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有提到过那些少数民族,在东汉时期的没落和不断征讨,当做战功来讨伐收割
今天就详细说一下五胡乱华,这段历史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详细来说,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
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
304年冬天,氐族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入侵
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杀太子刘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怀帝侄司马业(或作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
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俘虏晋愍帝。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公元317年有一个侨寄法
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政权。北方汉人逃避胡人统治大批渡长江南迁。这些南迁的北方士族和民众并谓之“侨人”。
东晋王朝为维护北方南逃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巩固政权,同时也为缓和南北士族矛盾,便采纳大臣王导的意见,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之地,安置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这就是后人所谓的“侨寄法”。
长年的战争使得中国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统一全国后,根据《晋书》记载,全国有2,495,804户,16,163,863人。
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许多户口被隐藏,西晋的实际户口为在册户口的2倍多,最高时大约是300年前后,有3500万人,其中北方2450万人,南方1050万人。
东晋建立后,汉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以免战火和屠杀,纷纷大量地南迁。这一时期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迁入过百万,东晋因而设置了许多侨郡侨县以安置北方流民。
除了南下之外,尚有许多黄河沿线的汉族投奔凉州张氏政权、辽东慕容氏政权以及幽州王氏。慕容氏积极招纳流民,还仿效东晋政府在辽东设置了一些侨县。
复旦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损失仅比东汉末年小一些,谷底时期大约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
根据《十六国春秋》的记载,370年,前秦灭前燕时,从前燕得到245.87万户,998.79万口,而前燕的辖区仅仅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的一部分,加上之前属于前燕管辖的秦陇地区和前凉管辖的河西地区,当时北方实际人口至少也有1300万了。
东晋方面,由于西晋末南方已经有近千万人口,虽然东晋建立后尚在境内有一些战争,人口有一定损失,但这些损失都被北方南下的流民补充,所以人口仍然维持在千万以上。
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政权和经济框架,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了文化经济交流。由于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流域,在长江下游江南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的碰撞,影响深远,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其中汉人北伐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节点
东晋建立时,中原地区已经沦丧与故人之手,中原汉族在冉闵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落败。
迁居南方的爱国将领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为己任,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东晋与五胡的战争,五胡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不断,百姓长期遭受战争之苦。
五胡乱华虽然从本质上看是少数民族入侵汉地,并给百姓带来疾苦。但从深远的影响上来看,也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入侵以及汉人的反胡战争,王朝南移,加大了汉族与胡人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经济上的碰撞,经过不断整合重组,最终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通过民族之间的融合,汉人借鉴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学习其打猎技术等,而少数民族也学习了汉人的耕种、畜牧、商业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加以传承创新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么璀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包容共存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