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足及体弱者,气力稍差,不能一撞直上乾顶,须以神守之。
待将动时,以意引之,过尾闾至夹脊。
如无力上冲,须任其休息,以神守之。
待将动时,以意领之,一撞而上过夹脊,直至玉枕。
再无力上行时,乃须任其休息,以神守之。
待将动时,以意领之,一撞而过玉枕,在入泥丸,少时片刻,化为甘露,降至丹田矣。
此后,接着炼精化气的路子继续推演,一一将其写了下来。
气足开关,八脉俱通、周天运法,还精补脑、气就神交,任督自转、阳火此闭,保健延年。
行笔至此,算是补完了炼精化气之路的所有修行法门。
同时也将炼精化气简化成了数个境界:先天、炼气、筑基、金丹。
待易麟放下笔之后,摩拉克斯接过来细细揣摩了一番,心下不由暗赞了一声。
炼精化气乃修行路之始,此刻易麟却将这条常人难以入门之路再次简化了一番,划分了四个境界,直到结出金丹,可谓是详细至极。
平日里摩拉克斯也没少翻看易麟之前留下的,其故乡先贤写下的那些道经。
此刻在看过易麟写下的开头之后,一番推演之下,也有了想法。
当即便提笔接着易麟写完的那部分,在下方续接上金丹之后炼气化神的修行法门。
取《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也就是《心印经》之纲领,演金丹九转以化神之法。
“心印”者,即以心印道,以道印心,印无所印,心无所心。
心印于事,则体必纷,心印于物,则体必淫。
于无印,于无心,心从无宅,印从无精,一灵不昧,善果臻身。
人本有心而自失之,人能印而自失之失非其失,则可有心;弃其所弃,则可能印。
既知其心,既知其印;既知其印,即知非心有心;既知非心,即知有印非印。
印不印印,心无心心,真神真气,合我真精,一元三品,是印是心。
敛情敛意,忘见忘闻。三年乳哺,一纪飞升,如此真道,名得真心,真心一得,七窍皆灵。
《心印经》,是阐敷至道之玄机,剖露性命之根蒂。
实登真之路径,为度世之梯航。
学者苟能造其理,达其辞,穷神以知化,参玄以入妙,知心为一身之宗,操养不失;勿塞勿闭,四闼光明,天宇泰定,虚室生白,即心是印,即印是心,心印相融,上下洞彻,如月现于江,如星涵于海,真空寂照,一性超然,不知孰为心,孰为印,至于心印俱忘,神与道俱返其天真,则心印之妙,自我而得之矣。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分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恍惚者神气之枢旋;杳冥者真精之胎蕴,此合三为一,乃太极之根,先天之宰,所谓从道妙一,孕玄分元,日月之所由判,天地之所由生也。
恍惚者指似来非来,若有若无,杳冥者深昧莫测也,这些联兆景象只有在“至虚极”、“守静笃”中体验之,稍纵即逝。
识神之思虑念想,人欲之喜怒哀乐,一概捐除,而造化之大炁,一往一来,一呼一吸,一收一放,一开一阖,尽于此际可以体验出来。
当时景象,真有上下与天地同流之概。
故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实为超凡入圣修道学仙的必由之路。
同样,也与易麟一同,将炼气化神、炼神反虚、炼虚合道三者,细化出了更详尽的境界法门:
自结出金丹之后,丹成九转,元神自出。
至此开启炼气化神之路的起始:元婴、出窍、化神、炼虚、合体、大乘。
大乘之后,修行者相当于完成了由人至仙的转化过程,自此精修,成就真仙、金仙、太乙、大罗之境。
对应易麟几人所修行之法的天人境、魔神境、法则境、造物境。
只不过易麟几人所修行之法走到最后,开辟的是体内世界,走的是不假外求,自身圆满无漏一切具足的路子。
且可以无上限的累积下去,有朝一日单一世界也不是不能化作小星系、大星系、宇宙。
而大罗者合天地人三道,借天地法则洗涤自身,悟出自己的道,走到大罗最后的境界,距离开辟命途成就星神也相差无几。
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广阔混沌之中,开辟一个真实的世界,壮大宇宙的底蕴。
两者之间孰优孰劣,到了这个境界也大多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走上最后那一跃,没什么可比的。
至于大罗之后的修行之法,如何成就星神,或者像摩拉克斯那样另辟他路走出新的法来,那只能依靠个人去续接自己的修行路了。
毕竟到了这等境界,他人的一切经验皆无有借鉴的可能,需要自己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待到易麟还有摩拉克斯两人皆停下手中的笔,若陀也像之前的摩拉克斯一样接过来揣摩了一番。
之后三人在此基础上,删删改改,有不够详细的地方再次做出了补充解释,有语焉不详比较模糊的地方则直接抹去,改为另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说辞。
而后,若陀又接着在一旁写下内丹与外丹修行之法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这一点不解释清楚还真不行。
虽然法门解释的很清楚,但有时候每个人理解不同,也会造成不一样的后果。
像是《九阴真经》明明是道家正宗法门,都能有人修成邪气森森的九阴白骨爪。
更遑论这种高深的修真之法,不解释清楚,像是人体大药这种阐述上药三品修行至理的法门,说不好就会有人以为【人】这种生灵得天独厚,是炼丹的【宝药】了。
静室之中,三人浑然忘我,皆忘了时间的流逝。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门从最为基础的先天练气,直达大罗之境的修行法门,终于在三人的手中逐渐完善了出来。
“此法多次删改、补充,到了如今这种程度,已经是咱们目前的境界不能再细分的地步了。”
“也就是说,如今咱们面前这门功法,大致上算是完成了。”
......
(各位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