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点头:“确实,文章里有很多哲学方面的东西,还有很多典故,没有一定的国学素养和基本的哲学知识也看不明白。”
孙朝阳:“好了,华夏出版社编辑的来信让我看看。”
大林忙郑重地从包里掏出一封信用双手递给孙朝阳。
信是一个叫林建初的人写的,自称是华夏出版社的副总编。他在信上说,几天前他在偶然中读到贵刊专栏《思维的乐趣》系列,很感兴趣。就写信过来联系,想问问作家这个系列的散文总共有多少篇,总字数多少,是否签了出版社。如果没有签给其他社,他们华夏出版社对作家的文章倒是有出书的意向。只是不知道作家的联系方式,只能写信过来咨询,望回复,云云。
看到这人的名字,孙朝阳忽然一拍额头:“嗨,记起来了。”
大林满面疑惑:“朝阳,你记起什么了?”
孙朝阳忙把信揣兜里,起身道:“大林,废话就不多说了,咱们去华夏出版社走一趟,会会这个林副总编。”
大林更是疑惑,《中国散文》只是一本杂志,编辑的工作就是把王骁波的文章发表在刊物上。
至于出版,那是作者自己的事情。既然华夏来问,回个信,让他们自己联系王骁波就是,又何必要专门跑一趟。
二人走了一段路,在街边等出租车的时候,孙朝阳才道:“我社只是杂志,手头资源有限。华夏毕竟是正经出版社,他那边又是残联系统,资源比咱们不知道强大多少。如果王骁波能够出书,集合我们两家的力量,未必就不能红一把,这不就是你的业绩了吗?到时候,再让报刊杂志什么的宣传一把,你这个王骁波的伯乐也要红。”
大林:“啊!”
孙朝阳:“等下你在旁边听着就是了,一切有我。”
很快就拦到一辆的士,来到华夏出版社。
本以为华夏是今年年初新成立的单位,草创阶段,一切都应该非常简陋。不料,眼前的情形却颠覆了二人的想象。却见出版社位于一栋大厦里面,占了整整一层。里面灯光通明,窗明几净,豪华气派,一派后世大公司的味道。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像这种非盈利性质的福利单位一向都是非常有钱的。
公司有上百人,光出版业务那一块儿就分为五个不同的部门,分别出版不同类型的书籍。
大厅靠墙的位置是一面大书架,上面摆着今年出版的新书。孙朝阳和大林看了看,基本上都是社科类书籍,有《宋朝的故事》《唐朝的故事》《本草全经》《西方经济学译丛》《育儿百科》……
这才半年时间就出了这么多书,真是万物竞发,勃勃生机。
但二人却没有看到一本文学类书籍,可见他们并不怎么重视文艺类出版。
林建初是一个戴眼镜,神态谨慎的中年人,说话语速很慢,似乎每一句话在说之前都要先在心里打好腹稿。
他和孙朝阳还有大林握了握手,道:“很冒昧给你们去信,却不想连孙副社长和大林编辑都惊动了,还麻烦你们专门跑一趟。孙三石同志的书我都读书,年轻时候我也是个文艺青年,你的书是真的把我给征服了,今天能够见到您的面,不胜荣幸。还有大林编辑,你能够成为《思维的乐趣》的责编,业务能力自然是极好的,有一双慧眼。既然二位今天拨冗来我这里,咱们倒是可以谈谈《思维的乐趣》这个散文系列,讨论一下是否有出版实体书的可能。我的意思是探讨,探讨一种可能性。”
林建初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孙朝阳道:“大林是《思维的乐趣》的责任编辑,你们聊吧。”就笑眯眯坐在旁边端详林建初。
先前他对大林说想起来了,那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是林建初拍板出版了王骁波的长篇小说也是代表作《黄金时代》。
这段故事,孙朝阳在前世也是在报刊上偶然看过一次,记忆有点模糊。所以,在听到华夏出版社和林建初的名字后,一时只觉得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
那段故事是在九十年代初,王骁波和李垠河从国外留学回来之后,李垠河博士在费孝通先生门下读博士后,王骁波则去人大教书。因为一直抱着文学梦想,便将《黄金时代》投到华夏出版社责任编辑赵杰平女士那里。
赵女士读完,被王骁波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经过多番努力,至于说服了副总编林建初,这才有了《黄金时代》的出版。
不过,这本书的销量却惨遭滑铁卢,首印两年都没卖完被逼无奈,赵女士和王骁波甚至还用自行车驮了书沿街叫卖。
因为书卖不出去,出版社还出了个损招,把书名改成《王二风流史》,结果依旧卖不动。
没办法,九十年代已经是传统文学的至暗时刻,大家都在录像厅看录像,在街边打台球,在游戏厅玩游戏,谁还耐烦去读书?所有的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在亏本,在未来十年之内,纷纷倒闭改制了事。
最后,王骁波的文学道路一直不顺,贫困潦倒,最后因为心梗去世。可说来也怪,王骁波刚去世,他的作品就获奖无数,红得烫人。和他同期出版的《尘埃落定》一道,算是文学时代最后的辉煌吧。自他和阿来之后,中国当代文坛在没有出现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师。
王骁波的《黄金时代》出版当初在审核的时候承受了不少阻力,最后在赵女士的争取下,林建初最后拍板:“出!”
才有了王骁波后来的故事。
所以,听到林建初的名字后,孙朝阳回忆了半天才想起来。只可惜,这个时候,王骁波的伯乐赵女士还没有入职。
那边,大林开始介绍王骁波的创作情况,以及《思维的乐趣》总篇幅。道,一共十四篇文章,正常情况下分成五个月连载完成。从目前的杂志销量和读者来信反馈,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系列,他有信心到连载结束,《思维的乐趣》将成为今年散文界现象级的作品。
他最后感慨:“王骁波这种散文内核很新,拒绝、甚或蔑视一个中国旧式文人那种立德、立言、立功式的完人楷模,或许可以说,他对人文精神讨论中正”的反诘,正在于他厌恶其中的道德自恋。按说,这种纯粹思辨式的文章会很枯燥的,但作家的写法诙谐幽默,让人在一笑之后陷入思考。国内还真没有人这么写过,真是难得。”
林建初郑重点头:“确实很有意思啊,以前还真没有人这么写过。作者的文字充满了调侃,当真是喜怒笑骂皆成文章,很适合现在的年轻读者。我和刘新武探讨过,这个《思维的乐趣》也是他推荐的,我相信老刘的眼光。”
孙朝阳惊讶:“刘新武?”
林建初一字一句:“对,我和新武是老朋友,听他说和你也熟。新武读了你们的杂志,很激动,又知道我社新成立,我所主持的文学出版部门正缺好稿子,就推荐过来了。他可是把《思维的乐趣》夸成了一朵花儿,我本不信,可一读,就沉迷进去了,这个系列的散文相当了得。”
孙朝阳点头:“那是相当的了得,林总,这么说来,你们打算出这本书了?”
林建初:“既然新武说这个系列如果出书能够大卖,那就肯定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所以,我就冒昧写信来联系你们。”
确实,王骁波作品的笔墨趣味或者说那种调调儿,颇有后世网络论坛文章的味道,有很多梗,非常好玩。
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都很正经,说好听点是庄重文雅,说难听点就是苦大仇深,你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虐。
王骁波这种网络论坛帖子风格的文字放八十年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是爆击,是开了无双的通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先了十多年的王二同志真的是个天才啊!
孙朝阳:“要出书也可以,但我有两个条件。首先,你必须顶格给作家稿费?”
林建初打断他的话:“孙朝阳同志,杂志连载和实体书出版似乎不冲突吧,杂志连载并没有买断版权。我社给作家开多少稿费,自有标准。当然,王骁波的文章质量摆在那里,确实有资格拿最高档次的稿费。”
孙朝阳摇头:“林总你这话说得不对,《思维的乐趣》首发我社杂志,责任编辑在选题、给出指导意见,到校对,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付出的劳动很大。你们出版社直接把文章扒拉过去就可以印成书,省了多少力?王骁波是我社培养起来的作家,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我们自然要提供意见和看法。”
林建初想了想:“你们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孙朝阳指了指身边的大林:“大林要做责任编辑,要署名。”
大林惊讶地看着孙朝阳,满面的感激。做实体书的责任编辑,那可是金光闪闪的履历,一旦书红了,自己入中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林建初皱起了眉头:“我们华夏出版社和你们中国散文社是两个单位,又不在一个系统,不合规矩。再说了,我手下也有好几个编辑,对他们来说,做一本书的责任编辑也是难得的机会,我也需要给他们一个交代。再说了,出版这本书的决定权还在作家手上。”
孙朝阳斟酌着语气道:“林总,确实,书放在哪里出版都一样,只要是正规的出版社。但是,别忘记了,作家是我们挖掘培养起来的,也是在我们杂志成名的。对于作家的未来规划,我心中有数。不客气地说,我知道他的作品哪些会红,哪些会扑街。我和出版界也有交道,也可以向推荐一些实力更雄厚的出版社。你认为作家是相信我们,还是相信你这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林总是第一个找到我们的,对于你们的眼光,我还是很佩服的。加上新武又是我们共同的朋友,未来,咱们两家可以整合资源,一起把这本书推出市场,我相信,这次合作应该能成功。”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我孙朝阳也算是国内第一流的作家,有的是资源,让人给王骁波出这本书也不过是多找几个人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求你们华夏。
林建初看了他一眼:“我这边肯定要出一个责任编辑,大林可以署名。”
孙朝阳伸出手:“行,就这么定了。”
大概聊了聊合作的事情之后,孙朝阳从华夏出版社出来,大林一脸感激地对他说:“朝阳,谢谢,谢谢。”
孙朝阳却彷佛传染了林建初身上的严肃劲儿:“你马上去找一下王骁波。”
大林:“是是是,我是得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怎么也得让他请我喝一台大酒。”
孙朝阳摇头:“不是这个,王骁波是不是又要去匹兹堡了?”
大林点头回答说:“对的,王骁波大学硕士不是毕业了吗?他爱人李垠河要攻读博士两年。骁波虽然已经毕业,也没考上博士,但做为家属,要在那边陪读。据我所知,那两口子生活自理能力挺差的,骁波要照顾爱人的生活。”
孙朝阳正色道:“让骁波留国内写稿,当职业作家。散文要写,小说也要弄出来,把他想要写的东西在两三年之内都给我搞出来。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大林很奇怪:“骁波在国外也可以写作啊,为什么一定要拆开人家两口子?”
“因为写作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排除一切干扰,期间还需要有编辑帮着选题指导。”孙朝阳说;“不谦虚的说,我可以给予他一定的帮助。这事得快,因为我有一种预感,文学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
王骁波在九十年代出道 ,书出版一本亏一本,到死都在和贫困做斗争,没办法,时也命也运也。
还好现在是一九八六年,只要你的作品质量高,轻易就能达到一个很不错的销量,轻易就能财富自由。
再拖上几年,一切都晚了。
所以说,出名趁早。
趁现在文学书籍还卖得出来,加上又有这么个机遇,倒是可以让王骁波拼上一把。
是啊,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
所谓,时来天地皆协力。不要等到九十年代,任你才高八斗,也是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林骇然:“文学的时代就要过去了,不会吧,朝阳你说什么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