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之后,炎黄子孙已经彻底失去民族特色。
怕失了礼数,姜宁把即将溢出眼眶的泪吞了回去,深呼吸之后说道:
“陆先生,我叫姜宁,来自后世,与先生一样,是根正苗红的炎黄后裔。”
“之所以这身打扮,哎!说来也话长。”
陆游察觉到他刚才的情绪波动,心下断定不像是在说假话。
于是抬手做请道:“原来小友乃我同族,失礼失礼,且到这边落座,再说也不迟。”
两人围着茶几盘腿而坐。
陆游拿出珍藏的茶叶来招待客人。
在他烧水煮茶的同时,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攀谈起来。
“据我所知,凡是来到地府的鬼,第一时间会被强制投胎,先生比我早死几百年,为何还能生活这么久?”
陆游从衣领掏出信封,看着信中的文字欣慰笑道:
“我临终遗言交代儿孙们,将来若收复故土,务必烧祭文告知于我。儿孙们倒也孝顺,每逢清明必到我坟前烧书。”
“为了等待故土回归的消息,我已经在地府等了一千年。”
姜宁听后颇受感触,随口把他的绝笔诗念了出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原来先生心中有执念,才不愿投胎!”
陆游谦虚道:“这首《示儿》不过是我的遗恨之作,小友何必挂在嘴边?”
“不!在先生诸多诗词当中,唯有这首绝笔诗道尽了宋人无望收复故土的遗恨,所以才流传千古。”
陆游的脸色突然暗淡下来,拳头攥得紧紧的。
他何尝听不出姜宁的言下之意?
当这个奇怪装束的后世人出现的那一刻,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哎!罢了,自欺欺人没意义,总归要接受历史事实。
陆游调整好情绪,把茶杯端到姜宁面前,强颜欢笑的问:
“方才听小友说来自后世,那你应该知道,我死之后发生的事? ”
姜宁模仿古装剧的动作,向陆游施礼说道:“我知道先生深爱故国,希望先生听了我接下来的话后,能够看开一点。”
“你尽管说吧,我这一生大起大落,很多事当然能看得开。就算是改朝换代,我也会认为那不过是历史所然。”
“好。那我说了,宝庆三年,铁木真病逝,抱憾生前未能灭金,留下遗言:金兵严守潼关、黄河难以攻破。如果向宋朝借路 ,宋朝一点会答应。”
“继位的蒙古大汗窝阔台遵循遗策,遣使者联宋灭金。”
“宋朝君臣因此事意见向左,争执不下。”
“主和派乔行简认为,蒙古鞑靼崛起迅猛,其实力足以灭金。虽然金国是我宋朝的世仇,可如今已经却是制衡蒙古的屏障。”
“主战派真德修则认为,马上练兵选将,效仿越王勾践,趁机北上,直捣黄龙,以报靖康之仇。”
“我来自一个叫大新的朝代,死于黄帝纪元4296年。”
陆游身躯一颤:“如此说来,宋朝终究还是亡了?”
“是!”
“哎!罢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改朝换代不过是历史所然。说说吧,宋朝最后是怎么亡的?”
接着表情凝重地问道:
“敢问姜小友,方才所说的新朝,是哪个朝代?”
“新朝是在宋亡了300年后,由杂胡推翻正统胡人建立起来的朝代。”
短短的一句话,所包含的信息量实在过于庞大,让陆游的脑子有些宕机。
缓过神后,紧紧揪着姜宁的袖子,迫切的问:
“推翻胡人是什么意思?难道宋亡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华夏政权存活下来?”
“是,神州全境沦陷,诸夏子民惨遭屠戮,存活者世代为奴,衣冠不存,文脉断绝,史称宋亡之后无华夏!”
陆游听后如遭雷击,心中坚持许久信念也随之崩塌。
他一时无法接受事实,还把儿孙每年烧给他的祭文拿出来给姜宁看。
“不!不可能!”
“你看儿子给我写”
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摇摇欲坠,冷不丁从太师椅中跌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