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九月下旬的一个中午时分,天气不错,哪怕已经入秋,周防国这里依旧很温暖。
只是看到对面旗帜飘扬、列队整齐的东征汉军,迎战的每一个日本贵族和将领只感觉后背发凉。
因为在汉军的左翼,出现了一支大约千人左右的骑兵,红袄与黑马,锃亮的铠甲反射着太阳的光芒,于是那一丝丝暖阳也变成了寒光。
倭军阵中被安排在南面左翼的平忠盛很不安,实在是汉军挑选的战场离海岸太近了,但他们却不得不前来迎战,若是不战,汉军逼近吉敷川,哪怕两军就这么对峙,日本也承受不起啊!
此时日本正处于平安时代,这个划分自然来自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但由于日本向大唐送了大量遣唐使,不断学习效仿唐朝制度,从奴隶制迈向了封建制,总体而言,国内是相对和平的。
二百年前地方武士集团发起了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此后平安时代最常见的战争,就是地方武士作乱,各种叛乱若类比中原,大约就是某个县令起兵造反,所以规模并不大。
这就导致了日本对于大规模战争的经验不足,对战争的烈度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可以说平忠盛的三日月山之战惨败、日本武士集团坛之浦海战的惨败,主要原因就是,日本根本就没有一个能够指挥超过万人规模战役的统帅或者将领,他们甚至在后勤保障都做的极其不专业。
至少在东征汉军诸将领们看来,日本联军就仿佛是个草台班子,甚至连草台班子都不如。
看看他们的军队吧,仍旧以少量步战的武士为主力,虽然招募了民兵,但那些胡乱在身上挂了竹制护胸铠甲、手持竹矛的足轻,根本就没有任何作战的能力与勇气。
刘锜立在一座小山坡上,背后的“汉”字大旗与“刘”字将旗随风飘扬,身侧立了一群参军以及传令兵,亲卫营就护卫在山坡四周。
“进攻!”刘锜非常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最先出列的,是经受了朝廷训练超过一年的朝鲜招募新兵,一切制度仿照汉军,事实上他们也已经算是汉军的一员,但朝鲜兵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还不配成为王师天兵的一员。
金真实是这一支出战朝鲜兵的营指挥使,他是新罗人,自认为祖上乃是唐朝新罗国时期某个金姓将领的后代,如今虽然落魄,但他一直洋洋得意地宣称,自己祖上曾经跟着大唐神将刘仁轨在白江口击溃了日本与百济的水军。
高丽王国时代的贵族们都要学习汉文的,所以金真实也会一口不那么流利的、充满了山东济南府口音的汉语,因为负责训练他们的汉军教官就是济南府人士。
“第一、二、三都迎上去,六七八九四个都弓弩手准备!”金真实拔出腰刀大吼道。
朝鲜兵迅速地忙碌了起来,这些新练出来的新兵,一应兵种配置与汉军无异,唯独少了投掷兵和炮兵。
毕竟是新附,王伦不可能让朝鲜兵使用火器,而且火炮也算是高技术含量的兵种,至少朝鲜兵短时间内是无法掌握的。
同金真实一样忙碌指挥着部下的朝鲜军官并不少,侧翼后方的汉军步兵也忙碌地布设着火炮阵地,布设的火炮,依旧是虎蹲炮以及小型红衣炮。
虎蹲炮自“发明”以来,已经先后更迭了三次型号,刘锜这一次带来的,就是数十门洪武十一年型虎蹲炮,长近五尺,以铜为炮身,环有六道铁箍,重量在三十六斤以上。
至于小型红衣炮,则是军器监改进了船载火炮,增加了车轮,通过对铸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如今炸膛的风险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增加了二十发。
同样还有更加便于携带的碗口炮,碗口炮命中率低、射程近,但却是火炮射击间歇的最好补充,而且在东北战场得到了检验,所以也在汉军中得到了大力推广。
虽然汉军重火炮,但投石机也从没有就此被放弃,军器监整合了西夏泼喜军旋风炮的技术,发明了一种高不过两米、组装方便的小型投石机,与虎蹲炮一样,都是抛射鹅卵石的,追求的是覆盖率而非直接杀伤力。
可以说汉军通过对投石机、火炮以及弓弩的整合,在三百步至五十步这个距离范围内,便保证了远程火力的全覆盖。
王伦建设军队的思路,其实跟唐朝一样,都是追求覆盖率而非精准性,被他训练出来的汉军,可以说集合了这个时代能够出现的新式武器与兵种的所有优点,面对相对落后的倭军,可以说形成了技术和制度上的双重降维打击。
在汉军列阵完毕、炮手、弓弩手开始了试射之后,平忠盛额头就开始冒汗,这一次集结在周防国的倭军,乃是天皇与执政的贵族们号召,从山阴、山阳两道,也就是本州岛中西部诸令制国召集而来的。
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几乎没有跟汉军交过手,实在是坛之浦海战让日本方面吓坏了,偏偏源氏一战惨败,他这个平氏的家主也失了势,被旧贵族们逼着迎战。
足轻们开始呐喊助威,武士们持盾提枪,冲上了战场,在艰难地躲避了箭雨、投石机与虎蹲炮砸来的鹅卵石雨、碗口炮、小型红衣炮发射的石弹后,他们终于碰上了同样冲锋过来的朝鲜兵。
朝鲜兵士气如虹,身后就是王师天兵,有人撑腰,他们的腰杆子硬了,士气也高涨了起来,靠着一年来的队列训练,就靠着严密的阵型,死死拦住了倭国的武士们。
一个朝鲜兵持长枪,眼看前面自家什长持盾抵住了一个倭人士兵,他一枪刺了过去,正中那倭人的腰眼,又有三四支长枪胡乱地戳来,那倭人再也坚持不住,一头栽倒。
“这倭人竟如此好杀么?”朝鲜兵大喜,他变得更加自信了。
小山坡上的刘锜放下了望远镜,不住摇头,实在是对面倭军的进攻太杂乱无章了,以步兵居多,弓手用的长弓,甚至比倭人的身高还要长!
难怪耶律宁鄙夷地辱骂倭人都是一群野猴子,这样的对手实在让他无法真心重视起来。
“命骑兵出击,侧翼攻入!”
刘锜下了命令,他觉得这一千汉骑足够左右战场的胜负走向了,倭人缺马,少量的骑兵甚至可以被汉军步兵直接对抗,汉骑连个像样的对手都没有!