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朝廷怎么退兵了?”谢青蕴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朝廷兵马,整个人像在做梦一样自语。
刚刚才进攻,还没真正开打,就立刻鸣金收兵,这种奇葩的情况,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众人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这种事情。
“朝廷退兵了。”
士兵们顿时爆发出了强烈的欢呼声,人们喜气洋洋的相互拥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苏阳平复了紧张的思绪,忍住心中的自责和悲痛,想起自己肩上的重担,连忙对着旁边的楼远江询问道:“楼先生,这面倒塌的城墙还有多长时间可以修复?”
“经过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的修复,城墙已经恢复了一部分,想完全修好至少还需要一天时间。”
楼远江低头思考了一小会,才报出了准确的时间。
“不行,下午一定要修好,免得出意外,是缺少民工吗?可以去城里多调一些过来。”
“并不是人数多少的问题,主要是熬制镶嵌砖头的特殊药水需要浪费时间。没有多余的提炼工具,再多人也没办法加快速度。”
“那就不用特殊的药水镶嵌砖头了,直接用普通的粘接剂把城墙补好,等到度过这次危机后,再把城墙重新拆开再完整的修补好。”
“是,我马上去办。”楼远江连忙带着一队人马,往城里调人去修补城墙了。
“几位,你们两方可以打听到朝廷大军出什么事吗?”苏阳对着旁边的谢青蕴等人问道。
“稍等。”
谢青蕴和宣清寒同时答道。
时间过去了大半个时辰,有一个谢家的侍卫率先过来禀报了消息:
“越国皇帝把大将军罗峰免职了,朝廷大军中很多将领不服,跟随罗峰离开了,这才造成了他们指挥系统的震荡,才会发生刚刚的情况。”
苏阳听到大将军罗峰和大量的将领离开了,眼神中突然爆发了强烈的神采,一个被他早就否定的计划,顿时重新浮现了出来。
有战神罗峰在,这个计划不可能成功,但如果是李明德领兵,说不定有机会成功。
“朝廷大军很快会调整过来,最多明天,甚至是今天下午,他们就会攻击,你还有办法可以挡住朝廷大军吗?”
谢青蕴听完侍卫的禀报,向着一边的苏阳问道。
“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跟他们拼了。”苏阳目光一闪,并没有把心中的谋划说出来,反而开口掩饰说道。
他身上肩负着太多人的生命,已经不能随便相信人了,自己身份无缘无故被发现,身边肯定间谍。
而且必定是长期跟他相处过的人,才能准确无误画出他的画像,现在他谁也不信,包括眼前的谢青蕴。
苏阳相信谢青蕴不会把事情说出去,但人的情绪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到,一旦有熟人套话,会在不经意间泄露秘密,这个风险苏阳承担不起。
“朝廷的副帅李明德也不是个庸才,朝廷大军的军力根本没有受到损伤,他们若是强攻我们根本抵挡不住。”宣清寒在一旁感叹道。
历史上为什么以弱胜强会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就是因为这种事情实在太过稀少,才会被众人所传唱。
真正以弱胜强,逆风翻盘,哪有那么简单。
“诸位,你们谁愿意拿着我的战书去找朝廷的主帅,明天我准备跟朝廷摆开阵势一决胜负,这件事有一定的风险,请诸位慎重考虑。”
苏阳神情绝望的对着手下吩咐道。
他脸上的表情五分是装的,五分是真的。虽然刚刚他已经想出了一个计策,但真正执行起来依旧有巨大的风险。
战场可不是儿戏,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只要当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就会导致大局全面崩溃。
“我愿往朝廷大军走一趟。”
…
一群人站了出来,对着苏阳恭敬的说道。
苏阳在人群中扫了一圈,最后伸手指着人群里的康辉说道:“那就麻烦康先生走一趟了。”
“是,主公。”康辉应答道。
“把文房四宝拿过来。”苏阳吩咐道。
一个文书带着文房四宝走了上来,几个士兵把桌子摆好,文书把笔墨纸砚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苏阳走过去,伸手刷刷刷的写上一封战书,装好后,对着一旁等待的康辉递了过去。
康辉接过信件,走到城墙边坐着箩筐下了城墙,走向了朝廷大军的军营。
“你去找朝廷大军决战不是找死吗?凭借着城池的优势,你至少可以多守两天。”在一旁的燕景苑不解的问道。
苏阳无奈的摊了摊手,神情颓废的回答道:“守在城池里,多守两天不一样要死,既然早晚都要死,还不如死得轰轰烈烈一些。”
谢青蕴等人听到苏阳的回答后也各自无奈的望向了城池外面,他们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强弱之势已定,想打破这个局势何其艰难。
刚刚才欢呼的义军士兵,发现了首领苏阳绝望的神态,众人又重新陷入了悲痛当中。
众多义军士兵都明白,他们无法再支撑几天了,战争已经走向了末路,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城外朝廷大军的侦察兵,发现了举着白旗走过去的康辉,为首的侦查队长大声问道:
“来者何人。”
康辉整理了身上的衣服,对着面前的侦察兵喊道:
“我乃安民会义军派出来的信使,奉我家首领之命,来向朝廷下战书。”
“哈哈,你有没有搞错?你来向我们朝廷下战书,要不是中午出了变故,你们义军现在已经被我们大将军带人歼灭了。”
侦查队长嘲讽的说道。
众所周知,要不是大将军罗峰爱惜朝廷将士的生命,不忍心大军士兵多添伤亡,这才让淮安城苟延残喘了几天。
现在像一只绵羊一样只会挨打的义军居然向朝廷大军下战书,这何其可笑。若是在平原两军对战,恐怕仅仅几个冲锋,义军就会崩溃吧!
“怎么?你们朝廷大军就这样无理吗?战书,你们还接不接了?”康辉气愤的喊道。
“好,走,早点把你们歼灭,我们也能早点离开了。”
侦察队长骑马跑了过来,抓起在旁边的康辉放到马上,连忙朝着朝廷大营里赶去。
过了片刻,被战马颠簸的五迷三道的康辉在侦查队长的带领下,通过重重检查,终于来到了朝廷中军大营里。
康辉望着前面的营帐,伸手掀开挡路的门帘,走了进去。
“你就是叛军的信使。”
早已得到消息,坐在上方的李明德对着进来的康辉居高临下的问道。
“草民确实是我们义军的信使,这是我们首领给朝廷大军下的战书,还请将军过目。”
康辉把手中的信件,递给了旁边的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