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话中的意思,接下来推行的这套功法,其内核还是走道家思想的方向了?”
摩拉克斯自觉在面前的桌案上摆放好笔墨纸砚,此刻正在细细碾磨着墨锭,打算稍后用以记录三人之间的对话。
静室之内的这三人,境界高深,走的还是不同的方向。
此刻思想交感碰撞,为新功法的推演提供自身的思路,每一句话都可以说是不同道路与思想之间的摩擦、交融。
摩拉克斯自身契约之道融入「均衡」开出一条新的分支,今后世人不管是立誓还是签订契约,都会产生感应,相当于心合天道,走的天心即我心,天道即我道的路子。
易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走过无数的世界,启迪、见证、送别无数的文明,终于将这条路走到足以升维的程度,开辟出新的命途「文明」。
其星神之躯相当于是人理的聚合体,走的是以人心管天地,寄情于天地之间,以生灵之共情察天地之变化,与万物同在,与天地共存,更是以人心撬动天地「均衡」,让均衡能够更有情一些。
而若陀很明显,走的是地道「轮回」,其概念广大深远,如今也远没到真正巅峰之时。
三人集合了天地人三道,可以说都只是刚刚踏上路程,都还没到达巅峰。
不过此时此刻,集合三人之力,以「道」为内核,推演出一套新的功法来,完全足够了。
“为什么不呢?”
“道的思想广博且深远,讲究随性随心无所不包,恣意逍遥。”
“不管修行之路走得多远,丝毫不影响其踏上命途之路,取得更大的成就。”
“就像如今我们三人一样,不正是最好的例子么?”
易麟的话让摩拉克斯还有若陀都无法反驳。
究其根本,他们三人如今修行之法的内核,说到底也还是走的道门的路子。
所以,在易麟提出来之后,两人也不反对。
见状,易麟提起笔,在砚台上轻点了几下,在纸上写下了一个【丹】字。
“丹?”
摩拉克斯和若陀两人挑了挑眉,若有所思。
两人也都曾亲身炼制过丹药,甚至如今提瓦特上还有不少丹方是他们始创出来的,对于丹道不说多么精深,却也可以说得上略懂一二。
“此丹非彼丹,之前咱们或多或少都曾炼制过丹药,都知道一颗成品的丹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炼制才能成型。”
“而今日说的这个【丹】,是参考了炼丹之法,草拟的两条道路...”
“...这两条路,我将之称为内丹和外丹。”
“内丹者,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能量来达到修行的目的;外丹者通过吸收药物和物质的能量来达到修行的目的。”
“两者相辅相成,结合起来便是我所说的【丹】。”
而内丹修炼方法,分为观想、调息、运气、炼丹;外丹修炼方法,分为选药、熬丹与服丹。
这里就不具体说明该如何进行了,免得有人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乱试,走火入魔。
“将生灵躯体视之为烘炉,结一炉九转金丹么?”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入门比之咱们如今修行的要简单许多。”
“步骤分明,可以说一步一景。”
“条理清晰,简单易懂,普适性也很强,确实适合推广开来。”
摩拉克斯同样跟着落笔,在易麟写下的【丹】字之下,写下【九转金丹】四字。
“既然已经理顺了修行法的各种问题,也确定了其核心,那咱们也该开始进行接下来的功法推演了。”
若陀则是另外找了一张空白的纸张,在上面写上内丹、外丹两种法门。
三人都选了各自的方向,对视了一眼之后皆是点了点头,随后微微垂眸,陷入了深层次的感悟、推演当中。
易麟最先回过神来,随后提笔于纸张上任意挥洒了起来。
说到底,或许摩拉克斯跟若陀两人,还需要易麟的提醒,才能想到这一点。
而易麟则不然,故乡那边留下了太多这个方向的思想感悟。
他只需要在前人的思想纲领之下,以此为地基,将其筑成高楼即可。
就比如眼下,心中就想到了一篇极为合适的法门。
先天内丹功(又名先天丹法)筑基要诀,先天内丹功是道家性命双修之功法,自古以来,代代相传,对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有很大贡献。
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都是含糊其词,深奥莫测,其理难明,真实用法更不落纸笔,所以后人用的很不广泛,只有少数得传者,借以延年。
天地人为三才,三才皆有三宝。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
人的三宝若少一宝即死亡,人的三宝又分先天后天。
先天三宝为元神、元气、元精。
后天三宝为识神(思虑神)、呼吸气、交感精。
天后天相互配合,不易分析,不到最深功夫,是分不开的。
后天思虑之神和先天不神之神(即不用意念而自然的知觉也叫真觉)虽能分,但也有连带关系。
先天之精(即先天而生的和不知不识静到极处而发生的真一之精)和后天性之精,也不易辨明。
后天呼吸之气和先天真一之气易辩而难分清浊,但只要静心修炼和体察,也终能分明,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易麟笔下不停,开始写下修行的法门、总纲以及步骤和各种注意事项。
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调丹田之息,卧则守脐下之珠,生生不已,浩然长存,脾气自然去掉,性情自然温和,心无燥火,以此则方好行功也。
此乃静养化气、聚性止念之法门。
在心息相依之时,即把知觉泯去,心在气中而不知,气包心外而不晓,氤氤氲氲打成一片,此炼心合气之功也。
此乃凝神气穴,心息相依,行气之法。
《黄庭经》云:“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芝灾不生。”
此乃炼液化精之法。
之后,又写下生精子时、采精火候等法门的重点,由浅入深,十分细致。
元精内生,外物立举,这时要心正勿动,速凝神太虚,意照丹田(微意照在丹田)。
在这之后,才是炼精化气之始。
可以说,易麟此举,相当于将修行之始,炼精化气之前的修行细细划分出来,将其中的道理嚼碎了喂给之后的修行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