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月末之后,朱祁钰就直接不在过问任何朝政,轻车简从的来到了通州,在和通州州长无忧见面谈话之后直接都住在了逍遥山庄,除了中途送首任四地总督赴任时回到了京师,之后再次返回山庄,即便是农历新年都没有在出过山庄。
逍遥山庄炼钢坊内此刻人头攒动,所有人都在神色紧张期待的看着眼前的炼钢炉。
现在的炼钢坊已经从地下转移到了地面,数座高炉拔地而起,此时股股浓烟腾上云宵,众多炼钢工匠正在紧张的忙碌着。
这是实验的新式炼钢之法,改进了旧有的炼钢技术,效果不错。
这是第一次在皇上面前炼制,即便是有着绝对的信心和把握,很多人还是有些心里发毛。
毕竟是新技术,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皇上要来亲自观看,众人总不能拦着不让。
“不会出什么问题吧,有没有把握?”负责钢铁这一块的管事神色凝重中带着紧张的冲着身旁指挥各项工作的大匠问道。
“管事放心,我们之前已经做过多次试炼了,不会出问题。即便是有些问题,也影响不大,放心就是!”
“一定不能出问题,皇上就在旁边看着,可千万不要搞砸了!”听了大匠的话,管事放心了不少,但是依旧心里没底。
皇上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山庄,其他各坊都表现出色,到了他这里如果不能表现的让皇上满意,其他的不说,首先一个能力不足的就上了皇上的名单了,丢人那都是其次了。
钢铁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特别是随着热武器的盛行,钢铁的需求量更大,对钢铁的要求也愈发的苛刻。
朱祁钰极为看中钢铁的淬炼改进,对精钢等一些提炼技术更是十分重视,更曾经多次来带炼钢坊和大匠们讨论改进炼钢炼铁的技术法门。
工匠们也不敢掉以轻心,纷纷埋头研究,炼钢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已经是今年第六次改进炼钢技术了。
当然了,不是每一次改进都能得到好的结果,所以有所担忧也是在所难免的。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极好的,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用新式炼钢法淬炼的出来的钢铁质量和以往的相比质量提升了很高,朱祁钰很满意,管事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但是,对于朱祁钰提出的要继续研制新式高效的炼钢技术,以及每年产钢不低于一亿斤,负责管理炼钢坊的管事差点没吓出毛病来。
年产一亿斤钢铁,听起来数量巨大。按大明的重量单位,与现代一比,也就是一年七八万吨的数量,放在工业革命的时候,还算强大。可放在现代,这个数字只是一个钢铁厂的产量,非常的微不足道。
当然了,放在眼下的大明来说,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不过,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在重重压力下得到突破的。
而且,以目前的技术朱祁钰定下的数量也是能够完成的,只不过如果不提炼技术,依照现有的技术提炼的话难度很大而已。
铁的产量朱祁钰还么放在心上,他重点关注的是钢,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很多正在研究的武器弹药以及一些未来科技都需要大量的精钢。
对于炼制精钢,朱祁钰不懂,也不能指点什么。
不过,他不懂,在这炼钢坊内懂行的人很多,也一直在研究,再加上他的一些来自后世的远见卓识,绝对能够攻克难关,完成规模化炼钢的可能。
有了足够的钢,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军队也将全面配发热武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跨世纪的军队。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未来的战斗方式。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需要精钢,大量的精钢才行。
除了精钢,火器的威力提升也离不开火药的改良和精进。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对人类战争和杀戮的历史影响最大的,不用说就是火药了。
火药的发明、以及它被用于军事领域,是战争史上最重要的革新:在此之前,无论人们怎样挖掘武器的形制和战术潜能,总是没有跳出冷兵器这个圈子,而当火药和制造工艺结合后以枪炮的形态出现之后,人类自远古以来绵延数千年的战争模式就有了彻底的改变。
火药带来的变革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也许只有核武器的发明,在历史意义上才能与火药相比。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自然也就最早把火药投入战场。
火药武器的出现是在北宋时期,当在11世纪;这种最古老的火药武器,简单来说就是炸弹,以及借助火药推力把箭发射出去的“火箭”——其后,一直到13世纪末,在中国战场上占主流的火药武器都是炸弹。
而作为后世枪炮鼻祖的身管火器出现在1132年,是以竹筒为管的粗陋的火炮;
直到一个世纪之后,当蒙古入侵、金朝濒临灭亡的年代,金人发明了“飞火枪”,这种武器紧接着由宋人改进,最着名者就是1259年的“突火枪”;
这些最早的身管火器射程相当之近,只有区区几米,喷射的也只是火焰、铁砂之属;但无论如何,在原理上,这些简陋的武器确为日后数百年间无数火器的祖先。不过,和一般人的看法相反,因为中国当时制造枪炮身管的材料强度不够,直接影响到火器的威力,因此,身管火器在当时的战场上用得并不多。
金人和宋人所用以互相对抗、并抵抗蒙古人的,主要还是各种抛射的炸弹,而这些炸弹也很快被蒙古人学会并在实战中加以运用。
一个真实的战例就是,当蒙古旭烈兀大汗西征时,面对邪教阿萨辛教派徒众建在险峻山地上的塞堡,蒙军是用缴获的南宋床子弩发射火药武器将之击灭的。宋元交锋时,最有名的襄阳炮就是一种大型投石机,连古代的“炮”字,也是来自“抛”的谐音。至于真正意义上的身管枪炮,最早出现的时间是13世纪末。
这些早期的火铳——只能叫火铳而已——都很轻,口径也很小;
大口径火炮的出现,在中国已经是元末明初的事了。网
影响世界火器制造的行程是蒙古人征战亚欧非时传递传递出去的。
蒙古人的西征,把恐怖和残杀从东亚一直带到西亚,直至地中海岸;但征伐所带来的不仅是鲜血,与此同时,当时东方的先进技术也被带到了西方。
在此之前,欧洲还没有火器,或者说,欧洲人开始使用火器之前,出了东方的宋元帝国,也就只有阿拉伯人发明的马达法(mardafa)。
马达法这个词是阿拉伯语中对一种步兵使用的手炮的称谓。和骑兵用的手炮不同,马达法是为步兵设计的,所以炮身被固定在一根粗长的木棍上,使用的时候左手扶住炮身将木棍夹在腋下,然后用一块煤炭、一截火绳或者一条烧红的金属伸进火门。和手炮一样,马达法只能做概略的瞄准;有些阿拉伯的马达法上还挂有斧头,以供射手必须近战时用。
不过和骑兵用原始的火绳点燃不同,步兵往往用一根烧红的金属去点燃火药,所以当时火枪阵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几个大火盆。
阿拉伯人从蒙古人那里学到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及使用方法,很快,这些技术就通过十字军的“交流”、同时也通过北非的阿拉伯人带到了西班牙(那时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摩尔人的王朝和基督徒正处于长期战争之中)。
当欧洲的基督徒通过这些“交流”也掌握了火器之后,欧洲战争的局面就开始缓慢、但确实地开始改观。
这一时期的欧洲大陆战火不断,火器的出现改变了战局,让战争更加残忍,但是也推进了火器的研发发展,随后,火线抢,滑膛火绳枪等最早一批的前装枪就此诞生。
之后,在战争中火枪又得到改进,除了将之单纯的大型化外,最主要的两点改进是:1,增加了照门,保证了瞄准的精度。2,采用v型弹簧和齿轮的组合代替了简单的杠杆,可以让火绳夹牢固地保持在待发状态,增加扳机力,降低了走火的危险。
虽然火绳枪(musket)一词后来成了几乎所有前装火枪的统称,但是在它于1421年初次出现在意大利战场上时,却是令人惊讶的庞然大物。
经过西班牙人改进的musket则是口径23毫米,全重11公斤,弹重50克,最大射程250米,有效射程100米的一种枪械,尽管比起明火枪来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它还是过于笨重,只能架在另一名士兵的肩膀上,要么就用一根短矛或专门的y字型支架支撑。由于过于笨重,装填也成了累人的活;当时这种火枪的装填仅仅需要10秒,但是定位、安装、瞄准和射击却需要20多秒。
不用说,移动也很困难,发射时的后坐力——发射的弹丸约比明火枪重一倍——也是不可忽视的事情。这些火绳枪的射手都是经过遴选的、有力气的彪形大汉,军饷拿得更多,在战场上还往往有随从跟着给搬装备;但在musket所发射的弹丸面前,鳞甲和锁子甲确实是第一次成了软弱无能的东西。
和早期火枪的发展同步,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初,也同时是全身铠甲出现、发展的时期,直到16世纪晚期整体金属铠甲出现为止。
随着钟表等机械工艺的发展,一些异想天开的发明家试图将这些机械也用在火器上,转轮发火手枪就此诞生了。
所谓的转轮发火手枪,就是将一般火绳手枪的火绳夹替换成一个蜗牛形发条和一个大型的金属转轮,用右手拇指扳动击锤,发条拧紧,扣动扳机时发条带动转轮高速旋转,摩擦火门上的弹簧片或其他金属片发出火花点火。这种机构复杂、昂贵、难以修理——价格是火绳枪机的2-3倍——,但是华美且使用简便。
虽然难以作为大量装备的武器,但是对于骑兵来说这种枪却让他们避免了高速骑马战斗中火绳突然熄火的麻烦。
着名的德国雇佣骑士团黑色骑兵(der scharzritter)就往往每人都携带数把这种转轮发火枪。但是随着有着类似优点的燧发枪的出现,转轮发火枪就慢慢淡出了战场;因为它的昂贵和复杂,使得步兵从来都不愿意采用,而且转轮发火枪的技术一直也只是在手枪上运用。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当火绳枪的技术从欧洲的商人那里传到日本去之后,日本人可说是把火绳枪(“铁炮”)给玩绝了。包括众所皆知的三段击在内,火枪的战术及枪械技术在战国时代的要求下,短期内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及至关原会战(1600年)那时,甚至出现了长25米,重量超过40公斤、由两个人抬着的大型火绳枪。
日本的铁炮和欧洲的同类相比,制作更为精良,但就运用的本质而言并没有变化。真正的区别,要等到16世纪后半,燧发枪发明之后了。
眼下来说,大明的火器依旧是遥遥领先的,即便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大明的火器都是地界第一。更不要说有着两世记忆的朱祁钰当皇帝之后的大明了,许多后世才会出现的威力巨大,使用方便的火器已经在朱祁钰的要求下提前问世了。例如鸟统,虎蹲炮,红衣大炮等都是原本历史上在明朝中后期才会出现的一些威力巨大的火统火炮。
但是这些火器依旧很原始,属于前装火线点火的火器,只有遂发枪的产生,后装枪的出现还算是跨时代的大进步,大改进,到那时,才是现代战争的开始。
燧发枪的名字来自它的燧发式枪机(法语fusil,火镰),这种枪机是从燧石点火式转轮发火枪简化而来的,它的机械结构非常类似于后期的火绳枪。
但是燧发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还采用了更强力的击锤簧保证提供足够的撞击力度;因此它的扳机力和扳动击锤都要比火绳枪来得费力,精度也略低。
但是相对于“背上一法里长的火绳打一天仗”的火绳枪,仅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发枪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和火绳枪相比,燧发枪最大的优点,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暴露目标,而且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
燧发枪都是前膛火枪,且多为滑膛式;它们的口径在16-22毫米之间,重4-6公斤,枪长1200-1600毫米左右。
滑膛的燧发枪射程能达到140-200米,而线膛的为280-800米,射速分别为1-15分钟1发和……5分钟1发。因为滑膛枪弹丸的直径一向是比枪管口径小一些的,而线膛枪的弹丸非得和枪管严丝合缝不可,有些使用线膛枪的士兵甚至必须用锤子敲通条,把子弹敲进去;线膛枪虽然在射程、精度和威力上有着滑膛枪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长久以来未曾普及,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朱祁钰想要直接越过这些枪械的发展过程,而是直接生产后装枪,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作为一名军人,还是特种兵王,对于枪械的认知和研究也是很深的,换句话说,当今世界上,没有人比朱祁钰更加了解枪械的历史和生产过程,特别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后膛枪。
火绳枪,遂发枪前装枪大明也都有了,线性纵队战术形似“排队枪毙”,在18-19世纪上半叶风靡西方世界,从瑞典到普鲁士,从英国到法国,乃至美国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都有使用的经典战术也提前问世了。眼瞎的大明军队火器已经占了主导地位,
火统和火炮以及骑兵的配合作战也早已练得炉火纯青。
眼下,火器的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出现瓶颈。如何提高射速和精确度,成了工匠们想破了头皮都难以研究出来的的巨大问题。
当朱祁钰听闻这个消息后,他知道,是时候推进火统的进一步改良了。那就是从前装滑膛枪向后装线膛枪的演进。
朱祁钰曾经就见过和仔细研究过世界上第一款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打败了前膛枪的后膛枪德莱赛步枪,以及早期第一款加特林机枪的原始型号机枪原型。
早期的连发近代枪械——加特林机关枪。美国内战初期,在南军凶狠的火力下,北军的密集队形被一次次打到怀疑人生。
这两款火枪,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虽然看似简陋,和前膛枪改动不大,但是火力和前者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机枪的出现,更是改写了历史,直接催生了现代战争的开端。
火药的问题对朱祁钰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就他知道的火药配备比例没有一百种也有八十种。而且,各种弹药的制造他也都极为熟悉,不存在技术难题。
眼前的关键就是枪械的改良。
火炮的发展和火枪一般无二,都是先由前装实弹,体型笨重,逐渐在战争中演化出来的。
火炮暂时由于对钢铁的要求比较高,而且朱祁钰也不准备大规模的铸造那些体型巨大的火炮用来守城,所以,火炮如今有虎蹲炮,大将军炮,红夷大炮等也就足够了。
他需要改进的是手枪或者说是现在步枪,这种战争利器,可不能再让外国人先一步做出来了。
不然,他这个穿越者也就太无能了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