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于绿色的昆虫适应了环境不容易被敌害发现,灰色的不适应环境容易被敌害发现,造成绿色幸存的增多,灰色幸存的减少。所以,第三代中,绿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灰色昆虫幸存者减少。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一致)的色彩。该实验能够得出结论是: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14.同学们在校园的丰收农场内种植了数十株丝瓜。播种之前,他们做了丝瓜种子的萌发实验(结果如下图),并对丝瓜的开花和结果进行了观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丝瓜种子在 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在丝瓜播种之前,进行浸种的目的是 。
(2)丝瓜开花后要经过 两个过程才能结果,图中的 (选填“A”或“b”)花不可能长出丝瓜,原因是 。若一个丝瓜中有50粒种子,则其传粉时至少需要 个花粉粒。
(3)丝瓜瓤中食用的部分主要是植物的 组织,其中的淀粉主要是由植物 (器官名称)制造的,经过 运输到果实处;测定后发现,丝瓜发育过程中每天增大的体积 (填相同或不相同)。
(4)用不同果型的丝瓜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和数目
普通丝瓜
有棱丝瓜
甲
普通丝瓜x普通丝瓜
81
27
乙
普通丝瓜x有棱丝瓜
52
49
丙
有棱丝瓜x有棱丝瓜
0
101
若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d、d表示。根据表中 组数据分析可知 是显性性状。若乙组中的子代普通丝瓜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请用遗传图解分析其子代的性状表现。
【答案】(1) 浸种4h,35°c 使种子较快地吸水膨胀,种皮变软
(2) 传粉和受精 A 这是雄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 50
(3) 营养 叶\/叶片 筛管 不相同
(4) 甲 普通丝瓜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
据图分析,丝瓜种子在浸种4h,35°c的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在丝瓜播种之前,进行浸种的目的是使种子较快地吸水膨胀,种皮变软,有助于种子萌发。
(2)
被子植物开花后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才能进一步发育形成果实和种子。丝瓜是单性花,即分为雌花和雄花,果实是由雌花的子房发育的,所以只有雌花才结果,不结果的花是雄花,或者是没授粉的雌花。图中A为雄花,所以不能结出果实。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胚珠中含有卵细胞,一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