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团离京,前去瓦剌就双方关系展开和谈。如果一旦双方和谈顺利,大明太上皇朱祁镇就很有可能跟随使团一起回到大明,回到皇宫。
这一点也正是沉鱼落雁他们担心的事情。无论是沉鱼落雁,还是无崖无忧他们,都不希望朱祁镇再回来。不然,也不会有京师外瓦剌大营内自作主张的刺杀了。
可是人算不如算,最终,该回来的总归还是要回来。
“皇上,太上皇真的会随此次出使瓦剌的使团回来吗?”落雁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朱祁钰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他知道沉鱼和落雁她们担心什么,无非就是担心朱祁镇回来后和他争夺皇位。
对这个,其实,他一点都不担心。
沉鱼落雁他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作为临危授命,在大明最为危难的时候登基称帝的朱祁钰来,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已经让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相对于打了败仗,让整个大明蒙羞的前皇帝,如今的太上皇而言,此时的朱祁钰早已是众望所归,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百姓,对他这个皇帝再无人反对。
况且,经过这一段时间来的改革,提拔亲信官员将领,整个大明朝廷不完全都被他掌控也相差无几了。
所以,即便是这个时候朱祁镇从瓦剌归来,对他的皇位丝毫构不成威胁。他也并不反对朱祁镇回来,甚至,为了做秀,以及真心实意的以兄弟情谊出发,朱祁钰心里还在期盼着朱祁镇能够回来。可是,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事情,但是朱祁镇遇袭,失去一条手臂这件事铁定已经被对方将这笔账按在了他的身上,朱祁钰也无话可,因为他隐约间也能猜测的是谁背着他下的令。
所以,面对前途未知,却危机四伏的京师,皇宫,自己的这个哥哥是否有胆量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要做一些无谓的事情,被人抓到把柄,我的脸上可也不好看。”朱祁钰没头没尾的了一句。沉鱼落雁听后心里一顿,落雁还冲着朱祁钰做了个搞怪的鬼脸模样,然后二人匆匆从他面前消失。
朱祁钰摇头苦笑,这都快被宠上了,日后日子还咋过。至于沉鱼落雁她们心里的一些九九,朱祁钰自信经过自己的提点,她们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了。
黄帝历4148年,大明建新元年,三月五日,大明皇宫内,大明军士委员会班房内可谓是将星云集,但凡在京的和军队有关的将领全部齐聚一堂,准备接受大明皇帝,大明军事委员会最高统帅的授衔。
这是自正统十四年提出军改后,军队改革中的又一个新台阶,也是是重中之重。
军衔制在新军改革中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军衔的诞生,也预示着大明军队由过去的老式军队向着新式军队,现代化军队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大明皇帝发出御令,公布了授衔的所有将军以上的将领。
方瑛、郭登、王通、朱谦、毛胜、杨洪、王文、朱仪、徐承宗、成敬,石亨分别授予大将军军衔。其中,除石亨外,所有人都以大将军衔署理上将军衔的官职事物。
中将军衔则是只有镇守军参谋长范广以及政委俞山。
少将军衔则是包括第一师师长孙祥在内的所有于京师保卫战中表现出类拔萃的一线将领,
这是朱祁钰有意压制所有将领军衔过高的结果,不然,以杨洪,方瑛他们所处的位置来,授予上将军衔也无不可。可是他们毕竟年纪都不大,升到了顶,日后升无可升也是一个麻烦。况且,以他们所有饶资历,想升上将军衔还有些差距。不但是他们,其他所有将领都是如此。
之所以给石亨授予大将军衔,除了石亨在京师保卫战中出色的表现外,朱祁钰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给石亨一个悬崖勒马的机会。毕竟自己知道东西都是发生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中,于现在得历史中石亨的表现虽然有些差强人意,还没有到让人动杀念的地步。朱祁钰也不想因为前世的记忆,过分的逼迫打压石亨,官逼民反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拉一把石亨,是不想石亨在错误的道路上也走越远,更不想因为自己的逼迫让其最终走向毁灭。
除了石亨,五军都督府的一些被当做弃子准备丢弃的一些将领,包括罗通等,也都被授予了军衔,这也算是朱祁钰统一给他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至于能不能把握,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授衔仪式在默默无闻中结束,而新军的换装授衔也在同步进行,他们可比将领们授衔高调多了。
甚至,大明日报都大篇幅报道,引起了整个京师的密切关注。
军衔对大明百姓,甚至是官员们来都是一个新事物,他们都想知道,这个军衔倒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和大明现有的军队体系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其关注度之高可想而知。
伴随着授衔仪式的结束,新成立的二十个师的师长也都有了任命。于授衔结束的第二,纷纷来到北大营,开始熟悉新军,为接下来的移镇全国各地做准备。
三月十五日,大明皇帝下令,废除五军都督府,其所管辖的所有军务全部移交军事委员会管辖。
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除亲军指挥使司外的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卫所。凡武职世官﹑流官﹑土官之袭替﹑优养﹑优给等项﹐所属皆上报于府﹐府再转送兵部请选。选定后﹐经府下达都司卫所。首领官之选授和给由﹐皆由吏部。其它如武官诰敕﹑水陆步骑之操练﹐军伍之清勾替补﹐俸粮﹑屯费与屯种之器械﹑舟车﹐军情声息﹐边腹地图文册﹑薪炭荆苇诸事﹐移与相关机构会同处理﹐各府只有统兵权﹐调兵之权在兵部﹐每逢战事发生﹐由皇帝命将为帅﹐调领五军都督府所辖卫所之兵佩印出征。军还即归印于朝﹐兵回卫所。
明中后期五军都督府失去了参政﹑议政权,由“总内外诸军事“的中枢机构变成处处受制于兵部的单纯执行命令的机构,则是一分为五背后都督府实权削弱殆尽的事实。
五军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从其职能上看,由最初的掌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逐渐虚有其名;从任职人员上看,由功勋宿将位列其中,到掌府官员尸位素餐;从其与兵部的关系看,由以都督府为主,到两者之间相互牵制,再到兵部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
对这些知之甚祥的朱祁钰一开始就通过成立军委会作为管辖军队的最高军事结构,一方面有助于他彻底掌控整个大明的所有军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五军都督府以后堕落的局面出现。
如今,军委会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五军都督府甚至兵部全权处置全国军务。至此,成立百年有余的五军都督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兵部,现在也名存实亡,除了旧有的军队,新军根本不听兵部调令,兵部也没有丝毫机会插手镇国军的人事任免等事宜,实力损失严重,裁撤也只是早晚的事情。或许,等到旧军队改编完成后,兵部也将迎来属于它的末日。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对于以农为主的大明王朝来,春季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时候,百姓忙着播种种地,以求秋季能有个好收成,官府这个时候也没有闲着,对于农忙春种也极为上心。
自从经历了棉花事件,朱祁钰后来一直颇为关注从外面传入大明的各种农作物以及其他植物。可惜,土豆,玉米,红薯这些后世有名的高产量农作物还没有传入大明。不过,让他颇为惊喜的是,这个时候占城稻已经进入大明有些时间了,而且浙江,江苏等地已经有大规模的种植了。
而占城稻则是这个时代最为高产的农作物之一了,它不但耐旱,而且适应性极强,对土地的要求也不大,生长周期短,种下去到收获也不过五十多而已。对于日益寒冷的大明来,这无疑是一种救命的粮食。而另一个棉花,在大明也被广泛认可种植,虽然使用的途径范围还不大。
朱祁钰相信,只要将占城稻和棉花推广开来,要不了几年,足以应对日益寒冷的环境。
于是,朱祁钰亲自从私库里拿出银子以及其他堆积如山的各种宝物共计两百万两银子用于推广占城稻和棉花的种植范围和种植规模。同时,大明民生集团也开始于全国范围内广泛的以成本价销售新式犁,用来提高种植速度。对此,政事堂还传令下所有州县衙门,购买大量新式犁免费发放给下辖的百姓使用,如果有人阴奉阳违,直接开革罢官,冲入劳役十年。
面对种种有利于农事的政令一条条的出台,大明下顿时忙碌一片。
四月一日,大明警察部和镇守军正式宣告成立。其中,警察部归政事堂统辖,镇守军归军事委员会和政事堂双向管辖。十四万镇守军和六万警察部队也陆续走出南大营,开赴各自的驻地。
其中,镇守军第一师一万人负责镇守大明京师。一万警察部队也化整为零散布在整个京师内。他们将取代原有的京师保卫部队和捕快衙役,负责大明京师内部的安全和稳定。
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福州,南昌临江开封,济南,济宁,太原,CD,泸州等十三个人口大量集中的大城市也都分别派遣一万镇守军和数量不等的警察部队前往作为先头部队进驻。日后,随着这些地方的地方部队以及替换下来的捕快衙役来到京师,在南大营经过筛选训练成军后,再行继续分派其他地方进驻,确保大明境内的安稳。
大明如今共有人口聚集量极大的大型城市三十三座,
分别为北京、南京、苏州、镇江、松江、淮安、常州、扬州、怡真、杭州、嘉兴、湖州、福州、建宁、武昌、荆州、南昌、吉安、临江、清江、广州、开封、济南、济宁、德州、临清、桂林、太原、平阳、蒲州、CD、重庆、泸州。运河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沿河城市多位着名的大商埠。因工商业发展,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形成了以运河为主要交通脉络的城市布局。
按照朱祁钰的规划,全国镇守军的数量他准备控制在五十万,相当于每一个大型城市都驻有一支一万饶镇守军。而警察部队的数量则是相对的要多一点,控制在八十万以内。
这个时候的衙役捕快很多可都不是正规衙门编制,而是为了管理一府一县当地的县令或是知府自行招募的,不吃公粮。多一点少一点,对当地衙门无伤大雅。而警察部队则是正规的政府编制,是要吃公粮的,八十万警察部队,在朱祁钰看来已经是极限。再多,对大明朝廷来就实负担了。
五十万镇国军,五十万镇守军,八十万警察部队,再加上准备成立的三十万生产建设兵团,光是这些基层部队每年的财政消耗就是一个文数字。数量多了,对于大明来都将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钰一定要精兵简政的原因。
而相对于大明原本的将近两百万大军之所以都能养的过来,就是因为实施了卫所制,战时作战,无战事时放下兵戈种地自给自足,才保证了两百万大军的吃饭问题。但是这其中的弊端却也是极大的,到了中后期,卫所士兵几乎成了各地卫所将领的私人奴隶,没有一点战斗力。
生产建设兵团就是采取这种类似于卫所制的形势将一些不是主力的部队全部改编,变成生产建设兵团,负责给全军开荒种粮,圈养家畜。战时还能当做二线部队使用,最起码比镇守军的实力要强上一些。
这是朱祁钰对生产建设兵团的定位。
不久后的四月十号,师一级主官已经到任的镇国军也开始拔营,正式开始移镇地方。
除了镇国军第一师之外,镇国军第十二师骑兵师,第二十师师长炮兵师也将镇守京师,连同镇守军第一师的一万人,以及警察部队的一万人,共计五万人守卫京师。
人数有些少,很多大臣提议可以多派遣一些军队驻守京师,防卫京师安全,都被朱祁钰否决了。守卫京师的力量这些已经足够了,日后六万龙骑禁军回归皇宫,京师安危无忧。
南京作为陪都和旧都,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都是除了京师之外最重要的地方,所以,第二师陆战师以及第十七师炮兵师分别移镇南京附近。
如今的大明在全国共有十五个省级单位,包括:北直隶,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共十五个省级单位,为明朝稳定的统治区域,称为“两京十三布政司”(注意:明朝与今名称虽大部相同,但所辖地域有相当差别,不宜以今的行政区划上溯);另外,在1406年至1427年间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后交趾独立后被废;
经过详细的考察商议后,最终朱祁钰派邻三师陆战师以及第十一师骑兵师驻守西北疆界的原哈密卫驻地,防守吐鲁番与青海蒙古部,并寻找战机对吐鲁番和青海蒙古部进行袭扰驱赶,也是为下一步对外行动先行下手布置。
至于西南三宣六慰以及东北辽东都司等边关要地,因为事关异族土司问题,暂时朱祁钰还没有动他们的意思。
之后,大同和宣府二镇也被裁撤,以第四师,第五师,第十三师骑兵师,第十八师炮兵师各一部镇守宣府大同,防卫边境安危。第十九炮兵师镇守津,其余的第六师到第十师则是移镇江南各地。
毕竟江南是大明的税收重地,一年的税收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南,先行掌控江南对他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有利。
两个月后,也就是黄帝历4148年,大明建新元年六月,四十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警大军全部自京师移镇全国各地,开始替换原有的驻军。而在此期间,各地的地方部队以及捕快衙役也都纷纷赶来京师,入驻南大营接受新一轮的挑选训练,为后续的全国实行军警制度做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