩楚凡和身后的将领们,也一起唱了起来。
百姓们,也跟着唱了起来。
“爹,他们唱的是什么啊?”百姓队伍中,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问着他的父亲。
“孩子,这是咱们西北军的战歌,这是无敌的战歌。”小男孩的父亲,一脸骄傲的说道。
小男孩仔细的听着战歌中的每一个字,将它深深记在了心里。
威武霸气的铁甲,整齐的军列,雄壮的战歌,给今天在大校场周围的孩子们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加入西北军,保家卫国,在此刻成为了他们的梦想。
“公主,我感觉我的血液在沸腾,还有种想哭的冲动。”
跟随凌月公主来到平安城的张封,听到这战歌后,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泪流满面了。
他也读过书,也知道名族大义,听着无数军民的嘶吼声和雄壮的战歌,心中的民族之情,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他的泪水中,有激动也有感动。
“公主,这就是西北军啊,咱们大夏的无敌之师,王者之师。”
凌云公主用力的点着头,“是啊,这就是西北军。”
小公主的眼角,也情不自禁的湿润了。
“有西北军在,这次和巫族的天北关之战,一定能胜。”张封握紧拳头,大声说道,很不得自己也加入到西北军中,卫国杀敌。
可惜他只是一个残缺之人,做不了什么。
“一定会的,一定会赢的。”小公主也充满信心的说道。
.......
“进军,天北关。”韩楚凡骑着战马,率领着西北军出发了。
锦妙兰看着自己的相公,眼中满是骄傲,这就是他的男人,保家卫国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锦妙兰想起了两人在醉花楼的初识,那时候她就被韩楚凡非凡的气质所吸引了。
“相公,妙兰在家中等你凯旋。”锦妙兰在人群中,高声喊道。
刘小雨还在暗部护送返回平安城的路上,没有赶上和韩楚凡的道别。
他们的孩子,由锦妙兰抱着。
锦妙兰身边是韩楚凡的老娘卓氏,卓氏虽然看不到,但也在舞着手,向自己的英雄儿子道别着。
还有魏灵儿和羽儿也在大声喊着,让韩楚凡照顾好自己。
韩楚凡看了自己的家人一眼,朝着他们点了点头,“放心吧,这次我也会平安归来。”
胖子、刘三等留守的官员们,向着韩楚凡等人作揖行礼。
尤其是陈静婉和刘翠两人,看向韩楚凡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慕。
“镇国公,一定要胜利而归。”凌月公主,朝着韩楚凡大声喊道。
韩楚凡向着凌月公主抱拳行礼,“公主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击败巫族。”
韩楚凡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自信。
凌月公主脸上露出了笑容,静静的看着韩楚凡的背影。
年轻英武的大夏镇国公骑着战马,带着西北军镇的期望,也带着大夏所有百姓的期望,率军向着东方而去。
等待他的将是这个世界的巅峰一战,这一战将决定大夏和大乾,未来几十年的国运。
......
云州天北关。
巫族的大军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天北关几十里的地方。
这几日,天北关中的军队,在总督南柬之的指挥下,陆续和巫族的小股军队交手了。
但是双方的战斗力差距甚大。
巫族这次带来了最精锐的十二个旗,每个巫族旗兵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披甲率达到了四分之一。
尤其是他们的白甲兵,都是准武者。
而大夏这边,实力最强的辽东镇,披甲率也不过是十分之一。
而且军队的素养和个人武力,都和巫族旗兵差距甚大。
一次小规模的战役中,几千人的大夏军队,被几百个巫族旗兵,给轻松冲垮了。
巫族军队,正在拔除着天北关周围的据点,准备包围天北关。
“总督大人,现在局势不妙啊,我们陆续和巫族试探性的交手了几次,都是以咱们的惨败告终。
如今巫族的军队,已经快包围天北关了,士兵们的士气低落啊。”辽东镇总兵高云升担忧的说道。
一旦巫族的军队,完成了对天北关的合围,他们的处境就更艰难了。
现在的问题是,出关野战打不过巫族军队,只能看着人家慢慢推进,拔掉天北关周围的关卡据点。
“奶奶个球的,只能守关而战了,打又打不过,有什么办法。”浑定镇总兵佟维福烦躁的说道。
昨日他带领两千人偷袭巫族的一股军队,没想到直接被巫族军队给反杀了,十分丢人。
“武安侯什么意见。”南柬之询问道。
这些将领中,他最欣赏和信任的,是辽东镇总兵高云和武安侯闵健。
一个是他的老部下,自己提拔起来的总兵。
另一个是英勇善战,性情耿直,值得信任。
至于剩下的几个总兵,要不是老油子,只知道保全自己的军队。
要不就是胆小怕死,平庸无能之辈。
“守关吧,现在看来,只有集中所有的力量,守护天北关才是正确的选择。”闵健想了一会说道。
之前无论是设伏、还是偷袭巫族的粮道都试过了,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谋略都显得苍白无力,天北关周围的关卡据点显然是保不住了。
南柬之点了点头,赞同了闵健的意见。
“刘副将,朝廷的粮草到了吗?”
“启禀总督大人,朝廷已经筹集到了粮草,但是还未见转运的迹象。”
“朝廷中的那些废物,平日里只知道党争。真要他们干点正事了,一个个的只知道拖后腿。”南柬之愤怒的拍着桌子,“这都多少天了,粮草还没送来,城中的余粮只够吃几天的了。
刘副将你继续催朝廷运粮,另外在燕州本地先紧急征调一批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是,总督大人。”
南柬之心中怒火中烧,这可是国战啊,敌人还是强大的巫族。
朝廷中的重臣,一点也不上心,只知道党争,党争。
在英轩帝的强压下,颜兴只能去筹集这二十万石粮草。
但是近年来大夏天灾人祸不断,加上边军开销巨大和贪污腐败严重,户部的仓库中,穷的只剩下老鼠了。
颜兴没办法,找东南党的官员们,从他们贪的银子中,强行吐出了一部分,勉强凑齐了这二十万石粮草。
但东南党的官员们怎么能轻易的咽下这口气,便在粮草转运的环节上发难,以骡马民夫不足的理由,推迟着粮草的转运。
这群帝国的蛀虫,始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可不管前线将士们的死活。
就在南柬之无处发泄心中怒火的时候,门外急冲冲的跑进来一名军官。
“大人,好消息啊,镇国公带着西北军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