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的元宵节很快就过去,漠北的寒气渐渐退缩,春色从南向北缓缓袭来,在金山的忽儿札胡思却焦虑不安。
忽儿札胡思惹不起岳飞与东部草原联军,便主动向西逃走,他打得一手好算盘,汉军千里北来,必不能久留,一旦疲惫,他就可以再次杀将回来。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岳飞居然不按照套路出牌,没有继续向西追杀,而是突然转头向北,将北海一带的部落收服,半个克烈部都被强占。
忽儿札胡思听说北海有数个仍旧尊奉自己为汗的小部落,被汉军以及漠北联军大杀了过去,北海为之变赤,只能不住地哀叹。
他现在不清楚中原王朝到底是个什么打算,只知道汉军在漠北不断划定牧场,规定了每个归顺部落的游牧范围,看样子似乎也不打算在漠北久驻。
要不要反杀回去呢?忽儿札胡思还在犹豫,他在克烈部西面勉强拼凑了数万兵力,本来是打算静候岳飞再来一次千里奔袭,然后以逸待劳的。
现在这数万兵马聚在一处,每日粮草消耗都让他头疼不已,于是忽儿札胡思不得不下令招募而来的士兵们各自返回部落,他这个大头领实在负担不起了。
然而二月中旬,韩世忠却领兵返回了漠南阴山西段,与石秀会合,以西北招讨司萧斡里剌所领的三千契丹骑兵为先锋,突然沿着阴山向西杀了过来。
从阴山到金山,哪里有水源,哪里有合适的扎营地,石秀早就探查得明明白白,朝廷又调集了大量的粮草,就屯在河套平原西面新设的五原府,并且不断向黑水城方向运输,以作为攻略西域的北面补给点。
忽儿札胡思不得不匆匆召集部下,向金山东南一带集结,准备抵抗韩世忠,但岳飞的速度更快,神武军骑兵突然从克烈部的西南杀了过来。
刚刚过去的冬天,岳飞并没有闲着,而是不断以小股兵力护送粮草的方式,将兵力向斡鲁朵城西面六百里左右处集结。
“真飞将也!”得知岳飞已经领兵冲过了阴山西北,忽儿札胡思忍不住哀叹了起来,果真不愧是名字都带个“飞”字的名将啊!
漠北不缺马匹,岳飞对漠北来了一次扫荡后,手下八千精锐骑兵,已经达到了夸张的一人四马,就连武松等步兵也一人双马。
可以说岳飞在漠北是以短途不断迁徙的方式向西一直推进着,看似走走停停,但却一直向西前进着。
汉军突然用上了游牧民族习惯的长途迁徙的进军方式,让忽儿札胡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毕竟上一个这么干的名将,大约就要追溯到唐朝开国时期了。
对于不记史的游牧民族而言,他们根本不清楚巅峰时期的唐军是如何动不动便横行数千里,大打奔袭战的。
自岳飞领兵以来,在南方打过山地战,在北方打过骑兵突进的奔袭战,可以说除了水面作战外,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几乎全地形的作战都参与过了,这样一个几乎算得上“六边形”毫无短板的名将领兵,忽儿札胡思的好日子彻底到头。
而忽儿札胡思的另外一个对手秦国公韩世忠,领兵从淮南入江西,那可是连水战都打过,同样是个六边形的名将。
忽儿札胡思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对手,就是这个时代最卓越的两员统帅名将,他刚刚将兵力从诸部集结在一处,一场战斗都没打,而是继续向西逃走。
没办法,岳飞的神武军奔袭速度实在太快了,八日行军七百余里,甚至还顺手剿灭了一个拦在半路的克烈部小部落。
至于韩世忠那里,则来了一次十日推进六百里,从阴山西段直接穿过了四个部落的游牧地,作为前锋的三千契丹骑兵屠灭了两个小部落。
忽儿札胡思也不傻,很明显岳飞与韩世忠,一北一南,都是奔着自己来的,打不过怎么办,那就继续逃呗!
只是该逃向哪里,忽儿札胡思犯了犹豫,往西域跑吧,那边是西喀拉汗国的地盘,隶属于塞尔柱突厥帝国的诸苏丹小国又控制着西喀拉汗国以西的地区。
以克烈部的实力,还当真未必是这些国家的对手,于是忽儿札胡思力排众议,打算南下,与高昌回鹘联手,攻打西喀拉汗国,占据前唐时的北庭都护府地盘。
只是他刚刚领兵南下,距离彰八里城尚有数百里,就听闻一个更坏的消息:汉军自河西走廊敦煌出兵,杀奔伊州,打出了活捉自己的口号!
这一路推进的自然是史文恭,他以李彦仙为先锋,从敦煌向伊州推进,王伦又派了曲端领兵跟进。
草草地在地上画了一幅汉军进攻路线图后,忽儿札胡思被吓坏了,汉军三路大军齐出,这是将自己当作金国女真、西夏党项一样的对手了啊!
高昌回鹘方面也派了使者相迎,表示愿意与忽儿札胡思联手攻打西喀拉汗国,忽儿札胡思却婉言回拒,然后调头向西北逃跑。
他娘的高昌回鹘必是与汉军联手了,否则怎么可能任由汉军杀入伊州,老子却不肯落入回鹘狗贼的圈套!
忽儿札胡思的行军路线,在短短两个月内数变,折腾得部下苦不堪言,纷纷抱怨,建议不如直趋彰八里抢劫一番,然后杀回金山南麓,却被忽儿札胡思拒绝了。
他的谨慎也让克烈部逃过了被汉军合围的危险,就在忽儿札胡思调头奔行了数日后,岳飞就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金山的最东面,恰追赶在了回师的忽儿札胡思大军的后面。
假设忽儿札胡思南下抢劫彰八里,那么他就要被岳飞拦在金山以南了。
看到“岳”字旗时,忽儿札胡思的第一反应仍旧是逃跑,任谁见到一支从斡鲁朵城方向突然杀过来的军队,大约都只想要逃走。
但手下召集而来的诸部头领们却不干了,跟着忽儿札胡思从漠北一路逃到西域,不曾与汉军真刀真枪厮杀过,就这么一路逃窜,如丧家之犬一般,实在太丢人了!
况且汉军千里奔袭,人马俱疲,怕什么?怎么就不敢跟汉军打一仗?
忽儿札胡思知道自己已经不能服众了,既然手下愿意送死,那就去吧,于是他就地摆开了阵势,叫嚷着与汉军决战的诸部士兵在前,却将他的本部兵马都放在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