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夫人回了娘家,带着苏桥。
娘家姓祝,在云府也做一些小生意。虽比不上苏家,但因为有苏家的照拂,却也过得不差。
祝家愁云惨淡,因为二房祝二爷的事情,都很不开心。
“雨晴,你怎么回来了呢?”祝老夫人先见到女儿,后才看到身边跟着的苏桥。
顿时大喜,“桥儿回来啦?”
苏桥忙问安,“桥儿见过外祖母,外祖母安好!”
祝老夫人把苏桥扶端正,“桥儿在京城过得可好,学业可有长进?
这趟去京城,外祖母和你外祖父可忧心了。生怕你遇到什么问题。你爹娘又不在身边。”
“外祖母,桥儿一切都好。这不是好好的回来呢。”
苏桥特地转了转身子,“您瞧,娘还说桥儿长高了不少。”
“是的,桥儿确实长高了。”
“桥儿在京城也挺顺利,又有表兄弟寄泽在,一起探讨学问,长进不少。”
“太好了!”祝老夫人拉着苏桥坐到椅子上。
“你那表弟外祖母也听说过,很不错。才德兼备,你跟他在一块,外祖母也能放心。”
被“冷落”的苏夫人祝雨晴嗔道,“母亲好偏心,早知道女儿不回来了。从进门到现在,娘只给了一个眼神。余下只有桥儿了。”
“你看看你,”祝老夫人笑道,“哪有同儿子吃醋的人。我看是苏翊把你惯坏了!”
“平妈,你说是不是?”
跟着回来的平妈笑着点头,“老夫人说得极是。大爷十分宠着夫人,夫人很有福气!”
“爹呢?”苏夫人朝外看去。
“别说了,”祝老夫人突然叹气。
“还不是二房的事情,不是娘的心不够开阔。这老祝家早该分家了。
你爹心疼他那几个兄弟,这些年还要怎么帮衬。
因为你二叔家的事情,最近他也是哀声叹气。
我就说,老祝家该分一分了。
你爹却总说,他们兄弟父母死得早,他不帮着弟弟们一些,心里呀,难受。
可这一大家子,大大小小算下来,十几家人了。”
“娘,”苏夫人了解家中情况,“这事还得同爹好好商量。您不要着急上火。”
祝老夫人微微摇头,“娘说这话确实是着急上火,你二堂哥的妻子潘氏被兄弟接回了家。
和离书都送来了。
你说他们的孩子都那么大了,闹这些做什么。
不是娘偏帮祝家的人。有时候娘看着这么多人也很烦心,但祝家的兄弟姐妹,当真个个质朴,品质也很好。
往外来说,谁人不称咱们祝家家风好。
偏偏出了这档子事情。
哎!”
“和离书送来了?”苏氏大惊。
“是呀!”祝老夫人说,“你爹就是因为这事情去了你二叔那边。正商讨着呢!
和离书是今日一早送来的,你也算来得巧了。”
苏夫人连忙起身,“那女儿过去看看。那潘氏女儿去瞧了两次,看得出她并不想和离。”
“娘也跟她相处过,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人。是个老实本分的。可能是因为她那些兄弟吧!
那潘家兄弟真不是个好的,也是你苏家大人不计小人过。
女婿同亲家太过心软。”
苏氏听完母亲的话,才让平妈陪着去二房。
“娘,”苏桥动了动脚。
苏夫人转过头来,“你还小,这样的事情你就别管了。陪你外祖母散散步。”
“是!”苏桥应下。
苏夫人在祝府轻车熟路,这里毕竟是她生活了许多年的家。很快和平妈到了二房。
二房如今有祝府这个大家庭,有三个大院子。
二叔夫妇住一个院子,二堂哥夫妇带着孩子们住一个院子。
另一个院子,是二叔两个女儿住的。不过因为女儿们已经出嫁,现在是二堂哥及笄的女儿住着。
“大伯,爹,我看潘氏是铁了心了。”祝二爷惆怅地说,“我同她夫妻这么多年,没想到怎么也抵不过她兄弟。张口就是五万两,这么多银子,我去哪里弄啊!”
祝二爷说着,眼里竟有了泪花。
“我跟潘氏说了,可以给她一万两。那还是这些年,我跟她省吃俭用,存下来准备给女儿的嫁妆。”
“大哥,您怎么看?”祝二老爷也是神伤。
“我们也知道不是儿媳的意思,她在我们家这么多年,是什么样的品性,都看在眼里。”
“是呀,去年我腿发麻,儿媳硬是给我捶了三月。我这心啊,这会揪着似的痛。”祝二夫人也说。
“如果真只是要银子还好说,”祝老爷子说,“大伙一块凑凑,我那里拿两万两银子给你们,三房四房各出五千两。你们两个老的也给凑一万两。这五万两算是齐了!”
“大哥,这不好。怎么又让你拿银子!”苏二老爷十分惭愧。
“大伯,不能要你们的银子。三叔四叔那里的银子也不能要。”祝二爷抹了把脸。
“算了,和离书都送来了。我就签了它。潘氏跟了我这么多年,我还是打算给她一万两银子。
算是这么多年夫妻情分。”
祝二爷十分伤心,“我就怕她真回了那潘家,没有好日子过啊!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到她手中。”
“不可!”苏夫人在门外听了一会,听到二堂哥这伤心的话,心里跟着难受,便走了进去。
“雨晴,你回来了!”祝家的长辈都很高兴。
祝老爷子招了招手,苏夫人走到他身边。
“怎么突然回来,也没给个信。”
苏夫人也不瞒着,“是公爹让回来的。他听说潘家近来的事情,知道女儿担心,就让女儿回来看看。
桥儿从京城回来了,我正好趁这机会带他回来看看大家。
这会正陪着娘呢!”
“好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祝老爷子老怀欣慰。
下人搬来把椅子,苏夫人挨着祝老爷子坐下。
“二堂哥,你也冷静一些。这和离书不能签!”苏夫人说。
祝二爷抬起头,“雨晴,让你也操心了。”
苏夫人摇头,“说来这事是我们苏家连累了你。当初潘氏嫁给你,也是与我们苏家有关。
这次我回来,我公爹也有话带来。”
“与苏家无关,是潘家兄弟太不要脸!”祝二爷骂道,“原先他们不是没有找我夫人拿过银子。因为数目不多,我也不在意。想想,也是我自己大意。只当他们是真的需要银子,甚至没有怀疑他们的用心。”
“二堂哥,你听我说完。”苏夫人说。
“我去见过两次潘氏,看得出她是真的为难。而且从未想过与你和离。
我想是因为潘家兄弟逼她这么做的。
你不仅不能同意和离,更不能给银子给他们。
那俩兄弟就没安好心!
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除非他们同意和潘氏划清界线,断了亲。
就给他们五万两银子,要不然,这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