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皇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微风拂过,带着些许暑气,却也未能打破这片宁静。
苏宇躺在藤椅上,悠然自得地摇着蒲扇,享受着片刻的闲适。
周云澈的声音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苏宇闻言,微微挑眉,手中的蒲扇顿了一下,略微思索后,问道:“高丽使者前来大唐的目的是什么?”
周云澈微微欠身,回道:“启禀陛下,为了与我朝建交。”
苏宇轻哼一声,说道:“朕记得高丽已经向晋国称臣纳贡了。”
周云澈上前一步,分析道:“陛下,此次前来大唐的高丽大使原是高丽枢密使金寅亮。”
接着,他将去年高丽发生的事情缓缓道来。
去年,晋国大将康俊君率军追击刘弘景到高丽边境,要求高丽交人。
高丽朝堂顿时陷入纷争,两派争论最为激烈。
一派是以太傅朴仁存为首,主张与晋军交好,将人交出去;另一派则是枢密使金寅亮为首,态度强硬,坚决不交人,还放言若晋军敢入境,必给予严厉打击。
两派斗争激烈,一开始,高丽王选择支持金寅亮。
然而,晋军直接攻入高丽,大肆杀戮,高丽王吓得魂飞魄散,果断抛弃金寅亮,转而选择朴仁存。
为平息晋军怒火,高丽王将金寅亮撤职。
直到今年年初,才任命他为出使大唐的使者。
苏宇听完,心中大致明白了金寅亮此行的目的。
建交不过是顺带,真正目的是获取唐国支持,以便回国后能对抗朴仁存一派。
于是,苏宇看向周云澈,问道:“云澈,你认为如何?”
周云澈拱手回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同意金寅亮的要求。高丽与晋国接壤,若与高丽建交,在地理位置上,可对晋国形成一定牵制。”
“而且,高丽经济虽不算发达,但与我国贸易往来,能互通有无,对我国商业发展也有好处。”
苏宇微微点头,说道:“如果只是建交没有问题,不过,要大唐支持他还不够,你和他好好谈谈。”
“微臣遵旨!”
周云澈领命而去。
待周云澈离去,苏宇看向太子苏御、秦王苏凛、燕王苏逸等人,眼中闪过一丝深意,缓缓说道:“今日高丽使者之事,你们也都听到了,说说你们的看法。”
秦王苏玄率先出列,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与高丽建交,虽有一定益处,但也需谨慎。”
“高丽反复无常,之前已向晋国称臣,如今又来寻求我大唐支持,不可不防其有诈。应先观察其诚意,再做定夺。”
太子苏沐微微皱眉,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觉得周大人所言极是。高丽地处战略要地,与我大唐建交,对晋国是个不小的威慑。”
“至于其诚意,可在后续谈判中进一步试探。况且,与高丽的贸易往来,能带动我大唐商业发展,增加国库收入,实乃一举两得之事。”
燕王苏尘则轻抚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儿臣认为,不管高丽出于何种目的,这都是我大唐的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不过,在驻军和租界的问题上,还需仔细斟酌,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苏宇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只是微微点头,说道:“你们所言都有道理.......”
.................................
驿馆内。
金寅亮这段时间没少研究大唐,得知大唐在南海一带的作为后,他心里清楚,要得到大唐支持,仅提建交远远不够,必须拿出实际好处。
于是,他向周云澈提出三点条件:其一,准许唐国在瓮津城驻军五百,拥有租界;其二,唐国商人可以自由出入高丽国内;其三,草原的战马,可以通过高丽运往大唐。
苏宇得知这些消息后,满意地点点头,让金寅亮在下个月的大朝会上殿觐见。
梅月初一,阳光明媚。
金寅亮身着华丽的高丽服饰,在侍卫的引领下,踏入了大唐皇宫。
他沿着宽阔的御道前行,道路两旁是高大的宫殿建筑,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尽显皇家威严。
穿过广场,便能看到那通往金銮殿的长长台阶。
台阶由汉白玉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清冷的光。
金寅亮稳步拾级而上,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终于,他来到了金銮殿。
殿内金碧辉煌,龙椅之上,苏宇身着龙袍,威严端坐。
金寅亮连忙跪地叩拜:“高丽使者金寅亮,拜见大唐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宇看着下方的金寅亮,开口道:“平身。听闻你此次前来,是为了与我大唐建交?”
金寅亮起身,恭敬地回道:“正是,陛下。高丽愿与大唐永结同好,互通有无。”
苏宇微微颔首:“你提出的条件,朕已知晓。若真能如你所说,这对两国都有好处。”
金寅亮忙道:“陛下放心,高丽定会遵守承诺。”
一番交谈后,面圣结束。
金寅亮随后与紫薇阁签订协议。
地点选在紫薇阁一处清幽的别院,院内花香四溢,静谧宜人,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唐国方面,由刘明远、沈杰等人代表出席,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庄重。
高丽一方,则是金寅亮和几位随行使者,同样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
刘明远率先开口,声音沉稳:“金大使,此次协议关乎两国友好,还望双方都能以诚意相待。”
金寅亮连忙点头:“首辅大人放心,高丽对此次建交十分重视,协议中的条款,我等必定全力履行。”
接着,他看向手中的协议文本,说道:“关于瓮津城驻军和租界的事宜,还需明确一些细节。驻军的职责范围、租界的管理权限,都要在协议中清晰界定。”
次辅沈杰笑道:“金大使所言极是。瓮津城驻军主要负责维护租界的治安和保障大唐的利益。至于租界的管理,可由双方共同商议,制定出合理的规则。”
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就各项条款展开了细致的讨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
从贸易关税到人员往来,从军事合作到文化交流,事无巨细。
经过数个时辰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一份名为《唐、高友好通商互助协议》的文书摆放在众人面前。
刘明远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郑重地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盖上自己的印章。
金寅亮也毫不含糊,接过毛笔,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自己的印章。
随后,苏宇与高丽王先后签下自己的名字和盖上玉玺。
随着玉玺的落下,宣告着一段新的外交关系的开始。
而大唐的势力,也随之向着神州的东北区域蔓延。
一切完成后,金寅亮带着使团乘船返回高丽。
望着热闹的长江航运,他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次出使大唐,虽历经波折,但收获颇丰。
有了大唐的支持,他回国后便有了与朴仁存一派抗衡的资本。
而苏宇这边,也因为高丽使者的到来,将目光投向了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