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西川还没来得及回答,张卫年却已经抢先道:“然后呢?杜西川撤退,三司的官员和犯人也撤退,留下凉州城的百姓独自去面对两支真正的西夏骑兵万人队?”
王信一愣,下意识张了张嘴,却没有办法回答,他嗫嚅着,最后终于道:“也许西夏人觉得凉州没有了杜西川和三司官员,也就没有了价值,所以便放弃了进攻呢,毕竟那么多年,凉州一直是这么过来的。”
张卫年哼道:“能一样吗?如果没有乃蛮人的这次失败,如果没有哲别的死亡,西夏人会对凉州视而不见,因为凉州是不是存在,对西夏而言,没有意义。”
他一边说,一边却用混浊的目光盯着王信的眼睛,目光之中满是愤怒!
明明他只是一个毫无武力值的文官,可是拥有六阶实力的却下意识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可现在不一样了,失败的乃蛮人已经向爱新觉罗氏寻求庇护,爱新觉罗氏必定会打着替乃蛮人报仇和寻回自己亲人的目的,灭掉凉州城,在西夏各族争斗中争取一些小种族的拥护,更何况,西夏还传闻杜西川杀了哲别,这两个理由足以让爱新觉罗氏对凉州发动毁灭性打击!”
王信默不作声,事实上,他紧急赶来凉州,也是基于这种战略判断,所以想赶在凉州被毁之前,带走杜西川。
他沉吟了半响,最后只能艰难道:“以张县令的才能,也可以提前撤离,以你治理凉州的才干,朝廷必有重用!”
“重用?”张卫年呵呵冷笑,“怎么个重用法?把凉州之失的责任挂到我的头上,以不战而逃的罪名剐了我,然后给大渊百姓一个交代?”
张卫年还想说些什么,却还是忍住了没有说,因为再批评下去的目标,便是皇室甚至是皇帝,而在他面前的,是锦衣卫,有着监察百官之责,敢骂皇帝的,直接可以下诏狱。
王信面色尴尬,他在锦衣卫呆了多年,深知朝廷黑暗,也明白张卫年没有瞎猜,如果张卫年敢进入五散关,那他全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被扣起来,等到凉州失守的时候,也就是他的全家上断头台的时候。
王信甚至猜想,凉州对乃蛮人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朝廷却没有嘉奖张卫年,很大的原因是朝廷在等着西夏人接下去的反应。
如果西夏人默认了这个事实,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到时候,再给张卫年以及相关有功人员一点甜头也不迟。
如果西夏人一定要报复,除非大渊改变西进战略,重新西征,把重兵囤在凉州,摆出一副与西夏人决战的样子来,否则凉州一定守不住。
那个时候便可以把凉州失守的锅推到俞不凡和张卫年头上,说他们任意挑起刀兵,破坏凉州和议,致使凉州失守,然后再想办法从西夏人手中把凉州要回来。
但任何一个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凉州这样的城,离西封山和神京都太远,离五散关却不远不近,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他沉声道:“从乃蛮人开始进攻凉州开始,这可能便已经是一个死局,凉州人只怕已经难有作为,张大人,我也钦佩你这样的人物,我听说你有个孙子,要不要我把他带回青州去。”
张卫年眼睛一亮,可马上又暗了下来,只沉声道:“算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张家的人,不知道苟活两个字怎么写!”
杜西川突然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张卫年和王信一愣,齐齐转过头来盯着他。
“小孩子家......”王信刚要呵斥,却被张卫年打断了:“西川,你说说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次危机?”
张卫年忽然想到梁中野现在很名欣赏杜西川,而且这次梁中野升了官,杜西川可能是要打梁中野的主意,于是便问道:“是不是可以请梁大人在五散关上说说话,让他们派点兵来支援?”
杜西川摇摇头:“五散关的实力,城防有余,野战不足,让大渊的士兵在旷野上与西夏主力骑兵作战,连一点胜算都没有。
五散关也绝对不会分兵来支援凉州,如果梁大人知道凉州有难,可能第一个命令便是把现在在凉州的士兵全部召回去,顺便把三司的人都带回去。”
张卫年微微摇头,他何尝猜不到五散关的做法,只不过存了万一的希望,只我安慰,想在杜西川那边找一点念想罢了!
他又问道:“那破局的关键是什么?”
杜西川咬了咬牙,说道:“是我,如果说这件事还有唯一一点转圜余地的话,这个余地就是我,我去阻止这件事!”
“怎么可能?”王信立时道,“杜西川,我当然知道你的身份特殊,可是你未免也自视甚高了,凭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挡住几万人军队的进攻?”
杜西川白了他一眼,说道:“我又不是任平生,有能力在万军之中逼着主将投降,更不敢自觉狂妄到可以以一己之力抵挡两万人的进攻,甚至我没有说我有能力阻止这件事发生。”
王信还待说什么,被张卫年打断了:“王大人,您是否可以听杜西川把情况说完?”
“这......”王信还想争辩什么,最终还是选择闭了嘴。
杜西川道:“我无力阻止几万人的进攻,但是我可能可以激化两支万人队之间的矛盾,通过某种方式来保全凉州。”
张卫年不解道:“西川,你能详细说一说吗?”
杜西川点头道:“张大人,我现在还记得,耶律保保第天进凉州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西夏现在的皇帝爱新觉罗洪烈认同凉州的子民有资料按照草原的其他种族一样生活,而乃蛮族进攻凉州的方式,是按照草原上天选者仪式所进行的。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的话,那么爱新觉罗氏便没有资格替乃蛮人来报复凉州,没有资格进攻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