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洋是很倚重张恪清的,张恪清的能力也从没让他失望过。
之前他就想让张恪清多承担一些重任,但那时候是唐文忠的关键时期,他不能让张恪清分心。
现在唐文忠已经成功了,听说好几个领导都公开夸奖过唐文忠,接下来一年多不出什么差错,唐文忠肯定能更进一步。
那唐文忠那边就不需要张恪清再帮什么,反倒是他想要出更多的政绩,谋求一个好位置,需要张恪清的帮助。
“之前你给咱们省的国资企业很多建议,帮助国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我们省的民营企业也非常的多,甚至上交的税收更多。”
“我们是不是能对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他们更快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你刚才提到发展小微企业制造业的想法,这个很好,南方许多城市都是靠着小微企业发展起来的,我们也要学习对方的成功经验。”
“省委政研室这边你主持制定相关的政策,同时我希望你能来主抓民营企业的振兴、小微企业的促进,提升乡镇的就业率。”
“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南河的国资企业很多,大企业也不少,还有不少的央企分公司等,但民营企业才是最多的。
民营企业提供的Gdp增长占据全省Gdp接近五成,税收占据了五成以上,就连进出口贸易都占据了一半,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国资企业没办法继续扩张,新增的就业岗位大部分都是招商引资来的,其中大部分也是民营企业,也有部分是外资企业。
南河的人太多了,农村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少,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
有工作的人多了,才能带动人均收入增长,带动消费,也能极大的带动Gdp等数据的增长。
张恪清没想到向洋给了他这么大的任务,按说这应该是省政府的事情,看来向洋对省政府那边的工作不太满意。
不过向洋作为一把手,有权力让其他常委协助分管一些工作,夏正东绝不会反对的。
如果夏正东反对,那压力就都让夏正东自己承担了。
张恪清想了想,马上说道:“向书记,我希望省委政研室的政策,能够得到省发改委的配合。”
向洋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我去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全力配合你,分管的副省长也配合你的工作。还有什么要求,继续说。”
分管省发改委的是普通副省长,并不是常委,名义上张恪清确实是领导。
“钱。”张恪清看着向洋,“要想对民营企业加大扶持,总是要花钱的。尤其是那些小微企业,他们很多资金都非常少,连购买设备都不够,这些需要很多钱。”
向洋痛快的说道:“你打个报告,我来签字,不过暂时拨不了太多,等到年底你跟栋邦同志带领的国资收入上缴,才能真正解决。”
这钱是张恪清带着赚回来的,现在张恪清要用,又不是只用在郑城,夏正东也不会反对。
更何况向洋愿意签字,那夏正东就更不会跟向洋对着干了,真要是把向洋上升的机会搅和黄了,夏正东也别想接任书记的宝座,而且必然引起向洋的强烈打压。
“感谢向书记支持,其他没什么要求了。”
有钱,有政策,张恪清还担心做不好这件事?
向洋看到张恪清就提出了这两个要求,这也太少了,不足以显出他对此事的重视。
他马上又说道:“我会让省委下文,成立一个临时的管理办公室,你做办公室主任,其他办公室的成员,你来挑选,只要你认为合适,都可以调入办公室,我会跟组织部那边打招呼。”
“恪清,你要认真挑选符合你要求的人,不要随意卖人情,有不好解决的随时来找我。”
这种能获得政绩的单位,肯定很多领导想要让自己亲信的人加入,混一些政绩,将来好提拔。
向洋这也是在暗示张恪清,可以用这个办公室,筛选一些可用的手下,将来张恪清要执掌全省,现在培养正合适。
也不要怕扫了其他常委的面子,有什么事向洋来扛着,省里没人敢在他面前撒野。
张恪清也能感受到向洋对自己支持的力度非常大,那正好,之前一些郑城不太方便提拔的干部,现在有位置可以提拔了。
向洋的专车停下了,张恪清这才发现到的竟然不是省委办公楼,而是市委办公楼。
向洋这是让司机先送他回来。
“恪清,跟你说的事情,尽快开始,我等你的好消息。”
回到了办公室,也快到了下班的时间,张恪清将钟俊生叫进来:“明天的工作行程改一下,上午九点半我去省委政研室。”
“还有,让人准备一份全省所有地市的民营企业名单,区分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其中资产十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单独列个表,做好分类。”
“全省民营企业行业机构也列个表给我,包括各地市的。”
“统计一下那些民营企业的负债率和负债总额,不只是要银行机构的数据,还要他们民间拆借的数据。”
钟俊生一边听着,一边迅速做着记录,不敢说一字不差,但基本意思绝对不会有差错,这也是做秘书的基本功之一。
“领导,我这就去安排,但一些数据我们没有,可能需要三天时间。”
企业名单什么的,找各地市工商去要就行了,行业机构也好查,但民营企业的负债总额,包括民间拆借的数据,这个就比较难了。
“行,那就三天时间,尽量准确。”
一些数据肯定没办法完全统计准确,比如那些企业的负债总额,很多民营企业完全是个人的,财务报表其实很乱。
但张恪清需要知道大概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制定出一些帮扶政策,也能大概率的避免一些企业钻政策的空子。
这一次向洋答应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政策还是他来定,那他也一定将这件事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