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后汉末,曹操击败袁绍之后,便在此地营建王都。此后,曹魏、后赵、冉魏及现在的燕国,均以此为都城。邺城便成为了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这些国家虽然都是一些割据政权,却也足以让邺城在北方城市群中脱颖而出了。
然而此时,作为燕国都城的邺城,却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自晋军北上以来,燕军连战连败,已经损失了数万大军。慕容臧抵挡不住晋军,派人到秦国求救,也没有得到回应。现在燕国国内人心惶惶,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先是高平太守徐翻举郡降晋,后来故兖州刺史孙元也率其族党起兵,占据武阳以迎桓温了。而此时,晋国的大军已经到达了枋头,离邺城已经不足百里了。
朝堂上,太傅慕容评一党已经慌了神,一力主张逃回故都龙城。作为鲜卑一族的发源地,他们在辽东有更广阔的群众基础,那里也更加适合燕军的大规模骑兵作战。慕容恪死后,燕国的王公贵族们,已经丧失了进取心,他们更愿意呆在自己的领地内享乐,而不是提着脑袋跟晋国打生打死。
“前方战事失利,儿郎们难以抵御晋国的残暴。为保燕国的社稷,为陛下安危计,朝廷拟迁往旧都,诸卿以为如何?”慕容评这两年富态了不少,只不过战场上的果敢已经变成了朝堂上的阴狠,轻易已经没有人敢反对他的意见。
只不过此番燕国若是将都城撤到辽东,则冀州、司州和并州的大片土地,基本上就要被舍弃了。而燕国,也不过是重新作为一个游牧的部落而已,说不定这番势弱之后,还要被草原上其他的部落围剿。
慕容评执政的这几年,燕国朝政混乱,鲜卑贵族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对国中的其他各族也颇多欺压,他网罗了一批党羽,打压与其政见不合者,对付政敌不择手段,甚至连刺杀的手段都能使出来。燕国朝堂上,平日里并没有人去违逆他。
不过,现在的情形已经关系到燕国的生死,这个时候,朝臣们可不会任由他胡来了。
大将军左长史申钟出列道:“太傅此言差矣,先帝弃龙城,迁都邺城,就是因为此地水陆便利,扼控冀州,进窥司豫,有王者之气。陛下,前方战事不利,应该严惩战败的将领,另择善战之人为帅,岂可自乱阵脚,妄言迁都?”
吏部尚书封放出列道:“左长史此言不差!前方战事,不过受些小挫而已,正该上下一心,以图反攻。岂能不战自溃,望风逃窜?”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竟然出现了很多与慕容评唱反调的人。
慕容评仔细地看了看这些出面反对的人,大多数都是冀州、司州本地的士人。这些人自然不愿意放弃乡土,去往辽东苦寒之地的。他自以为得计,便冷笑一声,说道:“军国大事,岂容儿戏?只要保住有用之身,他日自然可以重新拿回这里的土地。眼下前线将士作战不利,我们不能把陛下置于险地。你们这些汉人,家业都在冀州和司州,不愿意到辽东尚有情可恕。不过,你们为了一己私利,竟然置皇帝的安危于不顾,阻止朝廷迁都,可就万万不该了。”
此言一出,就连鲜卑贵族们也觉得颇有不妥。这慕容评被晋军吓怕了,自己不敢领军上战场,却在拉着皇帝的大旗,指责别人置皇帝的安危于不顾,当真是其心可诛!
于是还未等申钟等人出面反驳,范阳王慕容德已经出列道:“太傅,若战事不利,我们便弃城而走。若晋军追到辽东,我们将退往何处?大军纵然能退往龙城,这里的百姓也能退往龙城吗?太祖和烈祖两位皇帝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基业,岂能如此轻易地就被我们放弃了!”
慕容宙也出列道:“国家危难,正式我等为国家出死力之时,岂能轻言迁都走避,自欺欺人!宙虽不才,也愿誓死力战,以保我大燕的社稷!”
慕容评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慕容德等人颤声道:“你们也欲置陛下的安危于不顾,想要做我大燕的罪人吗?”
慕容评一党的人,此时也纷纷站了出来,指责起慕容德等人来。
慕容德抗声道:“主忧臣辱!眼下燕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臣等如此不顾身家性命,想要上战场厮杀,就是为陛下分忧,怎么就成了大燕得罪人了?”
吴王慕容垂这个时候也站出来了。他对燕帝慕容暐道:“陛下,我大燕尚有士卒三十万,岂能被晋军数万人欺上门来?若我们不顾脸面,弃祖宗基业如敝履,却去偏居辽东一隅,将来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陛下,我们不能就这么退走!燕国的基业是祖宗数代人,用先辈们无数鲜血才夺下来的,不能轻易抛弃啊。臣请命领兵出击,抗击桓温。若臣等不能取胜,那时候陛下再走也不晚!”
慕容垂战无不胜,在军中素有威望,何况他是故太原王慕容恪力荐的人物。此时他出面要求领兵抗敌,主战派登时出来为他声援。一时间朝堂上,竟然呈现了一面倒的局面。慕容暐虽然从心底也不想离开繁华的邺城回到苦寒的辽东,但是他眼见的慕容垂在朝堂上竟然有如许的影响力,不自主地觉得背上发寒。眼见得群情汹汹,慕容评再也无法压制住主战派的意见。
燕帝慕容暐无法,只得便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慕容垂请战的请求。
七月,慕容暐以吴王慕容垂代替慕容臧为南讨大都督,率征南将军慕容德等五万步骑抵御桓温。一时间,朝野振奋,燕国开始全力备战了。
慕容垂受命之后,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除了自己在军中的亲信外,他还征司徒左长史申胤(申钟子)、黄门侍郎封孚(封放子),尚书郎悉罗腾等主战派的人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