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御驾亲征,得胜归来乃是重中之重,是整个大唐最重要的事情,李靖那里自然就被大家直接给忽略了。
房玄龄带领着一干朝臣亲自迎出二十里,一直到凯旋门那里,安排好将士们之后,才返回皇宫。
李世民回到皇宫之后,拉着房玄龄等人一直唠到天明,直到他沉沉的睡去,才算放过房玄龄等人。
真看出来了,李世民是真的高兴,打的高句丽害怕,不仅仅显示了大唐的国威,还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李世民比隋炀帝厉害,比太上皇更厉害。
整个大唐,南面先不说了,那边有岭南王冯盎,这些年,相安无事,西面,突厥、高昌、吐谷浑,吐蕃也可以算一下,还不是都被自己打服了。
至于北面嘛,那颉利更惨,都被自己活捉了,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那是因人而异的,放在颉利身上,
还不如死了痛快呢,唯独这东北,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
如今也将高句丽打怕了,他在位期间,可以说大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威胁他了。
也算是替下一任君主扫清了障碍。
长生不老,他已经不再奢望了,秦怀柔同他讲的已经刻在了他的脑海当中,当时秦怀柔可是当着他的面,试验了那丹药,被用来当成试验品的小动物惨死在自己面前。
那可是历历在目,自打秦怀柔,应该说是薛仁贵将自己搭救后,自己再也没有吃过那个丹药。
算下来,时间也过去几个月了,非但没有精神萎靡,反倒是感觉身体上有劲了许多。
身心愉快,回来之后,便拉着房玄龄一直唠,唠他曾经的过往,唠他在辽东如何打服的高句丽。
房玄龄只能在一旁静静的附和,说到兴奋的地方,他还要恭喜一下李世民。
就这样,李世民一唠就是一整晚,当晚,这些人都在皇宫留宿了,头一次,破天荒的,李世民没有撵这些大臣。
真看出来,他是很高兴。
...
李世民大肆封赏功臣过后的几天,尉迟宝林亲自找到李世民,请了假,理由嘛,当然是去幽州探望尉迟恭。
正在兴头上的李世民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同意了尉迟宝林的请求。
这天,长安城外出现了好几队人马,率先出城的乃是李靖,来到城外之后,便让人停下马车,亲自下车等候,他要等人。
等一个也要去营州的人,那就是孔颖达。
孔颖达命人送出一些信函之后,得到了回音,可谈到要去营州,一些人就打起了退堂鼓。
不为别的,这些人平日里的心思都放在做学问上面,对秦怀柔的营州是一无所知。
听到孔颖达提及要去营州传授知识,当即就打起了退堂鼓。
一年当中有半年处于冰冻,肯定会很冷的,到了那里可怎么过啊,在长安城这边最起码,根基在这里,什么都不用担心,要吃有吃,要喝有喝的。
时不时的还可以同王公贵族混在一起,没准哪一天,还能混出一个出人头地。
去了营州,苦寒之地,想想就让人有些畏惧。
孔颖达也不强求,秦怀柔是他最器重的门生之一,长安城附近的人喊不动,难不倒他。
桃李满天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唐各道、各州、各县,随便拉出一些人,都能同他扯上关系。
于是乎,孔颖达决定自己亲自前往,一路上,走到哪里,便摇人摇到哪里。
孔颖达的车队很快便出现在城外,离老远就看到李靖在道边静静的等候着自己,
孔颖达没敢托大,让下人扶着自己下车,
来到李靖面前,笑呵呵的说道:“李将军,你这是一点都不含糊啊,这么洒脱么?”
“孔夫子,老朽洒脱,却没有您老洒脱啊,你我二人去营州,目的可不太一样啊。”
“哦?有何不一样啊?”
秦怀柔给孔颖达送来的书信,留了一手,在送信人离开营州的时候,贴耳嘱咐了几句,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孔颖达自然知晓了整件事的过程,李靖就不一样了,秦怀柔诓他过去,为的就是那个辽东讲武堂的事。
话说回来,也是为了琢磨契丹和靺鞨两族,有一个薛仁贵在秦怀柔看来,还远远不够。
薛仁贵还是用来在震慑高句丽,如今有泊汋城当做屏障,高句丽想要有想法,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主要矛盾解决了,就要考虑次要矛盾了,所以契丹、靺鞨两族就成了秦怀柔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孔夫子,老夫过去是收徒的,收徒,您老应该懂的,老朽要将自己平生所学都传授给那薛仁贵。”
“至于你嘛,呵呵,好像是要帮着秦小子教育更多的人吧,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老朽的任务可比你强多了。”
孔颖达微微一笑,“李将军,其实老夫去不去都可以,即使去了,这些琐碎的事情,也用不到老夫来做。”
“老夫纯粹是想念秦小子了,过去看看而已,”
“不对吧,老朽听闻你今日发出去不少信函,可跟着你去的人好像没几个啊。”
“人各有志,本来老夫就没想强求,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可你别忘了,老夫可不仅仅就秦怀柔这一个门生啊。”
“呃...,”李靖砸吧砸吧两下嘴巴,
说不过孔颖达,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二人斗嘴也不是一次两次,结果,自己这个武将还是说不过孔颖达。
嗯,这点自己得记下来,等见到薛仁贵之后,让他想办法,哪怕是磕头呢,也要想办法跟着这些大儒学上一些东西。
自己这一辈子吃亏就吃在这上面了,武将嘴皮子始终没有文官厉害,总不能事事都去学那个程咬金吧。
试问整个大唐有几个能有程咬金那些鬼心眼子啊。
孔颖达对于老伙计很了解,也没有点破,说道:“李将军,老夫承蒙你在这里等候,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启程吧。”
临到末尾,他又来了一句,“如果李将军不服,可以随时找老夫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