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座主城拔地而起后,李逸辰并未停歇。他的意识继续与世界本源共鸣,开始在每座主城周围,建立卫星城池。
\"以主城为中心,布下十九城之势!\"
轰隆隆!
大地再次震动,一座座规模稍小但同样气势不凡的城池拔地而起。
以幽州城为例,十九座卫星城呈北斗九星加十天干之势排列。每座卫星城都有方圆千里,能够容纳三到五亿人口。这些城池虽然比不上主城宏伟,但也各具特色。
幽州城东面的甲乙两城专门负责兵器铸造,城中建有数万座神兵炉,日夜不停地锻造着各式法宝兵器。丙丁两城则是训练军队的军事重镇,城中遍布演武场和军营。
南面的戊己庚辛四城以商业为主,城中设有各种交易市场,专门负责幽州城的物资调配。壬癸两城则是以教育为主,设有各种书院和修炼道场。
其他卫星城也都各有分工,有的负责种植灵药,有的负责炼丹,有的负责阵法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群体系。
最特别的是这些城池之间的联系。每座城池之间都建有永久性的传送阵,可以让民众和物资自由流通。这些传送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送网络,将整个城市群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仅是幽州城,其他十三座主城周围也都建起了类似的卫星城。
越州城周围的十九座卫星城呈水纹波澜之势排列,每座城都与水道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络。
渝州城周围的卫星城则是依山而建,每座城都占据一座灵峰,相互之间以悬空飞桥相连,蔚为壮观。
这些卫星城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互呼应,在功能上也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每一个城市群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可以自给自足,又能与其他城市群进行物资交换。
城与城之间的空地上,是大片的灵田和灵药园。这些农田不仅可以为城中居民提供食物,还能培育各种珍稀灵植。
更重要的是,这种\"一主十九从\"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主城就像是统帅,十九座卫星城就像是十九员大将,共同守护着这片领地。
当两百八十座卫星城全部建成,整个大秦世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池网络。这个网络不仅能够容纳数千亿人口,还能保证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就是李逸辰的远见!他不仅要为大秦子民建造安居之所,更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这些城池将成为大秦发展的基石,让大秦在这个新的世界中稳步发展!
\"今日起,大秦世界分为十五州,各州皆有主城统领。\"
李逸辰的声音威严而清晰:\"中央之地为京州,以新咸阳为主城,统领朝廷政令。\"
\"北境为幽州,以幽州城为主,统领北疆军务。\"
\"南域为越州,以越州城为主,主理海疆商贸。\"
\"西南为渝州,以渝州城为主,传承丹道之术。\"
\"东境为青州,以青州城为主,开创阵法之道。\"
\"西域为凉州,以凉州城为主,铸造神兵利器。\"
\"东南为扬州,以扬州城为主,传承符道玄术。\"
\"西北为并州,以并州城为主,训练铁骑劲旅。\"
\"中南为荆州,以荆州城为主,培育灵药圣草。\"
\"东北为燕州,以燕州城为主,研究炼器之术。\"
\"中北为冀州,以冀州城为主,传承阵战之法。\"
\"中东为兖州,以兖州城为主,开创符兵之道。\"
\"中西为秦州,以秦州城为主,铸造防具甲胄。\"
\"南疆为雍州,以雍州城为主,培育灵兽神骑。\"
\"中央之地为京州,以咸阳城为主城,统领朝廷政令。咸阳城乃我大秦帝都,是十五州之首,统领天下。\"
\"每一州都有其主城统领,十九座卫星城辅助。州与州之间,城与城之间,皆有传送阵相连。尔等可以自由选择居所,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
\"朕要让每一个大秦子民,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都能有一展所长的机会!\"
\"这就是朕为大秦打造的新天地!\"
话音落下,整个大秦世界都沸腾了。
\"陛下圣明!\"
\"大秦万岁!\"
\"陛下万岁!\"
欢呼声响彻云霄。所有人都为这个完美的规划而激动不已。这种分州而治,各有所长的安排,让每个人都看到了希望。
这就是大秦的新纪元!这就是他们的新家园!
大秦朝廷运转起来,就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门都严丝合缝地配合着。
吏部负责统筹各州官员的任命,为十五州配备最合适的管理人才。户部则开始清点人口,登记造册,确保每一个大秦子民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工部全力配合各州建设,为迁徙来的子民准备居所。兵部则调动军队维持秩序,保证迁徙过程的安全。礼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让新的城池能够井然有序地运转。刑部则建立起新的司法体系,维护社会秩序。
大理寺、御史台、宗人府三司各司其职,配合六部工作。五殿更是夜以继日地运转,为朝廷出谋划策。
十五位州主同时开始行动。他们根据每个子民的特长和意愿,安排他们迁往最适合的城池。
幽州主亲自带队,将善战的将士们安置到军事重镇。越州主则组织着商贾迁往商业繁华的城池。渝州主更是亲自挑选丹道天才,将他们安置在丹道之城。
传送阵日夜不停地运转,将一批批子民送往他们的新家园。每座城池都有专人负责接待,确保所有人都能尽快安顿下来。
第一天,三百亿子民完成迁徙。
第二天,又有四百亿子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第三天,最后三百亿子民也都安顿妥当。
短短三天时间,千亿大秦子民就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特长和意愿,分布在不同的城池中。
军士们进驻军营,开始了新的训练。
商人们在市场中忙碌,建立起贸易网络。
修士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之地,开始潜心修行。
工匠们进入作坊,开始制造各种物品。
农夫们在城外的灵田中耕种,培育灵植灵草。
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